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9119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解文中句子含意的具体方法 文中重要的句子,往往指的是或有深层含义、或有比喻意义、或有言外之意、或有特殊意义的句子。这些句子本身,有简单的短句,也有复杂的长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效果,是把握文章整体内容的关键,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能力层级为B。 下面是理解文中句子含意的几种具体实用的方法: 1由词语而句子(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含意) 首先找到主要句子中要理解的关键词,将句子的理 解缩小到词语范围,再弄清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 最后根据关键词来理解句子。这些句子一般都不很 长,关键是其中个别词语用得别致,有特色,使整 个句子也显得非同一般。如第 3 题中理解句

2、子“个性 决定了尺度的面貌”这句话,首先要搞清楚“面貌” 的含义,在这里是比喻的说法,其实际意义应该是“ 标准” ,这样整个句子的含意也就很好理解了。 2由位置而句子(根据句子所处的位置,理解句子含意) 有些句子,所处的位置很独特,或在文章开头,往往有 总领下文之功;或在文章中间,可能担负着启上承下的 过渡任务;或在文末,概括总结全文,揭示某种意义。 对于这样的句子,一定要根据它的位置来分析,这样才 能准确把握其含意。如上文例 2 中第段中“尺度具有相 对性”这个句子位于段落的开头,自然就对这段话起到了 * * 考点 综述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在论述类文章阅读中常见的题型一般为选择题。 复

3、习 重点 1.明确“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内涵。 了解本考点的具体内容,为备考指明方向。 2.了解“重要句子的类型” 。注意从结构、 内涵、表达几个方面来关注文中重要的 句子。 3.掌握“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的含意”常见 的设问形式。明确考查形式,复习起来目 标更明确,事半功倍。 复习难点 1.阅读时学会抓住几种标志性的语句。 看准标志性句子,理解其不同作用, 就为理解句子含意打开了一扇窗子。 2.掌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 方法。结合上下文、抓住关键词、注 意结构与修辞、明确句子的位置,才 能准确理解句子的含意。 3.明确“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应 注意的问题。理解句子应坚持实事求

4、 是的原则,进行综合分析,方能得出 正确答案。 复习思路 复习本讲应充分利用好学之窗,广泛积累知识;仔细揣 摩典例精析,感悟方法;注 重参考备考锦囊,总结规律;充分利用习题,拓展应用能力。 一、重要句子的类型 “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 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 2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 句、总结句、过渡句,理解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 关键作用的句子。 3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 或引导性的语句。 4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5、5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 直接影响的语句。 此外,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 的句子。 二、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揭示段意。主要抓住段的起始句、终结句及结论性 的句子。 2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此类句子主要 是指在文章开头、结尾的结论性、概括性语句和段 落的中心句。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要抓住文章挈领性的、过渡性 的、总结性的语句以及区分段内层次的语句。 三、在阅读时,需要注意抓住的几类句子 1抓起始句。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 示、概括、转承和定调的作用。 2抓主旨句。阅读时要迅速从大量的扩展句和叙述句中找 到与文章主旨直接相关的句

6、子。 3. 抓衔接句。为了让语段层次连贯自然紧凑,作者常会用 转承句或转承词来帮助衔接。 4抓扣题句。有的句子紧扣全文中心,在语段中能起画龙 点睛的作用,句子含意深刻,促人深思。 5抓警策句。警策句是指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读后能给人以启迪的句子。它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提 炼、概括并进行逻辑推理的结果,领悟它的含意,有助 于提高认识能力。 6抓矛盾句。有些语段中的句子,如果单从字面上看似乎 自相矛盾,实则是作者复杂情感的寄托。 7抓点评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 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准确地抓住此类句子, 会帮助我们快速地接近文章的主旨。 8抓语气句。阅读语段时,有时

7、会碰到一些诸如反问、 设问、感叹以及一些故意的倒装句,阅读时注意区别、 体会这些语气句,就能很容易地探查出作者的意图。 9抓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写人叙事,更精妙 地传情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要运用一些修辞格, 使描写的对象形象化。 10抓煞尾句。语段中的煞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 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 四、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在考试中常见的设问 形式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意; (2)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3)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 例1 (2007?天津高考,选段)阅读下面技术跨越中的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近年来,技术跨越策略

8、也受到一些国际机构的重视。世界银行在其 19981999 年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中说,在知识成为战略性资产之日,正是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发展中国家遇到了迅速赶上发达国家的大好机遇。在电信领域,吉布提、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和卡塔尔等发展中国家直接采用新技术,它们跨越了金属导线和信号模拟阶段,实现了电信网络数字化。而先进工业化国家仍有半数电话网络使用高成本的落后技术。 1. 下列对“发展中国家遇到了迅速赶上发达国家的大好机遇”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发展中国家有着技术跨越发展的巨大空间。 B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可以向国际市场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9、。 C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直接采用新技术,实现技术跨越发展。D在知识成为战略性资产之日,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世界知识宝库,实现技术跨越发展。 . 思路分析 对于复杂语句的分析,可以引入语法的 分析, “发展中国家遇到了迅速赶上发达国家的大好机 遇”的主语是“发展中国家” ,谓语是“遇到” ,宾语 是“机遇” 。然后分析这些词语在文中代表的具体意思:“ 大好机遇”是指机会,一种追赶发达国家的机会。最后 分析四个选项表达的内容,B 项不是对“遇到大好机遇” 的理解,它只是陈述发展中国家在此机遇中实现迅速追 赶所采用的手段而已。 答案 B 例 2 (2009?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

10、字,完成 23题。 尺 度 彭 程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物、行为、事件,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有两个字是躲避不开的:尺度。几乎所有领域、一切事物,都因尺度的介入、参与而存在、运行,自足自立。 尺度具有相对性。在某个人群某种环境中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尺度,换一种背景来看,可能匪夷所思,莫名其妙。驰骋于想象王国的作家悲壮地叫喊“不创造毋宁死” ,而另一边,浸润了实证精神的科学家会奇怪,如此虚幻的勾当何以会让人付出整个身心。这时,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了。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的隔膜、误解乃至对抗,小到一个家庭中长幼之间的代沟,大到亨廷顿所说 的“文明的冲突” 。 尺度具有普遍性,但是也不时会有意外,仿

11、佛当今赛事频爆冷门。当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放弃巨额家族财产,因为它们妨碍了他的哲学思考。明代作家袁中郎辞去苏州行政长官之职,因为他的趣味是无羁无绊,与山水相唱和。这些人当然是常人眼里的“另类” ,但你不能说他们没有尺度。也许梭罗概括得最到位:“如果谁没有跟随队伍的步伐,很可能因为他听到了另一种鼓点。 ”他们对传 统的尺度不以为然,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标高。越是杰出者就越勇于冲破流俗,因为他们的目力更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更能窥见大美所在。相比人云亦云者,他们更乐于自己决定怎样迈步。 这就接近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尺度的核心是个性。或者说,个性决定了尺度的面貌。一条因果之链连接了二者。而所谓个性,不过是源自

12、对生活的独特领悟和由此而生的特异的行为姿态。在常人难以理解之处,特立独行者凭借自己的尺度成就了不寻常的人生。 越是在这个复制的时代,独特的个性就越显得重要。而个性的极致是与尺度的臻于极致互为表里的。然而我们看到的情形却不容乐观,众多的生命样式都仿佛在一个模子里铸成,更令人忧虑的是人们对此每每视而不见。据说随着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人除了得享长寿外,甚至可以定制自己的器官形体,你大可选择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这当然令人雀跃,但为什么很少听人谈及要为自己选择独特的生存尺度呢?为什么不努力将尺度设定得更合理、更美好、更杰出呢? 2第二段中提到“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 了” ,作者为什么这样

13、说? 答:_ 思路分析 本题作答时首先要注意需要理解的句子在文本中所在的位置,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尺度为什么会出现不同,二是为什么说尺度的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题中的这句话是比喻句,我们可以找到本体(尺度之不同)、喻体(墙垣)、相似点(起阻碍作用),重点分析相似点。 “墙垣”是起阻碍作用的,那“尺度之不同”也应当具有阻碍作用的,然后联系文章第二段的最后一句即可作答。 参考答案 尺度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评判就不同,因此造成了隔膜、误解甚至对抗,像墙一样,阻碍人们的交流。 3结合本文,举例阐述你对“个性决定了尺度的面 貌”这句话的理解。 答:_ 思路分析 作答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语:“结 合本文” ,是要求学生从文本整体角度出发考虑;“举例 阐述” ,是要求考生必须援引文本中的材料加以说明;“ 对话的理解” ,是要求考生必须先阐述这句话的内涵 是什么。在组织答案时,需要考虑几个问题:为什么说个 性决定了尺度的面貌,文本中哪些事例是证明这一观点的, 为什么你这么认为。 参考答案 决定“尺度”的关键因素是人的个性。个性不同,由此产生的标准(尺度)也不同。维特根斯坦和袁中郎等人的“尺度”异于常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个性独特,人生目标与众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