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试题及答案2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9207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试题及答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试题及答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试题及答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试题及答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试题及答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试题及答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试题及答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导干部普法用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5 小题,每小题 3 分)1、 (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当家作主C实现工农联盟 D无产阶级掌握政权2、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的经济秩序是通过 ( )来形成和维护的。A诚信 B道德C行政命令 D法治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大局”指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B政法工作C行业利益 D全省利益4、 ( )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原则。A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B坚持公平正义C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法为民,维护人民权益D坚持法治与

2、德治相结合5、国务院于 2004 年 3 月 22 日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提出:经过 ( )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A15 年 B10 年C20 年 D25 年6、我国法律规范体系有:宪法、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规、部委规章、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规章,浙江省人民政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 ) 。A行政法规 B地方法规C地方规章 D自治条例7、中共浙江省( )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 。A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 B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C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 D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8、深化政

3、治体制改革要以( )为目标。A政府职能转变B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C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 D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9、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是社会主义的生命。A.人民民主 B.国家民主C.党内民主 D.公平正义10、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政治协商纳入 ( )程序。 A.决策 B.执行 C.监督 D.执政11、 ( )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A.依政策执政 B.民主执政C.执政为民 D.依法执政12、司法体制改革要以 ( )为目标。A.服务大局 B.审判权独立C.保证司法公正 D 司法独立 13、 ( )居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首要位置,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特征。A.民主法

4、治 B.公平正义、诚信友爱C.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4、 (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 C.服务大局 D.以人为本 15、 (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A.服务大局 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 D.依法治国 二、判断题(15 小题,每小题 3 分)1、市、县党委要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行使地方立法权。 ( )2、党的政策在当前一些情况下可以代替法律作为审判的依据。 ( )3、由于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法依附于政治,并完全服务于政治。 ( )4、在民主的立法之下,法律的权威就是民主的权威,维护法律权威,就是维护人民民主,就是实现人

5、民民主。 ( )5、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独立地开展。( )6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 )7、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 ( )8、坚持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9、建设“法治浙江”是浙江省委从协调推进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我省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工作上的重大创新。( )10、建设“法治浙江”是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 ( )

6、11、新形势下,建设“法治浙江”的工作着力点是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法治保障。 ( )1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 )13 、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人民意志的表现,表现为国家意志。( )1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 )15、法治可以脱离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所提供的社会条件。 ( )三、案例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5 分)甲系某市林业局分管基建的副局长。2002 年

7、,该局兴建职工宿舍楼,某建筑公司经理乙多次找到甲,希望能承包该工程,甲表示可以考虑。同年 10 月 20 日,乙到甲办公室将 2 万元钱送给甲,甲拒收。但在随后谈话中说自己曾因儿子上学,借过甲的好友、另一建筑公司经理丙的 1 万元钱。乙当即表示愿意替甲还掉这笔钱,甲未置可否。10 月 22 日,乙送 1 万元钱给丙,丙问怎么回事,乙因和丙也是好友,就说清了原委,告诉丙:自己本是想为承包工程送钱给甲,但甲说曾借你 1 万元钱,暗示自己替他还了这笔钱。丙当即打电话给甲,称“甲局长何必这么客气,不用这么急着还钱” 。甲则说借钱当然要还,丙遂收下了这笔钱。2003 年 1 月 10 日,甲在局长办公会

8、上提议采用议标方式决定由谁承包宿舍楼工程,并在议标时力主由乙承包,使乙最终获得该工程的承包权。2004 年工程竣工后,为了感谢甲的帮忙,乙请甲及其情人丁(某歌舞厅从业人员)到海南旅游,在旅游途中,乙从工程赢利中取出 5 万元送给甲表示感谢,甲不收,乙当场就把钱给了坐在甲身边的丁,说:“你反正不是当官的,我送钱给你总没关系吧。 ”丁收下了钱,甲未表态。问:1、 甲由乙代还 1 万元借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A.受贿罪 B.视为向乙借款 C.不当得利 D.人情往来 2.、乙代甲还 1 万元借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A.助人为乐行为 B.民事赠予 C.行贿罪 D.借贷 3、对丙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A.行贿罪 B.受贿罪共犯 C.正当民事收回借款行为 D.不当得利 4、在海南甲、丁的行为如何认定?( )A.甲单独构成受贿罪 B.丁单独构成受贿罪 C.甲、丁构成受贿罪共犯 D.无罪 答案一、选择题1.B 2.D 3.A 4.C 5.B 6.C 7.B 8.C 9.A 10.A 11.D 12.C 13.A 14.A 15.C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案例题1.A 2.C 3.B 4.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