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896359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集群理论综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集群理论综述产业集群理论综述摘要: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变迁有其理论依据,首先大体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产业集群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考查,阐述了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然后提出了本文的产业集群观点和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企业家提供理论支撑,也为政府制订产业集群的扶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产业集群规模经济竞争力创新和电子商务在集群产业中的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而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变迁有其理论依据。产业集群理论是 20 世纪 20 年代出现的一种西方经济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 竞争战略 和国际竞争领域

2、研究权威学者麦克尔 波特创立的。其涵义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 ,构建出专业化 生产要素 优化集聚洼地,使 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 市场环境 和外部经济 ,降低信息交流和 物流成本 ,形成区域集聚效应 、规模效应 、外部效应 和区域竞争力 。相关文献回顾:1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 亚当.斯密目睹了工业化初期生产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所产生的效率。他认为,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是经济生活的核心现象。他在国富论中分析到:劳动生产率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

3、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斯密不仅一般论述了采取分工生产的方式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深入分析了产生分工效率的原因。他将分工分为三种:一是企业内分工;二是企业间分工,即企业间劳动和生产的专业化;三是产业分工或社会分工。第二种分工形式实质是企业集群形成的理论依据所在。正是因为这种分工,企业集群才会具有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整个市场都无法具备的效率优势,过细分工和市场分工都有一系列弊端。而企业集群保证了分工与专业化的效率,与此同时还能将分工与专业化进一步深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集群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生产组织方式的选择必须满足降低个别价值的目的,否则,资本增值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所以当事实证明新

4、的生产组织方式分工与协作具有更高的生产率时,采取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就成为资本家的普遍行为,以便利用分工的优势降低成本。马克思认为,建立在协作基础上的企业生产,可以产生比分散生产更大的效率。产生合力效应原因是:第一,协作性的集体生产在相同产量的条件下比分散生产节约了占用的空间;第二,有利于在交货期临近或其它紧急情况出现时,集中生产能完成较大的生产量;第三,在集体生产的环境中,个人能力可以通过劳动效率间的差异表现出来,努力争先的竞赛,提高了生产率;第四,把不同的生产环节容纳在一个企业中,有利于管理和控制,可以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比例性;第五,协作性的集体生产提高了生产资料的利用率。总之,对高效率和低成

5、本的追求,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因。 2 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马歇尔(AlfredMarshall)在 1890 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马歇尔所指的外部规模经济概念是指在特定区域的由于某种产业的集聚发展所引起的该区域内生产企业的整体成本下降。通过对英国一些传统工业的企业集群现象的考察,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企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企业集群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同样具有产业组织效率,因此是十分重要的,“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

6、马歇尔把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地区称为“产业区”。马歇尔对导致规模经济的原因作了细致的探讨。他认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是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因为,大工厂可以采用高效率的机械,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从机械的经济所获得的各种利益是小工厂难以企及的。大企业的大批量采购可以获得相对低的价格,而且大批量运输保证了对运输工具的充分利用,因此有着较低的运输成本。企业集聚在“产业区”内,可以降低劳动力的搜寻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信息的溢出可以使集聚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单个的分散的企业,特别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知识在该地区的溢出。协同创新的环境也促进了企业集群的发展 3 产业区位理论和新

7、产业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ber)在其 1909 年著作工业区位论中从产业集聚带来的成本节约的角度讨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他认为费用最小的区位是最好的区位,而聚集能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一个企业规模的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节约成本,而若干个企业集群在一个地点同样也能给各个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或节省更多的成本,技术设备发展的专业化、搜寻劳动力的相关成本的降低,也都促进了企业集聚。他把集聚带来的好处视为成本的节省和收益的增加,正是成本的节约促使企业产生了集聚的动因。专业市场的发展可以提高批量购买规模和销售的规模,使企业享有购买原材料的便利和顺利实现产品交易,从而降低

8、了企业成本,提高了效率。企业集聚有利于道路、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共享,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从而促进了企业集聚。新产业区理论从企业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入手研究企业集群的形成动因。在对美国硅谷、德国巴登符腾堡、意大利爱米利亚罗马格纳等高技术产业综合体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新产业区理论在 20 世纪 80 年代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最主要的因素,不是物资资本的数量与质量,而是与发挥人力资本潜力相关的经济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社会环境因素。正如长期研究硅谷特征的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森宁所说:“硅谷成功的真正奥秘,是因为硅谷有了一个良

9、好的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生态环境。”此后,又出现了欧洲学派,它是由法国、意大利、瑞士区域科学家组成的GREMI(GroupementdeRechercheEupopeensurlesMilieuxInnovalieurs)小组(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他们的主要概念是文化环境(Milieu)。这个概念把产业的空间聚集现象与创新活动联系在一起,使该理论流派相当有影响力。5 创新环境理论认为产业的本地化包括提升整个社区的技术和专业化水平,提供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增加辅助的贸易和专业化服务,满足众多公司的需求,为采用更加专业化的机构创造条件。企业聚集使大家可以共享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大规模

10、生产和技术以及组织创新的好处。创新环境研究强调产业区内创新主体的集体效率(collectiveefficiency),强调创新行为的协同作用,强调社会根植性。Capello(1999)、Hart&Simmie(1997)等人研究发现,在创新地区中,创新厂商群聚在特定区域,但通常保留他们彼此独立运作,群聚区域内厂商运用的是区内良好的环境特质。4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也与产业集群的形成紧密相关。增长极概念及其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r)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来的。在分析经济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增长时,佩鲁引入了“推动性单位”和“增长极”的概念。所谓“推动性单位”就是一种

11、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单位,当它增长或创新时,能诱导其它经济单位增长。推动性单位可能是一个工厂或者是同部门内的一组工厂,或者是有关共同合同关系的某些工厂的集合。而所谓增长极是集中了推动性单位的特定区域。佩鲁认为推动性单位具有三个特点:(1)新兴的、技术水平较高的、有发展前景的产业;(2)具有广泛市场需求直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业;(3)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增长极同时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5.。技术创新理论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认为,技术创新及其扩散促使具有产业关联性的各部门的众多企业形成集群。因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幷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分布,而是相反,它们趋

12、于群集,或者说成簇地发生。这仅仅因为,在成功的创新之后,首先是一些,接着是大多数企业会步其后尘;其次,创新甚至不是随机地均匀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而倾向于、集中于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熊彼特在解释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时认为,除战争、革命、气候等外部因素外,创新的群集和增长的非周期因素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上述认识,有两点是极为重要的:首次创新会比随后类似的创新要艰难得多,一旦突破入门障碍,对后来者的启迪,包括观念、认识、信心及行为都有极大激励;创新是一个学习过程,首次创新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都会给后来者提供少走弯路,快速实现创新成功幷较快获得超过社会平均赢利能力的机会的借鉴。两点重要性造成的结果

13、将是客观诱导后来者蜂拥而至,即形成技术创新的群集现象。历史上有颇多类似的例子,比如由于合成材料在化学上的相似性,某公司的首次创新肯定会增加下一项发明的可能性;计算机问世后引发的多次再创新和换代产品的周期迅速缩短,正是群集的功绩。6基于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理论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在跨国公司全球化的供应链和市场战略下,投入要素可以从许多不同的地区获取,但运输成本的降低幷未使许多公司不把公司设立在原料来源地或者大的市场所在地。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clePorter)率先提出全球经济下的产业集群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产业集群现象。10 产业集群在竞争日趋复杂、知

14、识导向和动态的经济体中,其角色也愈来愈重要。波特提出了由四种关键要素所形成的“钻石体系”理论,从竞争力角度对集群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虽然群内企业的惨烈竞争暂时降低了利润,但相对于其它地区的企业却建立起竞争优势。7其它与集群相关的观点(1)钱颖一(1999)运用“栖息地”(habitat)的概念来解释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他认为企业集群区是创业公司的“栖息地”,它至少包括七个方面的因素:开放型的生产结构;人才流动频繁,跳槽

15、的情况常有发生;法律环境较为宽松,使跳槽变得容易;容许失败;生活和工作观;外国移民多;美国的全国创业板股票交易系统(NASDAQ)市场。(2)台湾学者注重运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解释台湾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他们认为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之间紧密的产业集群关系是台湾经济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陈慧娟、吴秉恩,2000)。这种集群关系是建立在群内企业之间彼此承诺与信任关系之上的(王如玉、曾淑婉;1992),而这种承诺与信任则是需要依靠企业主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建立,因此企业主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维持群内企业安定的主要力量。由同家庭、同民族、同乡、同学、同事等所形成的关系在无形中规范幷维持了集群区内的运作次序

16、(陈介玄,1994)(3)内地学者对于企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江浙与广东一带,特别是在江浙地区。由于中小企业集群在江浙的迅速发展,江浙的学者们对这个问题从区域经济(方民生,1997;张仁寿,1999;武云亮,2003)、产权制度(应焕红,2001)、制度变迁(朱康对,1999;林毅夫,2003)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也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广东学者则更着重于从企业网络或者企业家网络的角度来研究企业集群,同时也强调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在集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李新春,2000;吴国林,2001);北京大学王缉慈(2001)把企业集群看成是适合创新的空间,幷将其中原由归结为地理邻近和社会根植两组效应。(4)日本学者青木昌彦(MasahikoAoki,2001)从创业投资者对创新企业的控制权角度入手,提出了“只能在一群创新式企业和一组创业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背景之下才能理解硅谷模式”,幷提出了锦标赛制度的创业资本治理机制。青木主要从企业治理角度探讨企业集群的发展问题,开创了企业集群研究的一个崭新思路。但他过分强调代理人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