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评估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15130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评估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评估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评估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评估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评估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评估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评估试卷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网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中考网 2010-2011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评估试卷及答案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评估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020 分)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分)微笑是一缕轻柔的春雨,可以平息肆 n 的狂风;微笑是一颗闪亮的星辰,可以慰藉 夜间跋涉者的心灵;微笑也是一座坚实的精神桥墩,可以承载千万吨的重负。 n 载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在社会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B.“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C.省运

2、会期间,淄博市的二百多辆巡逻车、一千多名干警,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 自执勤的岗位上。 D报刊、杂志、电视和所有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使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增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4 分)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安全、健康等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绿色装修”也就成了近期 装修行业中点击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 绿色:_ 全面实施政府“阳光工程” ,是政务公开工作的拓展和深化,是建设透明政府、法治政 府、廉洁政府、效能政府的重大举措。 阳光:_ 4.每年的 4 月 23 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也译为“世界读书日” 、 “世界书香日” ) ,

3、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 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你所在的学校准备举办“读书节”活动,作为一名中 学生,你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1 分)(2)请为你们班拟一个活动方案。 (4 分) 活动主题: (1 分) 活动目的: (1 分) 活动方式(两项以上) : (2 分) 5.古诗文默写。 (7 分) _,奉命于危难之间。 过尽千帆皆不是,_。 (望江南温庭筠) _,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诗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征战场面的句子是_ 。 李清照的

4、武陵春中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 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_”一句与王维的 使至塞上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神韵颇为相似。 适当运用典故可以 增加诗词表现力,丰富 诗词的内涵,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 以使诗词委婉含蓄 。请你写出一句包含典故的古诗词: _ _。 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 (1515 分)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中考网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中考网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构思精巧,试赏

5、析。 (2 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 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 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 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 (唐雎不辱 使命 ) (乙)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 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

6、,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 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 不相欺,况大国乎?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 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n)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 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 分) 秦王怫然怒( )休祲降于天( ) 相如因持璧却立( )秦贪,负其强( ) 8.下列句子中与“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以昭陛下平明之治 B. 徒以有先生也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布衣之怒,

7、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9.翻译句子。(4 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_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_ 10. 与乙文有关的一个成语是_,这个成语一般比喻 _。(2 分) 11.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上有何不同?(3 分)_ _。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将兴趣进行到底将兴趣进行到底葛玲玲 廖奎斗 2010 年,台湾魔术大家刘谦亮技央视春晚,再度倾倒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掀起一阵魔 术热。7 岁那年超市的一次偶遇,让刘谦对魔术产生了兴趣,魔术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了 他。他着了迷,日思夜想,反复琢磨, “魔技”不断提高。12 岁那年,刘谦获“台湾

8、儿童 魔术大赛”一等奖。从此,他领悟到“只要努力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回报” 。终于,在兴趣 的引领下,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魔术师之一。 兴趣是刘谦的成功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刘谦成功的关键! 兴趣是引导一个人成功的巨大力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 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好之” “乐之”方能 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我们的教师、家长是深谙此理的。因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中考网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中考网 是,在现实中,人们的着眼点却只放在了“激发”孩

9、子的兴趣上,把“兴趣”当成引起孩 子有意注意的手段。心理学上讲,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 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也就是说,兴趣不仅是一种有意注意,更是一种探究事物奥秘、 催人奋进的力量。它需要外界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源自内心的强烈需求。如果只看到兴趣 的“外在吸引” ,而忽视了其“内在需求” ,那只能使孩子的兴趣浅尝辄止,不能持久,也 无助于敦促孩子的学习与进步,更无法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兴趣不是孩子学习的入场券,而是承载孩子事业远行的飞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我们不能只注重孩子兴趣的激发,而要注重挖掘孩子兴趣的内在需求,让兴趣引领孩子成 功。 要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就

10、要找准孩子的兴趣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孩子兴趣的 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帮他们点燃兴趣之火。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对两种倾向:一 是“逼趣” 。为了考试加分,强迫孩子去学钢琴,学奥数,学舞蹈把兴趣强加给孩子, 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二是“杀趣” 。比如,无论孩子对足球多么热爱,也不论孩子有没有足 球天才,只要不是升学的必考科目,一律统统封杀,不允许孩子涉“足” 。这种做法很可能 就把中国的“马拉多纳”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英国人塞缪尔斯迈尔斯 说过:“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的兴趣越强烈,就越有可能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从而在与其兴 趣有关的领域里采取惊人的

11、举措,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 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 ”教育的要义就是要探寻孩子的兴趣, 培养孩子的兴趣,给孩子的兴趣发展提供广袤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让兴趣引领孩子前 行,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 (选自教育时报2010 年 3 月 10 日,有改动)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13. “兴趣不仅是 我们学习的入场券,而且是承载我们事业远行的飞船。 ”句中加点的 “入场券” 、 “飞船”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4 分) 入场券:_ 飞船:_ 14. 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3 分)15文中说“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请认真

12、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结合实 际,谈谈你的体会。 (50 字左右) (5 分)(一)他在岁月面前认输(一)他在岁月面前认输 文文/ /丁立梅丁立梅 (1)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横十 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难以想 象,扛着一捆竹竿的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 (2)他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扁豆了。” (3)“多得你吃不了的。”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的阳里。仿佛那竹架 上,已有果实累累。其时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落在院子里,小院子像极了一个敞 口的罐子。 (4)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能长出什么来呢?且我根本不稀罕 吃那些了。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 是因为我 突然发现,他除了搭搭瓜架子外,实在不能再帮我做什么了。 (5)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的一套紫砂壶。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 生间。我叮嘱他:“帮我看着煤气灶上的汤锅啊,汤沸了帮我关掉。” 他答应得相当爽快:中考网 www.zhongka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