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9317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高中生物 种群的特征教案新种群的特征教案新 人教版必修人教版必修 3 3一、教学目标及课标、考纲要求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种群的基本特征(二)难点:种群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课展示蚂蚁一起找食物、狼追羊、豹追鹿等图片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引出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分析一下是不是一个种群: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某集市上卖的全部的同种白菜。3.某村子中全部青年男女。4.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鲤鱼。概念的要点: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构成全部个体 当从群体水平来看,种群是个体的简单累加吗?个体的特征能代表种群的特征吗?课件展示:1 个体

2、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对一个种群来说,会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呢?总结:种群的不同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这时种群就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到底种群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析思考回答:都不是1 不是一种2 不是自然区域3 一定区域内全部个体思考总结:任何生物都不能单独生活,他的生存既会受到同种生物的影响,又会受到异种生物的影响。明确种群概念的含义通过个体和种群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种群不是个体的部分叠加。种群有它的特征,引入下面内容。问题探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种群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化,所以把握种群的数量特征很重要,比如我们经常在电视听到这样的内容:中国

3、人口某年有多少?大熊猫还剩多少只?蝗虫有多少只? 要统计这些个体数量该如何操作?对于大熊猫数量不是很多,我们可以逐个计数把它数出来, 但如果让你说出南草场草地上有多少蒲公英?在数量较大的情况下如何统计?请同学们看,在大家的桌上有一张发下来的纸,假设这副图代表一块面积为 100m2的草地。图中黑色圆点代表蒲公英,白色圆点代表其它植物。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这块草地上蒲公英的数量。请一位同学说一下他估算的结果,并说明他是如何进行估算的。教师点评学生的统计方法教师介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常用的科学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定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抽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算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

4、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计算该样方中个体数 注解:图中圆球为某个样方中的要测量个体数问题:该样方中要测量的个体数目是多少?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样方的大小样方的大小应该根据所调查对象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而定。样方的数量相对多一些较好,样方数量越多,统计的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取样方法没有确定的位置,要做到随机取样。介绍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如果在边缘处,计数时可以把左上相邻两边及夹角上及另一角上的计算在内,其余不计。学生各自采取方法估算学生表达自己的方法和结果。看课本总结探讨:样方发中,样方的大小、样方的多少、样方的取样原则、及样方边缘的计数

5、问题用样方法重新估算蒲公英的数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科学思维能力为用样方法实地调查种群密度作铺垫请学生回答估算结果。结论:实心球的应为计数的个体 布置课后完成探究活动。标志重捕法教师总结:用样方法估算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如果现在要调查草原上某一昆虫或袋鼠的密度,还能不能用样方法?教师介绍: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来讲,用另外的一种方法标志重捕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M:样地中标记个体总数,n 为重捕个体数,m 为重捕中标志个体数

6、,则该调查区种群数量 N=Mn/m根据重捕法的原理,看一个例子: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 1 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9 只鼠,第二次捕获 34 只,其中有标记的鼠 15 只,请运用数学方法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单位为只/公顷)教师总结:1 标志要牢固,不易脱落 2 不要太显眼,以防其被敌害捕食 3 标志物本身无毒,不要对其本身造成伤害。教师小结:以上我们介绍了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主要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学生思考回答:不能,因为他们会活动,不像植物那样固定在一个地方。用刚学过的方法进行估算让学生分析:标志重捕发中标志应注意什么?让学生掌握标志重捕法出生率 和死亡率同学们想想,对于

7、同一个种群,它的种群密度是恒定不变的吗?哪些因素会使种群密度发生变化?既然是一个种群,肯定会不断的产生一些新个体,同时也会有个体不断死亡,所以研究种群还必须了解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它也是种群数量的一个特征。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数目的比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数目的比率不同种群的出生率一样吗?出生率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呢?主要和生物的繁殖能力有关,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外界环境对生物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没有影响呢?教师举例点评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看课本、总结、思考、讨论,回答相关问题使学生了解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展示图片或视

8、频播放:沿海城市人口集中时的图片教师: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总结: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种群的一个特征征。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除了出生率和死亡率外,迁入和迁出也会影响到种群的密度。让学生认识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分布的空间特征如果一个种群中老年年个体所占比例多于幼年个体的比例会不会影响到种群的数量?一个种群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远大于雄性个体的比例会影响到种群的数量吗?接下来我们学习影响种群数量的另两个种群数量特征: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1 种群的年龄组成:

9、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分为下面三个类型:投影见课本图 43,组织学生观察。思考与讨论:图 43 中 A、B、C 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哪种类型的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2 性别比例: 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可能雌性多于雄性,也可能雄性多于雌性。引导学生举例性别比例的三种情况:雄性和雌性数量相当(人类);雄性多于雌性(社会性昆虫);雌性多于雄性(家养动物)。一般来讲,人工控制的种群,雌性多于雄性。想想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性别比例研究在农业上的应用。在农业上,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种群的雄性个体,使雌性个

10、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种群的密度明显降低。老师总结:迁入和迁出对我国人口影响不大,而增加死亡率是违法的,因此只能降低出生率。而大熊猫应该增加数量,同样迁入和迁出影响不大,因此可通过提高出生率,降学生观察,同时思考,看图分析表述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思考:预测未来人口的变化趋势与家养动物如牛、羊等动物的变化趋势主要影响因素一样吗?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低死亡率来解决,比如让它们进行无性繁殖,人工为它们抚育幼崽,降低死亡率教师总结:以上这些都是种群数量上的特征,种群除了数量上的特征以外,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一些特征,比如种群的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

11、生活空间的位置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片,和老师投影的几幅图片,说说这三个种群的空间特征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利用上述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分析:1 我国为什么要控制人口数量?2 对于大熊猫呢?看图试着描述使学生认同我国的计划 生育政策,及大熊猫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看图分析和表达能力,了解种群的空间特征。课堂总结组织学生总结种群的几个特征。并说明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而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控制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的未来变化。那么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种群数量会怎样变化呢?这就是

12、我们下一节的内容。总结种群的特征,回顾本节课所学种群特征回答。培养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评价通过做达标测试题检测做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四、知识结构(学生活动)研读课本,小组讨论并展示所绘关系图。(总结归纳)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1、特征描述: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够预测种群变化趋势的特征是年龄组成,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性别比例。2、关系图:看书说出种群的空间特征五、能力提升3.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不宜采用的做法是(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随机选取大小相等的若干块方形地块为样方C计算各样方内的平均值

13、 D样方内各年龄段植物均需统计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 4 km2 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 40 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 5 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B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加刺猬被捕获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 400 只km25.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发展趋势主要来自( )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年龄组成种群数量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预测方向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直接决定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D.人口男女性别比

14、例6.在南方茶园中,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诱饵能散发出类似于雌性害虫性外激素的气体,布下“爱情陷阱”,专等雄性昆虫撞来而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这种方法( ) A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B降低昆虫出生率 C增加昆虫死亡率 D改变昆虫年龄组成7.下列哪些情况不会导致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 ( )A种群处于稳定期 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 D种群迁出率超过迁入率8.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E、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 G、寄生生物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答案:1.B 2.D 3.A 4.D 5.A 6.A 7.A 8.ACH编写单位:辛集市第三中 主备人:焦炯 审核人:梁硕 审核领导:刘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