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八校高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9336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试卷八校高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试卷八校高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试卷八校高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试卷八校高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试卷八校高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试卷八校高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试卷八校高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校联合体第一次联考八校联合体第一次联考高二年级高二年级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出卷人:张燕 审核人:徐小兵说明: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将所有答案填入答案纸。第卷(选择题 共 45 分)一、一、 (2424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澹澹(d n) 恬然(ti n) 踯躅(zh ) 羽扇纶巾(l n)B初霁(q ) 悯然(m n) 愆期(y n) 夙兴夜寐(s )C贿赂(lu ) 葳蕤(ru ) 伶俜(p ng) 翠峰如簇(c )D薜荔(b ) 巷陌(m ) 瑰丽(gu ) 一晌贪欢(sh

2、 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惘然 沧海 暮蔼 横槊赋诗B.潦倒 踟躇 窈窕 春意阑栅C.络绎 旖旎 泯灭 信誓旦旦D.颠覆 襟怀 弛骋 漂泊沦落3、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A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B.六国破亡之故事C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 、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游褒禅山记的作者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作品有临川先生文集 。B 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 ,是我国保存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 并称“乐府双璧” 。C 离骚是春秋时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作

3、品,是楚辞的代表作。D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5、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选出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D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靠他的一双脚板,一块快地收集,很难包揽天下奇石,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B李强在这场比赛中可谓超常发挥,下半场刚被替换上场便接连攻入两球,力挽狂澜,使本队最终以 2:0 战胜了对手。C这首诗形式短小,语言简朴,意思好像十分浅近、透明,但又给人无穷

4、的遐想,读来令人感同身受。D中国互联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目前在没有法律监控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很可能是作者自况,他当时贬居永州, “来往不逢人, ”生活情状跟诗中渔翁是很相似的。B在同一朵花里,只有雄蕊或雌蕊的花叫做单性花,像杨、柳、玉米、黄瓜等植物的花就是单性花。C古人说“服牛乘马” ,可见马车之外还有牛车。马车古名小车,是供贵族出行和作战用的;牛车古名大车,一般只用来载运货物。D为了充分利用这仅有的一点业余时间,他暗下了决心:不看电视,不听音乐,不读小说,经过两个月的奋战,终于译完了这本书。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

5、确的一句是A错别字在报纸、杂志上大量出现,反映了民族文化素质和一些人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B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C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并向中青年龄段者伸出魔爪。D通过整理归纳,可以把零星的、肤浅的、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系统的、深刻的认识。二、(二、(1515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8-12 题。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訪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帝

6、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谴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即欲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 ”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 ”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也?”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固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以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

7、增于往。 ”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师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9、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是以不获 收获B司徒侯霸与光素旧 向来,平素C舍于北军 安排住宿D不可相助为理也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变名姓 乃张目熟视曰B迫于典司 陛下差增于往C三反而后至 于是升舆叹息而去D乃令以物色訪之 乃投札与之11.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补充不当的一项是A有一男子披羊裘钓(于)泽中B及光武即位,(严光)乃

8、变名姓C复引光入(宫中) ,论道旧故,相以累日D舍(使者)于北军,给床褥12、以下句子全部表现严光狂傲不羁、淡泊名利的一组是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乃备安车玄纁,谴使聘之。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以累日, 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除为谏议大夫,不屈,A. B. C. D.1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光武称帝后,严光却改名更姓,隐居湖畔,后虽然勉强来到京师,仍然狂傲如故。B侯霸是严光的旧交,想邀请他来家中叙谈,严光不去,只捎个口信提醒侯霸,一味阿谀奉承皇帝的旨意,就会走上绝路。C对光武帝的亲自来访,严光卧不起,眠不应,还“以足加帝腹上” ,表现出对皇帝权

9、势的藐视。D严光坚辞高官不受,始终过着归隐躬耕的生活,后人把它曾经垂钓过的地方叫做严陵濑。三、(三、(6 6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4-15 题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患祸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14、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忧劳可以兴国”相同的一组是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B事不目见耳闻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15、与“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人不余欺也。B石之铿然有声者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赵尝五战于秦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10、105105 分)分)四、四、 (1616 分)分)16、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6 分)(1)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 (2 分)(2)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2 分)(3)夫患祸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 分)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个空格 1 分,共 10 分)(1) ,依依墟里烟。(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3) ,蓝田日暖玉生烟。(4)昆山玉碎凤凰叫, 。(5)两情若是久长时, 。(6) ,千载谁堪伯仲间?(7)问君能有几多愁? (8) ,相逢何必曾相识!(9)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10) ,可以无

11、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五、五、(6(6 分分) )18、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1)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极富匠心,令人倍感愁意” ,试从艺术手法上作简要分析。 (3 分)答 (2)诗中“人南窜”与“水北流”相对,其中蕴涵着诗人怎样的感叹?(3 分)答 六、六、 (1515 分)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9-22 题陌上花开缓缓归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陌上杨柳依依,野花灿烂,身心不由得清爽而浪漫。漫步陌上,只因陌上花开;花朴素而恬淡,不落俗尘。 “三月风情陌上花” ,是花在其中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

12、以舒畅的一种意境。这意境,枝繁叶茂,从古代长到现代,不枯不衰;又如水,岁岁年年,流淌在阡陌之上。不知迷醉过古今多少王公贵族、粉黛佳丽、骚人墨客、凡男俗女。三月陌上花,让人爱,让人痴,恍惚人的骨子里头都沉淀了花的影子、花的风韵。陌上花开,如果没有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来,悄然伫立阡陌并为陌上风情陶醉的人,那么花开也寂寞,风情也苍白。于是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知被多少人吟诵了多少遍。人归缓缓,那花便有了灵性,便开得执著,陌上风情也被撩拨得浓郁而热烈。那是春天里最美妙的一幅图画:在后宫粉黛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妇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江南临安的阡陌上,这时一骑快马飘然而至,驿

13、者把一封信递给贵妇人,原来是吴越王嘱爱妃只管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只是再柔情、再体贴的话,也难使国家逃脱倾覆的命运,怜美惜春的柔情敌不了剑戟弓弩的无情,吴越王烟逝,爱妃云去,留下一个美丽的故事游荡在临安陌上,供人凭吊。在吴越国“国除”百十年后的一个秋天,诗人东坡来到了临安,历史似乎有意安排东坡在秋天踏上临安的土地,陌上春天花开,秋天花亦开,只是春天的骨子里透出的是柔情,秋天的骨子里透出的是萧瑟。东坡怅对古人,一番凭吊,三首在胸中郁结,一吐为快。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诗人一唱三叹之中,浸染着对人事盛衰的感慨。陌上花,

14、就这样开在历史的车辙中,栉风沐雨,浸透艳丽与沧桑,令人唏嘘不已。漫步陌上,我把“缓缓归”当作人类面对大自然所共有的心境去感怀,当然,东坡透过陌上花开而生发的历史感悟,更以一种强劲的力量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几乎要拜倒在陌上花的面前了。我突然觉得这一束束、一丛丛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的陌上花,简直就是为了人类的历史与文化而开而落。我不敢说我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但我可以深情地抚摸陌上这些娇嫩而又顽强的花朵。陌上花开缓缓归,这不仅意味着悠闲、诗意,而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梦的心灵在恬静的陌上花开中恬静如花,回归自然,回归人类大历史与文化。缓缓归,缓缓归。披一袭“三月风情” ,再来一束“陌上花” ,缓缓归。缓缓归矣,我心已是陌上花开。19、第 4 段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