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参考精选系列)2013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90959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参考精选系列)2013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学参考精选系列)2013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学参考精选系列)2013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学参考精选系列)2013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学参考精选系列)2013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参考精选系列)2013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参考精选系列)2013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第一节第一节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导学目标知识点:导学目标知识点: 1、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2、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课课 时:时:1 1 课时课时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课前导学 1、电阻一定时, 成正比; 2、电压一定时, 成反比。 课堂导学课堂导学 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导体中的电流可能跟 和 等因素有关。 由于电流可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2、,故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探究一: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探究一: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 1、 实验器材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3、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4、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R = 电压U(V)电流I(A)5、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电阻的UI关系图象 6、分析数据和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探究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探究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要改变的量 ; 要控制不变的量是 ;怎样达到这一目的 2、实验电路图 3、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阻值和电流值U = V 电阻R()电流I(A)4、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

3、出每个电阻的RI关系图象 5、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归纳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归纳小结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可表示为:2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 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 4.0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 1.0A,如果将其两端的电压减少到 2.0V,导体中的电流变为( )A.2.0A B.0.25A C.3.0A D.0.50A 2、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星将实物连接成如图23甲所示。 (1)请你指出图23甲中连接的错误之处: _ ;_ 。 (2)请你将正确的电路图画在答题卡虚线框内。 (3)电路连接正确后,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后,应调节 _,使

4、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_。 (4)图23乙是实验中电流表的某次示数,则电流是_A。要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根 据你所画的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移动。课后练习课后练习 5. 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0.6A,如果使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 加3V,那么这时该导体的电阻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通过它的电流是 A。 6. 甲、乙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4 和 8,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在 12V 的电源两端(电源 电压保持不变) ,则通过甲电阻的电流是与乙电阻的电流之比是_ ;若将两 电阻串联到同一电源上,则通过他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 7、在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同学

5、们进行了下列实验。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 。 (2)当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示数分别如图-3、图-4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 V,电流表的读数为 A.(3)移动滑片 P,读取了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分3析实验数据得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是 课后反思第二节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一) 导学目标知识点:导学目标知识点: 1、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课课 时:时

6、:1 1 课时课时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课前导学 1、 欧姆定律的内容: 2、公式: 课堂导学课堂导学 上一节课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把上一节课的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即为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的内容: 2、公式: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U R I 说明: 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3、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1)、利用欧姆定律求电流:应用公式: 例 1: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 97,接在 220V 的电压上,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2)、利用欧姆定律求电路的电压:由公式 变形得 例 2、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 0.1K,使用时流过

7、的电流是 2.1A,则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 是多少?(3)、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的电阻:由公式 变形得 例 3、在一个电阻的两端加的电压是 20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的电流是 1A, ,则这个电阻 的阻值是多少?44、通过以上的简单电学题目的计算,提出以下要求: (1)、要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2)、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再数值计算,答题叙述要完整。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对欧姆定律公式 I=U/R 的理解,下面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在相同电压的条件

8、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C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电阻有关;D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电压有关,与电阻无 关。2、如果某人的身体电阻约在 3000 到 4000 之间,为了安全,要求通过人体的电流不 能大于 5mA,那么此人身体接触的电压不能大于:( )A5V B.15V C30V D36V3、甲、乙两导体通过相同的电流,甲所需的电压比乙所需的电压大,则它们的阻值大小关 系是:( )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R乙; D无法比较4、有一电阻两端加上 6 V 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 05A,可知它的电阻为 , 若给它加上 18 V

9、电压,导线中电流为 A,此时导线电阻为 ,若导线 两端电压为零,导线中电流为 A,导线电阻为 。5、要想使 1000 的定值电阻通过 8mA 的电流,那么应给它加_V 的电压;如果该 定值电阻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25 mA,那么它两端所能加的最大电压是_V。 课后练习课后练习 6、一个定值电阻接在某段电路中,当电压为 1.5V 时,通过的电流为 0.15A,当电压增大 为原来的 2 倍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为原来的 2 倍 B电阻为原来的 2 倍 C电流为原来的 1/2 D电阻为原来的 1/2 7、将 2 和 4 的电阻串联后接人电路,已知 2 电阻通过的电流是 0.5A,则

10、 4 电阻 上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A1 V、0.5 A; B2 V、0.5 A; C2 V、1 A; D0.5 V、1 A。 8一个 20 的电阻,接在由 4 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的 电压,电流表,电压表选的量程应为 ( ) A00.6A,03V B00.6A,015V C03A,03V D03A,015V 9如图所示电路,当图中的开关 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1.2A,电阻 R 的阻值是 2.6 欧,电压表有“+” 、 “3V” 、 “15V”三个接线柱,问电压表应使用的是哪两个接 线柱?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 两端的电压是 6V,灯 L1 的电

11、阻是 8,通5过的电流是 0.2 A,求: (1)通过灯 L2 的电流; (2)灯 L1 两端的电压;(3)灯 L2 两端的电压和灯 L2 的电阻。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第三节第三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二二) ) 导学目标知识点:导学目标知识点: 1.进一步熟练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 题。 2.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规律。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课课 时:时:1 1 课时课时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课前导学 2、 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 2、公式: ;两个变形式 3、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4、两个电阻串联的规律: 两个电阻并联的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