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11105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8年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8年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8年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8年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8年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蓝天家教网 http:/ 伴您快乐成长http:/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阅读下文,完成第 1 15 5 题。题。 (1515 分)分) 1 (2 分)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 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2.(3 分)指每个姓氏宗亲或祖先可追溯的渊源和历史。 3.(2 分)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4 (4 分) (1)蜂拥趋附(趋附的名字大多成了一模一样的时代政治符号,简单得只剩有口号和 追风的标记,不见任何情趣与素养) ;(2)人名文化传

2、承载体的丧失;(3)大量的名字简单直白; (4)起名不讲究,甚至非常草率。 5 (4 分) (D ) (E)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6 61111 题。题。 (2323 分)分) 6(2 分)原文:贫穷而伟大的诗人! 7(4 分)忧郁:指但丁流亡、客居他乡,内心愁苦;游历意大利时认识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 看到了人们生活的悲惨遭遇,因而内心痛苦等。 深邃:指但丁因为思考生命的意义、国家的命运和人 类的前途而流露出的精神、气质等。 8(3 分)不能去掉。因为这是作者的一种猜测,不一定真实;其中还包含者对佛罗伦萨当局无 理迫害诗人的讽刺。 9(6 分)(AE) 10(4 分)

3、“走在古老的石头街道上”提示我们本文的线索是作者的游综,于是我们通过段首 “黄昏的佛罗伦萨”、“走过一条狭窄的小路时”、“走在古老的石头街道上”、“我走到小楼门前” 、“我来到但丁广场时” 这些句子,就可以理出文章的思路。(2 分)“很自然地产生这样的念头” 提示我们作者以游综为线索,但同时插入了有关但丁生平、创作、思想等方面的叙述和议论,使文章 内容充实,主旨凸显。(2 分) 11(4 分)略。可研究的角度有:曲折的人生使诗人内心忧愤,需借助诗文来宣泄,使诗人的 创作力非常旺盛;曲折的人生增加了诗人对社会真实情况的了解,使诗人的创作题材丰富;曲折的人 生磨练了诗人的意志,提高了诗人的思想认识

4、水平,使作者的创作内容深刻;曲折的人生逼迫诗人摆 脱困境,从而去进行各种尝试,其中可能使作者的创作形式创新。(涉及一点,言之成理即可。观点 3 分,表述 1 分) (三)填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任选(三)填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任选 5 5 空)空) (5 5 分)分) 12 (三)填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任选 5 空) (5 分) 迷花倚石忽已暝;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银瓶乍破水浆迸;秦人不暇自哀;后人哀之而不 鉴之;智者见智;为天下笑者;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3131616(8 8 分)分) 13 (1 分)南宋(宋) 14 (1 分)幽1

5、5 (3 分)志士空老,报国无成的郁闷16 (3 分) ( D )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7172121 题。题。 (1717 分)分) 17 (4 分) (1)责备;(2)全部;(3)失败;(4)攻取。 蓝天家教网 http:/ 伴您快乐成长http:/18 (2 分) ( C ) 19.(6 分) (1)戍边的将士们每天都能得到赏赐,却没有用武之地,他们都盼望着能和匈奴决一 死战。 (“日”1 分、 “不用” 1 分、通顺 1 分) (2)秦国给了赵王的宠臣郭开多重金, (让郭开)使用 反间计。 (“与”1 分、省略 1 分、通顺 1 分) 20.(2 分) (

6、D ) 21.(3 分)李牧为大将军,秦军攻赵,李牧在宜安、番吾两次战斗中都大破秦军。后来,赵王中 了郭开的反间计,导致李牧被杀害。此后赵国再也无人抵挡秦国的进攻,终于灭亡。(默写原文的得 1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六)阅读下文,完成第 22222525 题。题。 (1212 分)分) 22 (2 分)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3 (4分)皆伊尹自任一夫不获之辜也;心忧百姓。 24 (1 分)对比 25 (5 分)同意。因为杜甫对百姓的疾苦有切身的体验,白居易没有因此杜甫的描写和表达更加 真实。况且杜甫的创作具有原创性,白居易只是在杜甫的基础上接着说而已。等等。/不同意。白居 易身处高位

7、而能心忧百姓疾苦,比杜甫身临其境,更为可贵。同时,虽然杜甫开创了这类写作题材, 但白居易不但有所继承,还有所发展。等等。 (判断 1 分,理由答对一点得 2 分,理由答对两点得 4 分。 言之成理即可。 ) 26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70 分)考查意图:1、力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审思、提炼自己的生活经验;2、提高审题能力。不能泛泛谈“刻苦” ,而应在“辛苦”与“刻苦”的比较与不同中谈“刻苦” ;(从近几年高考作文看,命题作文已走出了以往单纯出一个题目让考生构思行文的单一模式,逐渐演变成了“提示性命题作文” ,体现了充分的开放性与一定的限制性有机结合的命题思路。 )3、命

8、题、命意均追求朴实,从而引导学生写文风朴实的作文,以克服时弊;4、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附:附:【文言文文言文 1 1 译文译文】李牧是守卫赵国北疆的良将,常年驻扎代雁门,防备匈奴。匈奴每次入侵,他都小心地点起烽火, 然后就收兵于城堡中,不敢与匈奴决战。这样过了多年。(赵军)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人却认为 李牧胆小。即使赵国的戍边将士们也认为他怯懦,赵王责备李牧(让他出战),李牧却还像以往那样。 赵王大怒,把他招了回来,派别人为将去守关。此后一年多,匈奴每次入侵,(赵军)都出战,却每每失利,损失很大,而且边境也不能再种田放 牧了。赵王又请李牧出征,李牧却闭

9、门不出,坚持认为自己身体不好。赵王就竭力重新起用他去带兵。 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那我就还像以往那样,(只有这样)我才肯领命。 ”赵王同意了他的要求。李牧到边关后,还像以往那样,匈奴几年来(入侵)都没有什么收获,却一直认为他胆怯。戍边的 将士们每天都能得到赏赐,却没有用武之地,他们都盼望着能和匈奴决一死战。(李牧)在这时就(从装 备中)挑选了一千三百辆战车,又选了一万三千名骑兵、五万名骁勇善战的士兵、十万名神射手,全都 整饬军纪,积极备战。(李牧让人)大量放牧牲畜,边境到处都是放牧的人,匈奴小规模入侵,李牧假 装不胜,向回退却,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让他们与匈奴周旋)。单于听说了,就率领大军

10、入侵,李牧 经常摆下怪阵,从左右两翼夹击了匈奴的十几万骑兵,单于逃走。在这之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再靠 近赵国的边境城镇。赵悼襄王元年,廉颇已经逃亡到了魏国,赵国派李牧攻打燕国,功克武遂、方城。过了两年,(赵 将)庞熳杀了(燕将)剧辛。又过了七年,秦军功克武遂,杀了赵将扈辄,消灭了十万赵军。赵王任用李蓝天家教网 http:/ 伴您快乐成长http:/牧为大将军,在宜安攻打秦军,大败了秦军。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又过了三年,秦军攻打番吾,李 牧击败了秦军,(在赵国)南部抵御韩、魏两国。 赵王迁七年,秦国派王翦攻打赵国。秦国给了赵王的宠臣郭开多重金,为了通过他使反间计,郭 开多就说李牧要造反。赵王就派

11、赵葱和齐将颜聚取代李牧。李牧不接受这个命令,赵王就派人暗中抓 捕李牧,把他杀了。过了三个月,王翦因此(李牧死了)而迅猛攻打赵国,大败赵军,杀了赵葱,俘获 赵王迁和大将颜聚,于是就灭了赵国。【文言文文言文 2 2 译文译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道:“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我就很少安睡过,长夜茫茫,全身沾湿, 如何捱到天亮!哪里能有高楼大厦千万间,让天下穷人都住上房子,露出笑脸,(任它)刮风下雨,房子 巍然不动,稳如泰山呢?唉!什么时候在我眼前能高高地出现这样的大楼, 那时,即使唯独我自己的茅 屋破漏,挨冻而死,我也心甘情愿!”白居易的新制布裘写道:“怎么能得到万里大的布裘,让天 下人都能盖裹到。都

12、像我那样始终感受温暖,天下没有贫寒的百姓。 ” 新制绫袄成写道:“老百姓 那么贫寒无法帮助他们,我一个人独自温暖这是什么心情。心中想着农民的苦处,耳中听到了他们饥 饿寒冷的呻吟。争得万丈长的大裘,让洛阳城的百姓都能盖到!”都是他们自己承担百姓不幸的罪责啊。 有人说杜甫宁愿让自己受苦也要让别人得到好处,白居易诗中意思推广自身好处让别人也能受益,将 二人的想法作比较,杜甫思想是难得的,然而杜甫自己饥饿寒冷进而怜悯别人的饥寒,白居易吃饱穿 暖却能 怜悯别人饥饿寒冷。忧鏊操劳的人容易产生善良的担忧,安逸享乐的人大多由于不思虑而 有 了过失,安乐能生忧虑应该更好。有人又说白居易做官稍微显贵些,而杜甫地位

13、特别低下,杜甫诗写 得早,白居易诗写得晚。地位高的应该更急迫些,地位低的可慢些;前面的人倡导,后面的人附和他。 总而言之,那么杜甫的仁爱思想稍差些。作文评分细则作文评分细则一类卷(63-70 分)基准分 67 分 总体标准:紧扣文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补充细则: 一类上(68一70): 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一项者: 1能从文题中引发深刻的道理,文采优美的。 2能从文题中引发深刻的道理,语言朴实无华而有一定功力的。 3在文体应用、立意、构思等某一方面有创新的。 一类中(65一67): 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一项者: 1能从文题中引出有深度的道理,但结构或语言等

14、方面略有瑕疵的。 2在立意、结构、文体某一方面有创新,但结构或语言等方面略有瑕疵的。 一类下(6364): 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者:能从文题中引出有意义的道理,但在结构或语言方面略有瑕疵 的。二类卷(52-62)基准分 57 分 总体标准:符合文题,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补充细则: 二类上(59一62):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一项者:蓝天家教网 http:/ 伴您快乐成长http:/1能从文题中引出有意义的道理。 2有灵气、有新意,但在内容、结构、语言某一方面略有不足的。 二类中(55一58):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者: 1能从文题中引出一定的道理。 2有

15、灵气、有新意,但在内容、结构、语言某一方面有不足的。 3新意不够,但平稳充实的。 二类下(52一54):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一项者: 能从文题中总结出一定的道理,但语言有华而不实之处的。三类卷(39-51 分)基准分 45 分 总体标准:基本符合文题,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补充细则: 三类上(48一51):符合总体标准且不就事论事的。 三类中(44一47):符合总体标准但有就事论事或故意拔高(升华不自然)之感的。 三类下(39一43):符合总体标准但罗列现象、泛泛而谈,缺乏思考或认识肤浅的。四类卷(21-38 分)基准分 29 分总体标准:偏离文题,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补充细则: 四类上(30一38): 虽基本符合文题,但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的。 四类中(25一29): 参照总体标准。 四类下(21一24): 符合总体标准且无中心。五类卷(20 分以下)总体标准: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1无中心。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 400 字。补充细则: 五类上(17一20): 符合下列一项者: 1脱离文题,内容单薄空洞但完整成文的。2全文不足400字的。 五类中(10一16): 文理不通、不知所云,有文章之形,而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