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6903889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制度(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件编号:文件编号:SSL-SSJS-01 . 063烟台山上里金矿有限公司烟台山上里金矿有限公司生产技术管理制度生产技术管理制度(第 1 版)2010 年 2 月 1 日发布 2010 年 2 月 1 日实施起 草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文件编号:文件编号:SSL-SSJS-01 . 063编制日期:2010.01.15 审核日期:2010.01.16 批准日期:2010.01.22目目 录录目 录.2一、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总则.3二、探矿、采矿工程设计管理制度.4三、井巷施工技术管理制度.10四、采矿技术管理制度.16五、采场验收工作.23六、矿山采掘工程验收制度.24七、地质

2、储量平衡制度.29八、储量平衡和管理.38九、选矿管理制度.38十、二率指标管理办法.403一、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总则一、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总则为了我加强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吨矿石,努力提高资源回收率,贯彻“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采矿”的生产技术方针,特制定该方法。一、 生产技术管理机构公司的生产技术管理措施实行分级管理,分线、分片、分部、分点负责制。1. 分级管理(一)公司级管理:公司采选矿长是公司生产技术管理第一负责人。由公司采选矿长责成各部室按划分的分管范围做好生产技术工作的领导与监督。(二)部室级管理:技术科负责采选系统的技术指导工作。安环科负责采矿系统的安全

3、生产环境保护工作。财务科负责采选系统的成本预算和和核算。 (三)车间管理机构。采矿车间设专职生产技术员。各职能部室设分管技术员。各类员在本部门责任人的领导下,负责本部门或分管生产技术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日常管理工作,就业务上受技术科的指导。4二、探矿、采矿工程设计管理制度二、探矿、采矿工程设计管理制度一、总则探矿、采矿设计是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矿山进行探矿、采矿工程施工的最根本的依据,是对国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的具体贯彻和落实,是矿山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为切实做好、管好、用好探采工程设计,特制定本办法。二、设计范围设计范围主要包括各采矿车间、矿区的

4、单体施工设计。(一)探矿设计:包括坑道施工、钻孔施工的地质探矿和生产探矿设计,可分为老矿区“探深找盲”设计和新靶区探矿。(二)采矿设计:包括中段开拓、技措安措设施及采场、硐室、平巷等单体工程设计。三、设计程序(一)探采工程设计由车间、矿区主任主持,车间的管理人员参与,车间技术人员具体负责设计。(二)按规定手续向技术科索取探采工程设计所需的地质、测量资料,并严格按地质测量提交的资料进行设计,不得任意修改地测资料。(三)选择确定探采设计方案,编写文字说明。5(四)技术科组织有关单位对探采设计进行审查、批复。四、设计原则认真贯彻国家对地质勘探、矿山开发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按照矿床地质特征、环境条件

5、,因地制宜地选择探矿方法,根据“技术经济合理、生产安全可靠、充分利用资源、回采率高、贫化率低、采矿强度高、生产成本低”的标准,做好采掘工程设计。五、设计内容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文字说明和图件两部分。其中:(一)探矿设计1、文字说明,包括工程位置、设计依据、探矿方法选择及施工措施制定、工程量计算及探矿效果预测、投资费用核算等。2、设计图件(1)地形地质图包括:地形、地物、地质界线、地质体和已有的探矿工程,如探槽、浅井、钻孔等,还包括设计拟勘探矿脉的地表露头及所在勘探线及编号。(2)设计平面图包括:坐标线、勘探线、已施工和设计勘探工程(包括穿脉、天井、地井等) ,各种工程均应注记编号,还包括矿体边界、

6、围岩岩性、断裂6构造及各种产状的标记。(3)勘探线剖面图包括:坐标线、高程线、基线、剖面方向、已施工和设计工程,还包括矿体边界、矿体编号、储量计算边界、矿石类型、围岩岩性、断裂及各种产状、样品分析结果表,还有平面布置图、见矿工程资料表(厚度、品位、采取率)等。(二)采掘工程设计采掘工程设计内容包括文字说明和附图两部分。设计类型可分为中段开拓设计和矿块开采设计。1、中段开拓设计,包括如下基本内容:(1)设计说明书,主要描述依据基础资料,计算出本中段的可采矿量、金属量、品位、服务年限;开拓方案的比较确定;主要工程量、施工方法、进度计划、通风、排水、运输措施工程、工程质量要求等;(2)附图中段开拓、

7、采准、探矿巷道平面布置图(1:500) ,井巷工程量、座标标高列入统一的表格,附在图上;7开拓巷道、硐室、井底车场、井筒延深等施工图。2、矿块开采设计,包括如下基本内容(1)设计说明书,主要说明矿块地质情况概述、位置、矿量、金属量、品位;采矿方法的选择及工程布置,矿块构成要素,底部结构形式,采准、回采(充填)工艺;施工顺序,注意事项,安全、通风措施;顶、底柱和间柱的回采方法;采切工程量,技术经济指标,采切千吨比,矿房矿量,矿柱矿量,采矿效率,矿房采出矿能力,设计贫化率、损失率及主要材料消耗指标。(2)附图矿房和矿柱采矿方法总体布置图(三面或二面图) ,比例尺1:200;采准、切割布置图,矿块充

8、填工程图,支护结构图,炮孔布置图,采切工程量表,采矿作业循环图表等。六、设计审批探采设计必须经过审批程序,签字批复后方能生效。(一)探采设计做完后,先由技术科主管人员组织预审,修改或通8过后报技术科。(二)由矿长主持,召集安环、技术、等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织设计审批,进行综合评审,包括查阅设计文件、现场勘查、数据核算等,检查探采方案是否可行、安全措施是否可靠、技术经济指标是否合理。(三)填写工程设计审批意见书,由参加审批的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签字。七、设计修改、变更探采设计批准后,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在实施过程中,因地质因素、外部条件的变化,需修改、变更设计。要严格按照“谁设计、谁修改,谁审查、

9、谁批准”的原则进行。修改、变更设计的申请,必须在当日向主管人员提出;修改、变更的方案,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内作出;修改、变更方案的审批,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八、设计评价探采工程竣工后,技术科要组织对该工程的单体设计,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如增加地质储量、充分回收矿产资源、安全设施可靠、改善劳动条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成果显著的,可评为优秀设计,并给予必要的奖励;设计存在不足的,要认真查找原因,制定措施,完善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水平。9附表:探采工程设计审批意见书探采工程设计审批意见书探采工程设计审批意见书工程名称:审批单位审批单位审审 批批 意意 见见技术科技术科 签字: 年

10、月 日安环科安环科 签字: 年 月 日生产科生产科 签字: 年 月 日签字: 年 月 日10签字: 年 月 日分管经理分管经理 签字: 年 月 日三、井巷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三、井巷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一、目的为适应矿山标准化的要求,搞好井巷工程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使井巷工程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提高井巷工程的施工质量,使井巷工程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二、井巷工程开工条件1、有经过矿部审查批准的技术设计和单项工程施工图设计(竖、斜井应有的必要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2、有矿部下达的月作业计划。3、经过测量部门定点测设。4、单项工程结束,必须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阶段施工。5

11、 有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6 复杂的工程在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制定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计划,11经审批后方可开工。三、技术交底与技术服务1、井巷工程开工前,设计人员要向施工单位。生产工区和工人在施工现场进行技术交底,交待设计意图、巷道规格、作业顺序、工艺过程、技术要求、安全措施及其它注意事项。2、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和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应经常进行现场施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地测人员要按技术规范要求,及时进行地质素描、采样和井巷工程测设,按设计要求指导施工。3、建立工程施工通知单制度。遇有如下情况,矿技术职能部门应通知施工单位。地质情况发生变化,需停止作业,修改设计。设计有误,需停止作业,更正设

12、计。未按设计施工。戟巷工程已到位,需停止作业。4、在下列情况时,地测部门要及时提出危及生产安全的预告,以便施工部门事先采取预防措施。井巷工程接近上部中段和地表。井巷工程接近旧采区和老硐。井巷工程接近贯通。12井巷工程接近已知的大断裂带、溶洞、含水层、河床、放射性区域等。各矿根据具体情况,对上述规定做出规定。四、井巷内主要设施布置的规定1、井巷内的排水管、供水管、压风管、电缆等的布置,要考虑到检查和维修的方便。2、井巷内的动力电缆,原则上不应与风,水管布置在同侧,如在同侧敷设,应分别悬挂,并保持 0.3m 的距离。3、斜井人行道倾角在 1020时,应设置扶手栏杆; 倾角在2030时,除设置扶手外,还应装置踏板;倾角在 3045时,应设有阶梯及扶手的梯子;45以上时,梯子间布置与竖井相同。4、人行道必须设置在巷道一侧;两条线路之间及溜口(或卸矿口)侧,禁止设置人行道。5、平巷水沟应设在人行道一侧(尾砂充填采矿法例外) ,其坡度与平巷坡度相同。6、梯子间的各项参数,人行道的有效宽度和高度,运输及提升容器与井巷内各种设施的安全间隙等,应符合安全规程的要求。五、井巷掘进与支护1、井巷工程要严格按设计施工。重点井巷,如竖井、斜井、斜坡道、13平硐、主要运输巷道等工程要组织专业化的掘进队伍,按作业循环图表组织施工。2、井巷工程在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流砂、淤泥、砂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