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自主学习三教师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9546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自主学习三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语文自主学习三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语文自主学习三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语文自主学习三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语文自主学习三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自主学习三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自主学习三教师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题文】D0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王维虽然仕途稍有挫折,但总的看来比较顺遂,这可能与他那 的性格有关。王维的心里,总有一种回归平衡、平静、安适的冲动, 他大量的诗歌有一种雅致的 。A.不温不火 以至 品位 B.不温不火 以致 品位C.不瘟不火 以至 品味 D.不瘟不火 以致 品味【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A 解析:不温不火:形容人的性格温和或者商品销售行情不够火爆;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以至:用在一句开头,表示由于前一

2、分句的情况而产生某种结果;以致: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造成某种结果,多指不良结 果或者不希望出现的结局。品味:(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品位:指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指人的欣赏水平高,也指人的素质高,修养高。【思路点拨】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逐字解释词语,运用词语结构特点把握词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要注意词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弄清所用的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题文】E0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基于公共交通安排及市民安全,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原定于 10 月 1 日晚上 8 时在维多利亚港举行的国庆烟

3、花汇演将会取消。B.欧洲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向目标彗星的彗核发射着陆器“菲莱” ,各国科学家对此着陆器表示了极大的关注。C.南京市交管部门负责人曾明确表示,如果出台限牌或者单双号限行这样的政策,一定会听取广泛的意见,绝对不会搞突然袭击。D.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在记者会上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初步显示,亚洲航空公司失联客机有可能已经沉入海底。【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B 解析:A 成分残缺,应为“基于的考虑”;C 语序不当,应为“广泛地听取”;D 句式杂糅,“显示”改为“判断”。【思路点拨】病句的辨析有以下几个技

4、巧:感审读法。在审读的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察觉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在做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但是要注意的是运用这种做题方法,一定要胆大心细。胆大我认为是大胆的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 ,这时我们就要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写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题文】I0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A.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

5、桂!” B.我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时令不对,一直没能尝到这道菜。C.我所做的只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愿足矣。D.一位作者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奉上拙著一本,书中谬误,敬请斧正。【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达应用)。【答案和解析】:A 解析:A 项“高足”意为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蟾宫指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语境不合。【思路点拨】要想做到语言表达得体,要注意以下三点注意场合,审时度势;看清对象,因人而异;掌握谦敬,注意礼貌。【题文】I0 H04.下面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七言律诗登洛

6、阳故城 ,中间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 分)禾黍离离半野蒿, 。 , 。 , 。 ,犹自吹笙醉碧桃。鸦噪暮云归古堞 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水声东去市朝变 山势北来宫殿高 昔人城此岂知劳 A. B. C. D.【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D 解析:根据押韵排除 B 项,依据律诗二、三两联必须对仗可排除A、C 项【思路点拨】运用对仗需要注意: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 ,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题文】I05.下面是中国青年报记者采

7、访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时的对话。请根据回答内容,选出最恰当的提问。 (3 分)记者: ?韩美林:别指望父母,要有独立的自尊心。就像我小学时的校歌唱的:“但得有一技在身,就不怕贫穷。且忍耐暂时的痛苦,去发展远大的前程。 ”现在我们的祖国富强了,我希望年轻人、年轻艺术家,把思想、修养、艺术乃至举手投足都更升华,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是一个富裕且有文化的大国。A.您对年轻人有什么话要说吗?B.您对年轻人有什么看法吗?C.您对有些年轻人不学无术的现象怎么看?D.您觉得年轻人应该怎么面对今天的国家形势?【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达应用)。【答

8、案和解析】:A 解析:韩美林先生的回答内容中涉及到不依赖父母、一技之长、自我修养等问题,反推记者所问的问题应当包含这些方面。从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这点来说,B 项不够准确,C、D 三项提问均不够全面。A 项的提问内容是要引导韩美林先生对年轻人提一些希望和建议,虽然宽泛了一些,还是能够涵盖另外三项内容。【思路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衔接要自然:没有脱

9、节,即没有缺少的词语(含关联词、介词等)和句子;没有冗赘,即没有多余的语句。【题文】二、文言文阅读(18 分)【题文】J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答毕仲举书苏轼奉别忽十余年,愚瞽顿仆,不复自比于朋友,不谓故人尚尔记录,远枉手教,存问甚厚,且审比来起居佳胜,感慰不可言。罗山素号善地,不应有瘴疠,岂岁时适尔。既无所失亡,而有得于齐宠辱、忘得丧者,是天相子也。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然祸福要不可推避,初不论巧拙也。黄州滨江带山,既适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须,亦不难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偶读战国策 ,见处士颜蠋之语“晚食以当肉” ,欣然而笑。若蠋者,可谓巧于居贫者也

10、。菜羹菽黍,差饥而食,其味与八珍等;而既饱之余,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美恶在我,何与于物。所云读佛书及合药救人二事,以为闲居之赐甚厚。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农夫之去草,旋去旋生,虽若无益,然终愈于不去也。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往时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抑尚与仆辈俯仰也?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仆

11、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来书云处世得安稳无病,粗衣饱饭,不造冤业,乃为至足。三复斯言,感叹无穷。无缘面论,以当一笑而已。 (选自苏轼文集 ,有删改)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且审比来起居佳胜 比:最近B.是天相子也 相:祐助C.刍豢满前 豢:饲养D.则有间矣 间:差别【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C 解析:家畜,此泛指各类家畜的肉。【思路点拨】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采用逐词逐句排除的方法答题虽然可行,但费时太多,不可取。在大致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推断其义,可收事半功倍之效。7.下列各组

12、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欣然而笑 本期于静而达B.晚食以当肉 仆常以此自疑C.若农夫之去草 譬之饮食龙肉也D.其味与八珍等 抑尚与仆辈俯仰也【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D 解析:A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B 项:连词,表目的;介词,因为;C 项: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音节助词,无义;D 项:介词,同。【思路点拨】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

13、验,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1)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2)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1) (4 分)我因为放纵心意径直向前,没有听从长者的教导而触犯法律。(2) (4 分)求学的人或许没有达到所期待的境界,却先得到了所相似的东西,不是没有害处的。解析:(1)得分点:“任意” 放纵心意,1 分, “不用” 没有,1 分, “触罪罟” 触犯法律,1 分;句意通顺 1 分。(2) 得分点:“学者” 求学的人,1 分, “所期”

14、 所期待的境界,1 分, “不为无害” 不是没有害处的,1 分;句意通顺 1 分。【思路点拨】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9.据此回信,推测毕仲举来信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5、 (4 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 C 级(表达运用) 。【答案和解析】:就苏轼被贬一事表示慰问;告知苏轼自己的生活近况;对苏轼的生活情况表示关心;劝苏轼多读佛经并研究配药之方救济百姓;开导苏轼乐观豁达对待世事。 (每点 1 分,答出 4 点即可。【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阅读时要注意: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选项的正误。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人物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