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913344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浅谈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及应对措施 何谓体质?体质包括的内容和指标是综合性的并不能用某一单项的指标去代表。体质是遗传变异的基础上人体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机能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具体指;一 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体型、身体形态、营养状况等。 二 生理生化功能水平:即机体新陈代谢功能,及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工作效能。三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即身体在生活、劳动和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走、跑、跳、跃、投掷、攀登、爬跃、悬、垂、支撑等运动能力。四 心理状态:包括本体感知觉能力、个性、人际关系、意志力、判断力等。五 适应能力:对外界环境以及抗旱

2、耐暑的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影响人的体质的因素很多,如遗传、环境、营养、教育、体育锻炼、卫生保健、生活方式等。那么当今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第一 遗传因素。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了人,人类正是有了漫长的体力劳动,才逐渐进化而来的,人的体质随着体力劳动而慢慢增强,这种体质的增强随着一代又一代遗传下来,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工业的兴起,人们在各个领域的体力劳动,特别是繁重的、重复的、机械的体力劳动被各种现代化的机器所代替,人类只是进行越来越简单的机械操作,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失去了许多增强体质的机会。试想一个体质一般或体弱多病者的后代能成为好体质的几率又有多大呢?第二 环境因素。生

3、产力大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换句话说就是现在的小学生吃穿不愁,另外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关心过度,使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第三 营养因素。现在社会各种食物十分充足,而对小学生来讲严重存在着营养过剩,和营养偏差的问题。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奶、蛋、肉、豆制品样样俱全,而孩子往往吃成了小胖墩。另一方面因为父母对孩子营养搭配不均衡和孩子的偏食,又会造成孩子的营养偏差。第四 学校的教育因素。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学生体质下降,学校教育当然要负一定的责任。其一,学校专门开设体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和引导学生有计划的进

4、行体育锻炼,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这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但存在着体育教师不专业,体育课教学内容不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内容设置不连续,没有统一的有利于学生身体发育的统一教材的问题,全凭体育教师来安排学生学什么。可以这样说现在学校的体育课教学内容是极为混乱的,不科学的。其二,由于现在的高考指挥棒和应试教育还起着巨大的作用,导致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文化学习倾注了极大的力量,但对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级学生的身体状况缺乏应有的重视,甚至有些学校减少或取消了体育课。下面着重就学校教育方面如何提高学生体质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传统观念,是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学校要切实纠正

5、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大素质教育。学校与各相关部门应该共同做好学生、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家长学校,开家长会、家访等方法,是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让体育活动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学校和教师要转变片面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观念,树立既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观念,调动师生的共同积极性;转变体育课为升学服务,为比赛服务的目的观,树立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的目的观;转变是只有升学的人才能成才,运动尖子才是人才的观念,树立指导:培养全体学生成才的观念;转变以考分、运动成绩、名词为评价标准的质量观;转变重尖

6、子轻全体,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发,重教师轻学生的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发展能力,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观。第二 以素质教育的要求,确立学校体育的目标及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根据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进一步明确 学校体育的基础目标,增进学生生理健康目标,学习体育文化目标,发展能力,创新目标等。学校体育应服从和服务于教育事业的需要,全面适应教育和体育发展的要求。学校体育应以知识,机能为基础,以培养体育能力为重点,以增强体质为目的,以终身体育为方向,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第三 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强化增强体质的意识。首先要掌握好课堂的节奏,调节课堂气象,只

7、有让学生保持一定程度的兴奋,保持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游戏、竞赛等,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才不会感到枯燥,积极性自然就高。在体育教学中中只有大胆放开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真正确立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习的体质。第四 坚持“课课练”和“天天练”及两操管理,促进学校身体素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在保证完成大纲规定的教材的基础上 ,坚持“课课练” ,每节课都要抽出一点的时间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课课练”一是要坚持不懈,二是要有计划,三是要注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天天练”是以速度、耐力、灵巧、弹跳为主的素质练

8、习,如俯卧撑、立定跳远、跳绳等。在练习密度,强度上做到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两操”应有体育教师统一指挥,各班在各自班主任的带领下集体进行,做到认真,规范,不流于形式,使它真正成为增强过去学生体质的有益活动。第五 加强组织管理,确保各项机制有效推进,各项措施有效落实。学校要不断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保证学校的功用经费按一定比例用于学校的体育工作,做到专项专用。要加强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 ,充分利用学校富裕的教室改建成室内的体育 活动场地室,确保学生活动的需求。学校应设立督察机制,若查实教师有削减,挤占体育课和活动时间情况的,应对该教师进行相应的处罚,并形成长效机制。第六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推进校本

9、课程,切实提高体育课教学效益。学校要鼓励教师结合本校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本校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活动形式,编写校本教材,突出以人为本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单一的基础型课程像既有拓展型和探究课程的方向发展。第七 进一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体育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学校要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师德水平,业务能力和学历层次,采取多种措施培养体育名师,为优秀体育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鼓励班主任和非体育学科的教师带头参加体育锻炼,并参与指导开展各项体育活动。鼓励和引进优秀运动员或专业教练员经过教育专业培训,发挥体育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优势,到学校从事学校运动队的带教或课外活动的指导工作,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的技能要求和种类要求。增强学生体质,有多方面因素,但作为学校及其体育课有义务为学生的体育观之处就导向,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培养新世纪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