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09167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2005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全国卷1 1)说明:一、本试卷共 8 页,包括 7 道大题 21 道小题,共 150 分。其中前 3 道大题(10 个小题)为选择题。 二、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三、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做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四、考试结束后,将本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忌讳 砥砺 蜚然成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刍议 安详 自鸣得意 愚者千虑

2、,必有一得 C烦燥 闲暇 焚膏继晷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徇私 编纂 坚如磐石 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 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B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不仅要办成体育竞技盛会,而且要办成各国运动员欢聚一堂、多 元文化精彩纷呈的人类文化庆典。 C该研究所在其旁征博引的 2005 年度报告重要现象中写道,中国在世界经济强 劲增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D近日面世的共和国万岁邮票珍藏大系,版面设计新颖别致,邮票藏品丰富多样, 可谓“邮苑奇葩,传世珍藏”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3、是 A自 1993 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 100 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 观摩。 B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 备。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 意义。 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 偏紧。 4下列各句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 A隆重简短的欢送仪式之后,这架飞机开始了大陆民航 56 年来的首次台湾之旅。 B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 20 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C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

4、评的人很多。 D在美国家庭中,汉语已成为继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后又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语言。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考古学家在山西省垣曲县发现了商代城邑遗址,引发出商代历史地理上的一些重要问题。中条山横亘于山西南端,这里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它的北面是汾运盆 地,南面是黄河谷地。从侯马到垣曲,正是跨越了这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中条山正处 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 ,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 “华”字得自华山。 “夫中条之山者,盖华岳之体也” ,古人把中条与华山看作一体,只是被 黄河割开。华夏的“夏” ,得自“大

5、夏” 、夏朝。在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 兼中条山的两面。历史文献中说中条山以北有“夏墟” ,南面偏东一带是“有夏之居” 。看来 夏朝的地域,确实是跨越中条山南北的。地理学强调“人地关系” ,夏族与中条的“人山关 系”也应当具有独特的内容。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 兴旺。至少,中条山有丰富的铜矿,中部北侧又有巨大的盐池。历史地理学家关于河流哺育 古代文明的论述已经很多,而山脉如何对文明做出贡献尚缺乏讨论。 山间奇材,往往是山脉的重要价值所在。不过,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 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从宏观人文地理格局上观察,从中条北面翻越到南面与从

6、南面翻越到 北面,意义是不一样的。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比较封闭的地区,这里的人 们可以过安定的日子,但若求大的发展,就必须冲破自然屏障,向南跨越中条,进入黄河谷 地,进而东向伊洛,春秋时代的晋国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强国之路。反之,从南面北越中条, 往往是强者的入侵行为,商朝势力曾向北扩张,虽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但不算是了不起 的社会巨变。 史书所记尧舜的传说多在中条以北,这或许暗示着夏族的渊源所在。因为夏朝的影响力 的强大,汾运盆地便成为法统观念上的崇高区域。商人灭夏,定要翻越中条占有汾运盆地, 意义不仅是获得这片肥田沃土,还要在法统观念上最后征服夏人。从动态地理格局上观察, 垣曲

7、商城可能是商朝势力翻越中条的一个进退据点。 5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A山西南端的中条山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 B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 ,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 C古人早已看出中条山与华山本为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 D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南北两面。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中条山脉如何对中国文明做出贡献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一片空白。 B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中条山的意义在于联结汾运盆地和黄河谷地。 C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尽管群山环绕,比较封闭,仍不失为一片肥田沃土。 D商人要想在法统观念上灭夏,占有汾运盆地,垣曲无疑

8、是一个必经之地。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自然屏障的中条山成功地阻隔了商人的入侵,护卫着夏人的安全。 B相对而言,历史地理学界对“人河关系”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一定成果。 C晋人向南翻越中条,不仅具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也是了不起的社会巨变。 D历史文献中关于“夏墟”和“有夏之居”的记载,说明夏族发祥于汾运盆地。 三、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 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 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

9、郎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 “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 图也?”遂从入关。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 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 日,一无所取。人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朝野服焉,号为 “独立使君” 。迁户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 擿,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

10、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 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侠闻之,许其 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侠尝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 “可向府耶。 ”所苦因此而瘳。晋公护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 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征并来候侠疾, 所居第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 耒粮粟莫不备足。缙绅咸以为荣。卒于位,谥曰贞。 (节选自北史裴侠传 ) 注擿(t):揭发。瘳(chu):病愈。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

11、相同的一组是 A举手指之而言 吏人莫不怀之 B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C所食唯菽盐菜而已 所居第屋,不免霜露 D并收庸为市官马 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侠“不以私废公”和“对奸吏起镇慑作用”的一组是 A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侠闻之,许其自首。 B宁以妻子易图也? 李贵乃于府中悲泣。 C忽闻五鼓,便即惊起。 积年隐没至千万者。 D所苦因此而瘳。 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侠七岁后即很聪明,有异于一般孩童。为官后忠于皇上,荥阳郑伟认为天下动乱, 劝他另谋前程,裴侠拒绝了这一忠告,毅然跟随皇

12、上西迁入关。 B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他每日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食肥鲜美味;从不私用郡中 仆役,又不私取任何公物。因此受到人们尊重,称赞他为人间楷模。 C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约束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在工部 任职时,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 D裴侠时时以公事为重,深受晋公护的赞誉。皇上了解到他生活清贫,改善了他的居 住条件,赏赐他良田、奴隶及各种物品,士大夫都为此感到荣耀。 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 文 第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 (23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侠曰:“

13、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乃悉罢之。 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 来赏析这首诗。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 (5 分) 细草微风岸,_。_,_。名岂文章著, _。飘飘何所似,_。 (杜甫旅夜书怀 ) 工欲善其事,_。 (论语卫灵公 ) 江南好,_。日出江花红胜火,_。

14、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_,此情无计可消除, _,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五、 (2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一日的春光 冰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 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 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

15、乎 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 远么?”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 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 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 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 ”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 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 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 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 “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 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 “且喜天气晴明”现 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 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