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1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9661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化学必修化学必修 1专题一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混合物 胶体浊液 有机化合物物质 化合物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非金属单质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能是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

2、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概念:升(化合价)升(化合价)- 失(电子)失(电子)-氧(氧化反应)氧(氧化反应)- 还(还原剂)还(还原剂)降(化合价)降(化合价)- 得(电子)得(电子)-还(氧化反应)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氧(还原剂)表示方法:单线桥 双线桥2e- 失去 2e- -1 0 -1 0 0 -1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得到 2e- 三、物质的量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 中所含有的碳

3、原子数。用 NA表示,约为 6.02x1023mol-1。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公式:n= NAN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 M 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相对分子质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Mm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VmV22.4L。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离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符号 CB 单位:mol/L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B= VnB10、

4、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步骤:计算 m=cvM 称量溶解 转移(洗涤 2-3 次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定容摇匀装瓶贴签四、分散系溶 液 胶体 浊液1、分散质大小(nm) 10-72、胶体的性质:丁达儿现象(丁达尔效应) (光亮的通路) 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 蔗糖 酒精 SO2 CO2 NH3等。强酸 HCl H2SO4 HNO3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碱 NaOH KOH Ca(OH)2 Ba(OH )2大多数的盐 金属氧化物弱酸 HF CH3

5、COOH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碱 NH3.H2O水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粗盐的提纯2、蒸发结晶: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的分离方法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 冷凝器 4、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溴水 CCl4 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不用酒精萃取六、离子的检验焰色反应: 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Cl-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SO

6、42-检验: 加 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NH4+ 检验:加入 NaOH 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Fe3+检验:加入 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SCN)3Al3+检验:加入 NaOH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七、原子结构质子 Z 原子核1、原子 AZX 中子 N = A-Z核外电子 Z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3、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4、同位素: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不同原子互称 11H 12H 13H八、离子反应1、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物 (2)生成挥发性的物质(3)生成难电离物质2、书写步骤:写 改或“拆” (易溶

7、易电离物质改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保留化学式)删查 (电荷守衡,原子个数守恒)离子方程式的常见错误举例: Cl2与水反应 H2O+Cl2=2H+Cl-+ClO- 碳酸钙溶于盐酸 CO32-+2H+=CO2+H2O 铁与氯化铁反应 Fe+Fe3+=2Fe2+ 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H+OH-=H2O专题二专题二 氯、钠氯、钠 一氯气1.物理性质: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有毒的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1)能跟金属(如 Na、Fe、等):2Na + Cl22Na Cl 2Fe+3Cl22FeCL3 (2)和非金属(如 H2)

8、反应:H2 + Cl22HCl 燃烧的火焰是苍白色的,瓶口有 白雾 产生。(3)和水的反应:Cl2 + H2O=HCl+HClO 次氯酸的性质:(弱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氯水易见光分解方程式 2HClO=2HCl+O2,保存的新制氯水含 、 、 、 、 、 、 ,久置氯水主要成分为 。(4)与碱的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 (用于尾气处理及制漂白液) 漂白粉制取原理的反应方程式是 。漂白粉的成分是 有效成分是 。3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 + Cl2+2H2O; 发生装置: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等;除杂:用饱和食盐水吸收

9、HCl 气体;用浓 H2SO4吸收水;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检验: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 收尾气。4溴、碘的提取 (1) 2KI + C12 =2KCl + I2 (2) 2KI + Br2 = 2KBr+I2 (3) 2KBr + Cl2 =2KCl+Br2二、钠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 软 、密度小、熔点低。2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现象及解释:浮:(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小 ) 熔:(说明钠的熔点 低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游:(说明有气体 产生)响:(说明有气体产生) 红: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说明生成的溶液碱性

10、)。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 , 离子方程式为 2Na+2H2O=2Na+ +2OH-+H2。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2Na+O2Na2O2 4钠的用途制取纳的重要化合物 作为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冶炼 Ti.铌锆钒等金属 钠光源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2CO3NaHCO3俗名纯碱 苏打小苏打颜色、状态溶解性溶解度比碳酸钠小热稳定性2NaHCO3 Na2CO3 +H2O+CO2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比 Na2CO3剧烈NaHCO3+HCl=NaCl+H2O+CO2与 NaOH 反应NaHC

11、O3+NaOH= Na2CO3+H2O相互转化除杂:Na2CO3固体(NaHCO3) 充分加热 Na2CO3溶液(NaHCO3) NaOH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的方法。加热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碳酸氢钠否 则是碳酸钠。专题三专题三 铝、铁、硅铝、铁、硅一、铝及其化合物铝是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主要是以化合态存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 Al2O3。1.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固体,密度 2.70g/cm3,有较强的韧性、延展性良好的导热导电性。(2)化学性质: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A.与氧气反应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坚固的氧化膜,所以铝有良好的抗腐蚀能

12、力4Al+3O2=2Al2O3 B与非氧化性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C.常温下铝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D.与强碱反应2Al + 2NaOH + 2H2O=2NaAlO2+3H2(唯一的一个)E铝热反应: 2Al+ Fe2O3 2 Fe + Al 2O3 焊接铁轨,制难熔金属2Al2O3 (两性氧化物) 与硫酸反应 Al2O3+3H2SO4=Al2(SO4)3+3H2O 离子方程式 Al2O3+6H+=2Al3+3H2O 与氢氧化钠反应 Al2O3+2NaOH=2NaAlO2+H2O离子方程式 Al2O3+2OH-=2A

13、lO2-+H2O 3.Al(OH)3 (两性氢氧化物) A .与酸反应 Al(OH)3+3HCl=3AlCl3+3H2O 离子反应: Al(OH)3+3H+=Al3+3H2OB.与氢氧化钠反应 Al(OH)3+NaOH=NaAlO2+2H2O离子反应: Al(OH)3+OH-=AlO2-+2H2OC. 受热分解 2Al(OH)3 Al2O3+3H2OAl(OH)3实验室制取:常用铝盐与足量氨水反应化学方程:AlCl3+ 3NH3H2O= Al(OH)3 +3 NH4Cl离子方程:Al3+ 3NH3H2O= Al(OH)3+3 NH4 +4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易溶于水,溶于水后显酸性,是因为Al3+3H2OAl(OH)3+3H+,因此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 吸收了水中悬浮物 而下沉 。转化关系 HCl AlCl3 Al(OH)3Al2O3 电解 Al NaOHNaOH NaAlO2二、铁及其化合物1铁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银白色金属,有良好的导电 导热性 延展性, 能被磁铁吸引.2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 3Fe+2O2Fe3O4 与非金属反应 2Fe+3Cl2 2FeCl3 Fe+S FeS与水反应 3Fe+4H2O(g) Fe3O4+4H2 与酸反应 F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