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897489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的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的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的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的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的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的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一、 我国医疗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医疗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医药卫生行业是一个关系民生的特殊行业。不同于其他需求,居民对医药卫生服务和 产品的需求弹性很低,这种需求的“压抑”必将是以丧失社会稳定为代价的。因此,我国 政府必须直面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 1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公平性城镇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公平性城镇 90 年代之前,我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享受全面的公费医疗,企业和集体所有制的城镇 职工由所在单位共同集资形成劳保医疗,而农村居民依靠农村合作社提供合作医疗。1994 年,政府开始缩减公费医疗的覆盖范围,并开始在城镇职工中试点推广社会基本医疗保险。

2、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是:由用人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的 6%缴费,而职工按其自身 工资收入的 2%缴费,同时政府补贴一部分,三方共同形成统筹帐户,用来为职工支付 7090%比例不等的医药卫生费用。至今,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 1.3 亿城镇职工,约占 城镇职工的 30%。 农村: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医疗,由群众集资合作医疗,实行互助共济,在很长 一段时间为占 80%人口的农村地区提供较为成功的基层卫生保健,向人民提供低费用的、 适宜的医疗保健技术服务,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需求。到 1976 年,全国农村约有 90% 的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保健制度。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由于农村推

3、行了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原有的“一大二公” 、“队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解体,农村合作医疗也随之大幅衰减,1989 年的统计表明, 继续坚持合作医疗的行政村仅占全国的 5%。 2002 年,政府在农村开始推广新型合作医疗,由农民本人每年出资 10 元、当地政府和 中央政府各出资 10 元,建立合作帐户,为农民看病就医支付部分费用,但至今,这样新型 合作医疗的农村人口覆盖比例不足 25%。至于医疗商业保险,由于我国医院系统的体制问 题和缺乏基础卫生数据无法进行精算而迟迟没有得以发展。据 2004 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

4、44.8%的城镇人口和 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 自费看病;也就是说,中国至少有 8 亿人口游离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之外。 2 2、政府投入不足,医院以药养医、政府投入不足,医院以药养医 “以药养医”的机制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是指医院通过 15的药品加价率,以弥补 政府财政对医疗机构投入不足和医疗服务价格过低的缺口。在计划经济时代,“以药养 医”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也基本不存在大处方和回扣、提成等问题。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 来,医生收入逐渐与科室收益、医院发展挂钩,尽管国家规定了药品加价的比率,但多 数医院的加价率远远超过规定的 15,有的高达 4050。卫生部的数据显

5、示,近 10 多年来,无论是门诊费用还是住院费用,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份额均维持在 44 的水平之上,一些中小型地方医院甚至高达 70。而在国外,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一般为 1020,最低的澳大利亚为 6;发展中国家一般为 3050左右。 “以药养医”模式的产生主要还是源于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市场化改革推进与政府责 任缺失的并存。一方面,药品、保险、医疗器材等与医疗相关的产品都被采取市场化改 革,而政府控制下的医疗服务价格却依然低于市场价格,并由此造成医疗服务机构的收 益迅速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对医院的财政补贴逐年下降,为保持医院的正常运转, 政府许可了医院通过药品和检查费用收入提成进行补贴的

6、做法。这样,医院为了保持其 收益,被迫在医疗服务之外设法通过药物和检查等手段来赚取收入以补贴亏空,所谓的 与医药生产企业进行共谋、并追求“以药养医”的模式也随之产生。1992 年 9 月,国务 院明文规定可以将药品售价的 15%作为差价补贴给医院。在财政拨付不足的情况下,医 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药品的批发零售差价,此项占医院总支出的 65%70%,其余两部分是诊疗费和医保费用。医院职工的工资奖金约占医院总支出的三分之一,但财政拨付的 9%远达不到医院这块的基本支出,所以从 1993 年开始,药品就成为医生为自己挣工资的 主要渠道。目前药品的主要利润都补贴给了医院。2000 年前后,药厂的平均利润

7、约为 15%,2004 年为 7%8%,2005 年为 5%。 3 3、个人支付比例逐年增大、个人支付比例逐年增大 从我国医药卫生总费用的构成变化来看,1985 年到 2003 年,政府支出比例从 39%下降 到 17%,社会支出比例从 33%下降到 27%,而个人支出比例从 28%上升到 57%。可见,在我 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将医药卫生费用的经济压力转移给 居民个人,而这正是“老百姓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4 年年底,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我国医疗服 务费用的增速已超过人均收入的增长,医药费用居高不下的直接后果是 4

8、8.9%的居民生了 病不去医院看病,29.6%的患者该住院却未住院治疗。由于经济原因,在公共卫生领域,一 些卫生、健康指标恶化。在世界卫生组织对 191 个成员国的卫生总体绩效评估排序中,中 国名列 144 位。在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大约有 60%靠居民自费,25%靠集体负担,政府投 入仅占 15%。二、二、 怎样解决我国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怎样解决我国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1.加大政府投入,逐渐推行医药分离加大政府投入,逐渐推行医药分离 国家在医疗的投入太少,个人医疗负担太大(中国是全世界个人负担最多的)。国家把 此矛盾直接转嫁给医生和患者,再用舆论宣传让所有的人都认为问题出在医院而与国家无 关,

9、实际上是政府不负责任的表现。 现在的医术肯定要比 30 年前高很多,但人们对医生的信任却直线下降。为什么?全是 钱闹的。30 年前,所有的费用国家出,医生治病不用考虑经济问题,现在医生救人时,还 要想救活后这个人会不会逃费,给他药时要想他使的起吗,完全是在让医生充当讨债鬼的 角色,你说谁不反感。 再者,医院是国家出钱建的,可是医院日常运转所需的费用只有 510左右是国家财 政出,其余不足部分(包括人员工资)都由医院挣出来,这样就把医院变成了逐利的商人 的角色,完全没有了公立医院救死扶伤的形象了,那谁还能信任。 医疗服务产品具有社会公共福利品的属性。在发达国家,医疗投入是财政支出的最大项 目。目

10、前国内基本医疗保险也正成为医疗市场的最大买单者。同时,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有需依赖医疗服务提供方之间的较为充分的公平竞争者。虽然国情不同,但政策均对各国 的医药卫生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政策导向决定了社会医药卫生资源的投入产出比,决 定了能否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决定一个国家健康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展望 2007 年,整个医疗领域的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适度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凸现政府责 任和话语权,改变患者个个支出负担过重的现状。 我国目前卫生总费用为 GDP 的 6%左右, 这一比例应该说和我们的国力是相符合。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一比例必然逐步提高。 但在卫生费用具体构成上,

11、国家财政投入明显过低。卫生总费用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居民 个人花费、公共财政支出的花费、以企业为基础的社会花费。居民个人花费在上世纪 70 年 代末 80 年代初只占卫生总费用的 20%左右,到 2003 年,这个比例飙升到了 56%;相对应的, 政府的卫生支出则从 1978 年的超过 30%下降到了 2003 年的 17%,余下的社会花费也是从当 初的近 50%下降到了 2003 年的 27%。 再作横向比较,世界平均政府投入是 61.8%,个人支 出是 38.2%,而中国政府投入仅为 17.2%,个人支出为 55.5%,政府投入比例目前还不到平 均水平的三分这一。多年来,个人医疗费用支出增长

12、已两倍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过去 5年,我国城乡居民年均收入水平分别增长了 8.9%和 2.4%,而在年医疗卫生支出上,城乡居 民的支出分别增长 13.5%和 11.8%。 现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混合体,是一种怪胎。体现医生价值的 劳务价格,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价格体系,十几年不动。而药品生产推向市场,价格虽然 受物价局控制,但是不得不考虑市场价格波动和厂家生存。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需求的不 断提高,客观发展规律决定了医疗成本不断提高,但国家违背规律地减少医疗投入,而医 院要生存,国家只好让医院从药品上提价弥补不足,造成了今天看病贵的问题。对生存都 是问题的人群,解决他们看病的问

13、题,国家不是在投入上做文章,而是靠强行降价,祈望 靠牺牲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达到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可想其难度有多大。2.2.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避免城镇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避免城镇不公平现象的出现1.1.低水平广覆盖社会化可持续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有以下特点: 首先要有广覆盖。各种保障项目都应覆盖其该覆盖的全部人群。比如,以就业人口为保 障对象的社会保险,就应覆盖各种类型的就业者;再比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应覆盖全 社会所有成员。 其次是低水平。中国社会保障的性质只能定位在较低水平的“基本保障”上。 第三是社会化。一方面要彻底解决过去形成的单

14、位保障问题,实现社会化。同时,统筹 层次也应逐步提高,避免地区间差别过大,追求更加充分的社会共济。 第四是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是长期制度,不是单纯为了解决短期矛盾,所以制度本身 特别是财务方面必须能够可持续。社会医疗保障涉及公平性问题,这是一个不能按照经济 规律进行穷富划分的领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在 20 世纪中期陆续开始了推行全民医保; 而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也在 80 年代左右在较低的水平上开始建立自己的医疗保障体系,以保 证居民无论穷富都能够享有最基本的医疗诊治服务。 2.2.城市花的钱多,农村花的钱少: 这涉及医疗卫生投入的公平性问题。当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一个突出结构问题,是 政府投

15、入的非均衡性和不公平性。政府投入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医院、轻小医院,重一 般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一些符合公众利益、具有更大社会效益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 服务和农村卫生事业等项工作,却因投入不足而发展缓慢。19982003 年,各级财政对卫 生投入的 80%集中在城市,其中 80%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同期,各级财政对卫生的支出增加 了 30%,但投入主要集中在医院、卫生院和中医院;而公共卫生经费支出,如防治防疫和 妇幼保健支出等的比例仅由 8.8%增加到 10.5%,增加比例不足 2%。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 数据,2000 年中国卫生资金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 188 位,列倒数第 4。 描写城

16、乡医疗卫生差距最生动、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城市人出生和死亡基本上都是在医 院里,农村人出生和死亡基本上都是在家里。有学者调查,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的因素占 3060,个别地区高达 70!疾病已经成为农民陷入贫困的重要原 因之一。从 2003 年开始,国家开始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部署重建农村合作医疗体系。 2006 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 40的县(市、区),中央财政 对中西部地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资金达到 47.3 亿元。但这个数字除以全国 农民总数,人均还不足 5 元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 高,但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不升反降,实在是说不过去的。一定要从体制改革 方面找出路。 我们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变传统思维,把重点放在改革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社会 管理体制和解脱、解放农民方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给农民松绑,改革户 籍制度,实行身份证制度,保障公民自由迁徙和定居的权利。我国社会发展的前途在于大力开放第三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