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1-5错解分析第4-5章修改稿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9011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必修1-5错解分析第4-5章修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中数学必修1-5错解分析第4-5章修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中数学必修1-5错解分析第4-5章修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中数学必修1-5错解分析第4-5章修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中数学必修1-5错解分析第4-5章修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必修1-5错解分析第4-5章修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必修1-5错解分析第4-5章修改稿(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数列数列数列数列4.14.1 等差数列的通项与求和等差数列的通项与求和 一、知识导学一、知识导学 1.数列:按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2.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 1 项(或 首项),第 2 项,第 n 项,. 3.通项公式:一般地,如果数列an的第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 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4. 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叫做有穷数列. 5. 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做无穷数列 6.数列的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的第一项(或前几项)及相邻两项(或几项)间关 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则这

2、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 一种重要方法,其关健是先求出 a1,a2,然后用递推关系逐一写出数列中的项. 7.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所得的差都等 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 用表示 8.等差中项:如果,这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那么我们把2ba 叫做和的等差中项 2ba 二、疑难知识导析二、疑难知识导析 1.数列的概念应注意几点:(1)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的次序排列的,如果组成的数相 同而排列次序不同,则就是不同的数列;(2)同一数列中可以出现多个相同的数;(3) 数列看做一个定义域为

3、正整数集或其有限子集(1,2,3,n)的函数. 2.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通常不是唯一的.3.数列an的前 n 项的和 Sn与 an 之间的关系:若 a1适 ).2(),1(11 nSSnSannn合 an(n2),则不用分段形式表示,切不可不求 a1而直接求 an.na4.从函数的角度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a1+(n-1)d=dn+ a1-d, an是关于 n 的一次式;从图像上看,表示等差数列的各点(n,)均匀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由两点确定na一条直线的性质,不难得出,任两项可以确定一个等差数列. 5、对等差数列的前 n 项之和公式的理解:等差数列的前 n 项之和公式可变形为,若令 A

4、,Ba1,则An2+Bn.ndandSn)2(2122d 2dnS6、在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时,如已知,a1,an,d,n 中任意三个,可求其余两个。nS三、经典例题导讲三、经典例题导讲例 1已知数列 1,4,7,10,3n+7,其中后一项比前一项大 3.(1)指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2)指出 1+4+(3n5)是该数列的前几项之和.错解:(1)an=3n+7;(2) 1+4+(3n5)是该数列的前 n 项之和.错因:误把最后一项(含 n 的代数式)看成了数列的通项.(1)若令 n=1,a1=101,显然3n+7 不是它的通项.正解:(1)an=3n2;(2) 1+4+(3n5)是该数列的前 n

5、1 项的和.例 2 已知数列的前n项之和为 nannSn2212nnSn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a错解错解: 34) 1() 1(2222nnnnnan nnnnnan21) 1() 1(122错因:在对数列概念的理解上,仅注意了 anSnSn-1与的关系,没注意 a1=S1.正解正解: 当时,1n111 Sa当时,2n34) 1() 1(2222nnnnnan经检验 时 也适合,1n11a34 nan当时,1n311 Sa当时,2nnnnnnan21) 1() 1(122 nan23 )2() 1( nn例 3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 n 项之和记为 Sn,S10=10 ,S30=70,则 S40等

6、于 na。错解错解:S30= S102d. d30, S40= S30+d =100.错因:将等差数列中 Sm, S2m Sm, S3m S2m成等差数列误解为 Sm, S2m, S3m成等差数列.正解正解:由题意:得 7022930301029101011dada152,521da代入得 S40 。1204023940401da例 4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为 Sn、Tn.若求; na nb),(27417Nnnn TSnn77 ba错解错解:因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 n 的一次函数,故由题意令 an=7n+1;bn=4n+27.1110 277417777ba错因:误认为nn TSnn

7、 ba正解正解:7992 2713411371313777777TS bbaa ba例 5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255n,求数列的前 n 项和; na|na错解:错解:由 an0 得 n5前 5 项为非负,从第 6 项起为负, naSn=a1+a2+a3+a4+a5=50(n5)当 n6 时,Sn=a6+a7+a8+an2)5)(520(nnSn= 6,2)5)(520(5,50nnnn错因:一、把 n5 理解为 n=5,二、把“前 n 项和”误认为“从 n6 起”的和.正解正解: 6,502)5)(520(5,2)545(nnnnnn例 6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 10 项的和是 3

8、10,前 20 项的和是 1220,由此可以确定求其前项和的公式吗?n解:解:理由如下:由题设: 31010S122020S得: 122019020310451011 dada 641 da nnnnnSn2362) 1(4例 7已知: () (1) 问前多少项之和为n na12lg10243010. 02lg Nn最 大?(2)前多少项之和的绝对值最小?解:解:(1) 02lg102402lg)1 (10241nanann3403340112lg1024 2lg1024nn3402n(2) 0)2lg(2) 1(1024nnnSn当近于 0 时其和绝对值最小nnSS或0令: 即 1024+0

9、nS0)2lg(2) 1(nn得:99.680412lg2048n Nn6805n例 8项数是的等差数列,中间两项为是方程的两根,求证n21nnaa 和02qpxx此数列的和是方程 的根。 nS20)lg(lglg)lg(lglg2222pnxpnx()02nS证明:证明:依题意 paann1 paaaannn121npaanSn n2)(221 20)lg(lglg)lg(lglg2222pnxpnx (获证) 。 0)lg(lg2npxnSnpx2四、典型习题导练四、典型习题导练1已知,求及。n nnSaa2311且nanS2设,求证:。) 1(433221nnanL2) 1( 2) 1(

10、2nannn3.求和: nLL3211 3211 21114.求和: )12()34()9798()99100(22222222L5.已知依次成等差数列,求证:依次成等差数列.cba,abcacbbca222,6.在等差数列中, ,则 ( ) 。 na40135 aa1098aaaA72 B60 C48 D367. 已知是等差数列,且满足,则等于_。 na)(,nmmananmnma8.已知数列成等差数列,且,求的值。 21na713,61153aa8a4.24.2 等比数列的通项与求和等比数列的通项与求和 一、知识导学一、知识导学 1. 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

11、一项的比都等于 同 一 个 常 数,那 么 这 个 数 列 就 叫 做 等 比 数 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 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表示 2. 等比中项:若,成等比数列,则称 为 和 的等比中项3.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 1(11)1 () 1(111qqqaa qqaqanSnn n二、疑难知识导析二、疑难知识导析 1.由于等比数列的每一项都可能作分母,故每一项均不为 0,因此 q 也不为 0. 2.对于公比 q,要注意它是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防止把相邻两项的比的次序颠倒. 3.“从第 2 项起”是因为首项没有“前一项”,同时应注意如果一个数列不是从第 2 项起,而是从第 3 项

12、或第 4 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是同一个常数,此数列不是等比 数列,这时可以说此数列从. 第 2 项或第 3 项起是一个等比数列. 4.在已知等比数列的 a1和 q 的前提下,利用通项公式 an=a1qn-1,可求出等比数列中的 任一项. 5.在已知等比数列中任意两项的前提下,使用 an=amqn-m可求等比数列中任意一项.6.等比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n=a1qn-1可改写为.当 q0,且 q1 时,n nqqaa1y=qx是一个指数函数,而是一个不为 0 的常数与指数函数的积,因此等比数xqqay1列an的图象是函数的图象上的一群孤立的点.xqqay17在解决等比数列问题时,如已知,a

13、1,an,d,n 中任意三个,可求其余两个。nS三、经典例题导讲三、经典例题导讲 例例 11 已知数列的前 n 项之和 Sn=aqn(为非零常数) ,则为( ) 。 naqqa, 1, 0 naA.等差数列 B.等比数列 C.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D.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错解错解:) 1(1 11 qaqaqaqSSannn nnnQ) 1(1 1 qaqSSan nnn(常数)qaann1为等比数列,即 B。 na错因:忽略了中隐含条件 n1.1nnnSSa正解正解:当 n1 时,a1=S1aq;当 n1 时,) 1(1 1 qaqSSan nnn(常数)qaann1但qqaa

14、112Q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选 C。 na 例例 22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记为 Sn,S10=10 ,S30=70,则 S40等于. na错解错解:S30= S10q 2. q 27,q, S40= S30q =.7770错因:是将等比数列中 Sm, S2m Sm, S3m S2m成等比数列误解为 Sm, S2m, S3m成等比数列.正解正解:由题意:得, 701)1 (101)1 (30 110 1qqaqqa)(3210110101舍去或qqqaS40=.20011401)(qqa 例例 33 求和:a+a2+a3+an.错解错解: a+a2+a3+an.aan 11错因:是(1)数列an不一定是等比数列,不能直接套用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2)用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应讨论 q 是否等于 1.正解正解:当 a0 时,a+a2+a3+an0;当 a1 时,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