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用绿领巾刺痛孩子的心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898507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是“谁”用绿领巾刺痛孩子的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是“谁”用绿领巾刺痛孩子的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是“谁”用绿领巾刺痛孩子的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是“谁”用绿领巾刺痛孩子的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是“谁”用绿领巾刺痛孩子的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是“谁”用绿领巾刺痛孩子的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班 储焱,学号;110314050105 题目;是“谁”用绿领巾刺痛孩子的心是“谁”用绿领巾刺痛孩子的心?天下世事,无奇不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中学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这些学生进行佩戴。这真 是一件奇异的事。但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 以该校便向这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来以资激励。然而大部分家长并不认可这一做法,指 责此举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虽然,在西安“绿领巾”事件后,教育部已明确表示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来对未成年 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尽管如此,但在不久前,蚌埠第三实验小学被爆

2、 料十几年来学前班的小朋友们表现好的,都替前戴上了“绿领巾” 。有家长反映说,学校的 做法太欠考虑,难道其他的学生都是“坏宝宝”吗?同时,我们了解到,上海,北京,武汉等一些地方也曾出现过绿领巾来作为少先队员 预备的教育方式。或许同是绿领巾,不同的地方会给予它截然不同的喻义。然而,据有关媒体报道,共青团中央已于 2004 年开始在全国追查“变色”的红领巾。 但是全国变色的红领巾事件还是层出不穷,到底是“谁”让这标记在学生身上的标签到时 至今日依旧存在?而我又不禁再问,是“谁”再用绿领巾刺痛孩子的心?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允许学校采取一些方法来激励孩子学习的。但凡事都有度,学校 采用“变色”红领巾也许

3、从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孩子更加奋进向上,可是客观上却变相划分 了等次。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把对象换一下,用一些方法来标记老师 的好与坏,或是标记学校的好与坏,那么老师,学校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同时在中国少 年先锋队队章中的第六章已明确规定,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标志;红领巾。它代表红旗的 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每个队员都该佩戴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同时第十章也 规定了,凡是 7 岁到十四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的,想学校少先 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可成为队员。由此,在我看来无论是用“绿领巾”表示差等生,还是表示优秀学生,这都是对红领 巾的不尊重。我不知道究竟

4、是什么原因让众多学校对这种“教育探索”还如此“执着”? 创新是一个国家乃至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教育事业要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创新。要 创新,也就离不开探索。但是,教育创新也好,教育探索也罢,其前提都应该必须遵从客 观规律。而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和认知能力都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看待未成年 人的教育要时刻立足现实,以正面激励为主。客观来说,近些年来为了“办人民教育”的教育方向,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老 师都付出了许多看得见的努力。可教育的整体形象却是一年不如一年。而“绿领巾”事件 实际上给眼下某些教育“创新”亮起了一盏红灯,令人警醒,发人深省。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蔡劲林指出:“教育孩子,正

5、面强化和负面强化两种教育方法都 需要。作为奖励的实施者教师来说,实施负面强化,也就是批评,否定。在处分时要 特别谨慎,一定要注意方法和方式,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个人权利,在充分理解,尊重人格 的基础上,给予他们帮助,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我觉得任何一种教育措施和方 法还是要看它的最终影响和效果,也就是说它对孩子来说,是起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呢, 还是对孩子的发展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网络人也评点绿领巾是五道杠的另一极。在无形之中将学生人为划分为了三六九等, 让孩子客观上受着嘲讽和人格贬低。同时也是将教育的功利主义与应试教育的分数评价挂钩,让两个现行教育的弊端集中放大。从武汉的五道杠到绿领巾,教

6、育的标签式奖惩一次 次走向极端。这样的奖惩将导致怎样的恶果?而恶果之上,没有恶劣的根茎,又怎会有如 此荒诞?也许老师们面对这条“绿领巾”也很无奈,但来自学校,班级的升学率,个人的 奖金,评级,和学校招生等各方面的压力,让老师也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这又何谈 因材施教呢! 这次绿领巾事件引发的大量社会反响,也促使我们对教育制度深刻反思。与此同时,面对 我国的基础教育不完善的现实,有许多家长不惜花费重金也要送孩子出国留学,甚至有的 从中学就把孩子送到国外。其原因之一就是国内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负担过重,这种负担 不仅是来自学业的压力,还有心理压力。既然如此,让我们跳出教育的小圈子,再来看待从这个“

7、绿领巾”事件反映的教育发 展弊端。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从而一些西 方思想流传到中国,并被部分人所接受。所以在社会中向金钱利益看齐的现象实在太多了。 同时伴随着最初富翁爆发时代的悄然流去,普通人家的孩子想要改变自己的未来的方法, 也只有一个就是读书。然而市场经济社会的主体就是一个个社会人,他们比还在学校的孩子会更容易受到现 代强烈竞争现象的影响。所以拥有社会人身份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他们就必然选择那 些师资力量强大,升学率高的名校。同时一些学校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必然会用孩子的 成绩来作为自己竞争的筹码。而这就也透露了社会中的另一现象,就是我国基础教

8、育资源 分配的不平均。在没有种种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有利条件,作为培养国家人才的摇篮,学校负责人不得 不通过提前激发学生互相竞争意识,进而导致学生中的等级划分现象出现。所以是什么让 “绿领巾”不停地存在的呢?是现代中国人不完善的社会发展机制,即在杜绝某些不合理的教育的过程中,不应只 注重教育制度的改革,还应考虑社会中其他不合理的机制。 在不停的进行机制微调和物质方面的改革,同时我提倡教育部门要不断加强对教育人 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学校教职人员的个人素养。 当然,可能由于我是学习管理的,对于当下这种情况会有一点担心和焦虑。但又在我 们管理学中有一种原则叫非后果性原则,它对于事物的认识在于事物发展的本身

9、原因。从 这一点来看不论学校做法的实在性,但学校的确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不断努力。或许, 我本身就不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所以我从感觉上不是很认同学校做法的。我想不论是 家长还是学校都应以一种正面的激励方式来鼓励学生学习。 孔圣人曾教学三千弟子,然而贤者只有七十二人,作为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可以出 人头地,但为什么一定要求全呢?让每一个孩子变的一样,让孩子用自己的冲劲改变人生, 用自己双手把握明天,作为老师告诉孩子们,你们都是一样的优秀,你们每个人都会创 造一片蓝天。 因此,在学校教育探索,教育创新的同时也要让我们多聆听还孩子们的心声,不要再 让某些事件刺痛孩子纯真的心。 真正的让学习的高压远离我们祖国的花朵,让他们的欢声笑语充满明天的蓝天。 2011 年 12 月 1 日 撰稿人:储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