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级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9659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级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级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级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级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级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级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级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级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高三级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语语 文文 试试 题题拟题:李学均 审题:何国崇 第第 I 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30 分)分) 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戳穿 融会贯通利害得失怄心沥血 B.泻漏 班门弄斧穿流不息文过饰非 C.轶事 脍炙人口改弦更张艰苦卓绝 D.狙击 渊远流长恂私舞弊枉费心机 2.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那以后,施特劳斯圆舞曲才登堂入室,从普通舞会的通俗伴奏舞曲成为正统 的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旋律。 B.过去写的多是一面倒的东西,这次想做一点自相矛盾的文章,以破立竿见影

2、之惯 例。 C.有些领导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一文不名 的破布。 D.近来,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在一些地方又有所抬头,一些共产党员对于封建迷信 活动不但不管,甚至还参与其中,对封建迷信活动的蔓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给学生心理和人格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按 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发展。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我们感到十分亲切;它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 在新世纪中奋斗的行动纲领。 C.清华大学生毕业生综合魅力的实现,靠的是在保证主修课质量基础上,对公选课 和辅修课的拓展取得的。D

3、.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我国反映抗“非典”全过程的第一部纪实风格的电视剧, 现已杀青。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过了桥,就是那幢新哥德式的大楼,从小船上望过去,_透过河畔婆娑之柳影, 好像望见剑桥往日的岁月。我不由得惊呼而出:“这柳树怎么会长得这么大?“ 天高云淡,地阔草荣,地阔草荣,天高云淡,秀美的风景令人屏息。风 景秀美得令人屏息。我的视线也随着舟行而开展, 随着舟行,也渐渐开展我的视 线: A B C D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57 题。 海水淡化走向城市海水淡化走向城市 随着淡水储量的减少,海水淡化技术已从沙漠地带走向城市。 半

4、个世纪以来,通过大规模淡化海水来获取饮用水这一方法一直为少数富裕而又缺 水的沙漠地带国家所用。而现在,情况却在发生变化,就在最近几周,两个气候温和的城 市伦敦和中国天津均宣布了建立大型海水淡化厂的计划。 蒸馏海水以获得淡水的方法早就存在,但通过加热海水和收集水蒸气来大规模淡化 海水则始于上世纪 50 年代那些盛产石油且能源充足的海湾国家。另外一个主要方法则 是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发展起来的“逆渗透”技术,即迫使海水通过细密的薄膜,从而过滤 掉其中的盐分。如今,全球淡化水日产能力已接近 3000 万立方米,约占全球生活用水供 给量的 3%。其 2/3 来自海水淡化处理,其余则来自对地下咸水的淡

5、化处理。 无论是蒸发盐水还是迫使其经过过滤网,这两种淡化技术都要消耗掉大量能源。直 到最近,生产 1 立方米这样的脱盐水,还要花上好几美元。但近 5 年来,随着结实耐用的 尼龙薄膜和醋酸纤维素膜的问世,逆渗透方法的费用也得以下降。这种新型复合膜一次 能过滤掉 75%的盐分,且寿命较长。如想要完全去除水中的盐分,则需要过滤几次才行。 在佛罗里达的坦帕海湾有一家逆渗透技术淡化水厂,可在干旱年份弥补地下水存储 量的不足。加州圣克鲁斯也正在建设类似的工厂。此外,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澳大利亚 佩斯和南非开普敦,建设此类工厂的计划也正在讨论之中。西班牙政府更是放弃上届政 府从北部的埃布罗河向南部干旱地区调

6、水的计划,转而着手建设 20 家逆渗透技术水厂, 预计产水量将可满足西班牙淡水总需求量的 1%。现在,以色列的淡化海水成本约每立方 米 50 美分,这和将淡水从加利利海输送到特拉维夫的每立方米 30 美分的费用差不多。 在以色列,大约有 1/10 的水是淡化水。 低廉的价格促使一些处于温带地区的城市也加入到这场“逆渗透”淡化水革命中来。 就在上个月,中国宣布了在天津建设一座大型逆渗透海水淡化厂的计划,日产水量将达 到 10 万立方米。 英国泰晤士河水利管理局已经表示将斥资 2 亿英磅在伦敦东部的泰晤士河边建设 一座逆渗透水厂,日产水量将达到 15 万立方米,可以满足约 100 万人的生活用水需

7、要。 海水淡化专家汪尼克警告说,海水淡化的兴起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盐分从海水中分 离出来形成高盐度的废水不仅含有水垢、腐蚀物,还含有防腐的化学添加剂。同时,海水 淡化的能源需求仍是个大问题,一座典型的逆渗透水厂每生产 1 立方米淡水的耗电量为 6 度。现在,一些利用核电站淡化海水的实验项目正在进行中,最近的一例是在印度的金 奈。 今天,淡化水约占全世界饮用水的 1%,各国政府都很重视增加淡化水的比重。然而, 我们还需要谨慎处理淡化产生的废水,并且利用再生产能源为水厂供电,否则,这项本 可以令我们免于淡水争夺战的技术将会加剧气候变化,而这将会给我们本已有限的天然 淡水资源带来更大压力。5、下列

8、对“海水淡化”所带来的弊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水淡化需要耗费大量能源,能源需求仍是个大问题。B、每淡化一立方米的海水,要花上好几美元,成本较高。C、海水淡化的兴起可能会引发环境问题。D、如果对淡化海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不当,将会加剧气候变化。6、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淡化海水的办法来获取饮用水始于少数富裕而又缺水的沙漠地带国家,但现在已经扩大到全球许多国家。B、每天经过海水淡化处理生产的生活用水已接近 3000 万立方米,约占全球生活用水供给量的 3%。C、淡化海水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可以缓解人类淡水供需之间的矛盾,但另一方面,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会给人

9、类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D、以色列建有世界上规模很大的逆渗透水厂,它们的淡化海水在世界上很便宜。7、根据文意,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地球上淡水储量的减少,通过大规模淡化海水来获取饮用水这一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由沙漠地带扩展到城市。B、中国在天津建造的一座大型逆渗透海水淡化厂,日产水量将达到 10 万立方米,这将大大缓解天津地区的供水紧张矛盾。C、目前,海水淡化的技术已经成熟,但如何处理淡化海水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还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D、海水淡化由沙漠走向城市,这说明淡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困扰人类的一个大问题。三、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10、。赵咨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言毕奔。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兼也

11、,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薄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乃遗书敕子胤曰:“但欲制坎,令容棺椁,棺归即葬,平地无坟。勿卜时日,葬无设奠,勿留墓侧,无起封树”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家,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节选自后汉书,赵咨传)注饰巾出入:以幅巾戴头上,不加冠冕,出入朝廷。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12、一项是( )A、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干暴:凌犯,侵扰B、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置:添置,置办C、之官,道经荥阳 道:取道D、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次:旁边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明赵咨“有孝行”的一组是( )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 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迎路谒候,咨不为留 告其故更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A、 B、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咨出身于书香门第,有孝行,因而州郡都推举他为孝廉。尽管他不愿接受召举,但后来又经陈奇举荐,还是出来做官了,并且不断升

13、迁。B、赵咨在强盗打劫时,怕母亲受到惊吓,先到门口迎盗,表现了他的“孝” ;他做过官,可家里非常清贫,又表现了他的“廉” 。C、赵咨上任东海相经过荥阳时,不因为曹暠曾效法自己孝廉而停留。曹暠感到很惭愧,竟然丢下官印,追到东海,拜见赵咨后辞官回家。D、赵咨因病免职,回家率子孙种田,用自己的德行让强盗惭愧,几次推让官府授职,所以越发被朝廷推重。第第 IIII 卷(共卷(共 120120 分)分)四、 (23 分)11、把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3 分)译文: 言毕奔。咨追以物与之,不及(4 分)译文: 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3 分)译文: 12、阅读下

14、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题春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联系全诗看,第三句中诗人“小立”时见到的景物主要有哪些?(3 分)这些景物组成的画面有何特点?(2 分)答: 全诗是如何扣住题目的“晚”字来写的?(3 分)答: 13、补写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小题,5 分)(1) 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_”,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故垒西边,_”,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

15、引起的联想。 “露从今夜白,_”,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 琵琶行中的一句“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_,_,_。 ” 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 ”五、 (2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说 荷赵文英无数次邂迢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