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零班测试五(2012年12月14日)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8730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零班测试五(2012年12月14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零班测试五(2012年12月14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零班测试五(2012年12月14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零班测试五(2012年12月14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零班测试五(2012年12月14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零班测试五(2012年12月14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零班测试五(2012年12月14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级高二年级历史测试卷(五)11864 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 ,欧洲诸帮“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 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 。这一“变局论”: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2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 不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A否定了封建土

2、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17001830 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 1 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 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以鸦片换取白银 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 D以白银换取棉布 51889 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如下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A节约生产成本 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 D与洋商争利 61873-1910 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7郑观

3、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 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的有利条件是: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 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 8某市历史工作者在市南面朱家发现一太平天国时期的宣传标语:“天京天兵威如猛虎, 汉口胡儿(胡儿:指满洲贵族)拜如寒鸡。 ”依据史实判断,这一标语应出现于: A.北伐军北上进攻汉口时 B.太平军东征进攻南京时 C.赖汉英率军西征时 D.石达开指挥湖口大捷时 9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

4、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 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10至 20 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 1119 世纪 30 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 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 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 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

5、的要求 12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 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1319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早期阶段。下列关于该阶段工业资金来 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军事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官办民用企业 B民用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政府 C军事工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 D民用工业的资金来自政府和民间 14.南京条约中的“五口” ,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 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 择: A

6、.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15.从下列材料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不包括:年代中国商品 出口总额英国商品 入口总额鸦片走私总额1821 年14757132 元13693213 元225780 元 1833 年17814260 元10119655 元12185100 元 A.1821 年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 B.1833 年中英贸易中白银流向中国 C.1833 年英国对华正常贸易是入超 D.1833 年鸦片贸易额较 1821 年激增 16.1880 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

7、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 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 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开设工厂 协定关税 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 A. B. C. D. 17.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 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 力。 ”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18.(帝国的回忆记载)法国公使葛罗现在非常希望游览长城7 月 11 日早

8、上 7 点钟, 这位公使在一群秘书和随员的簇拥下,登上了“普雷吉特”号小汽轮。黄昏时,这艘三帆 快速护卫舰到达长城附近。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19.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下列两部著作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抵御外来侵略 C.与外国正常交往 D.发展资本主义 20.阅读以下当时人们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 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 ;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 为有用之书”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

9、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21.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了它新的特征。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种 新特征的是: A.创立拜上帝教 B.反对西方国家的侵略 C.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22.某中学高三文科班围绕“如何看待太平天国利用宗教组织农民起义”的问题举行了一次 课堂讨论,有同学将讨论情况进行了记录整理。其中对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 关系有四种看法,正确的是: A.教义一致 B.改造利用 C.继承发扬 D.完全不同 23.太平天国运动是进入近代后中国人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抗斗争。下面典型地反映其斗 争性质的文件是:24.“太平世界男女同权应科举

10、,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 ”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 新考时撰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 B.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 C.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 D.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 25.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的研讨课上,四个同学都赞成“太平天国运 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观点,并说出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C.丙同学: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D.丁同学

11、: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6、(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鸦片烟)来自英吉利,洋人严禁其国人吸食而专诱他国,以耗其 财,弱其人。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 材料二:材料二:初,鸦片烟在康熙初以药材纳税。乾隆三十年(1765 年)以前,每年多 不过二百箱。及嘉庆元年(1796 年)因嗜者日众,始禁其入。嘉庆末,每年私鬻至三、 四千箱。道光六年(1826 年)“设巡船之后,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 (每年二万箱)”。到 1837 年,鸦片走私“遂至四、五万箱矣”。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 材料三:材料三:林则徐(1838 年 12 月奉命赴广东查禁

12、鸦片。次年 3 月,到广东,严拿 烟贩,惩办受赌官弁。)同时传谕外商“勒限是缴”鸦片。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眼 见抗拒不成,只得缴出鸦片二万余箱, “自行递禀求收”。林则徐“在虎门毁化烟土”。 当时有前往观看的洋人撰文“以纪其事,大意谓天朝法令,足服人心”。 “迨后各国 来船。皆已绝无鸦片,惟英逆不遵法度,且肆鸱张,是以特奉谕旨,断其贸易。 ” 引自林则徐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 材料四:材料四:义律(被追缴烟的同时)报告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称:中国政府禁烟 “乃是陛下政府对于过去所受一切损失取得补偿的最好理由”,也是扩大对华贸易“最有希望的机会”。中国“强追缴出英国人的财产(注:指鸦片)就是一种侵略

13、”, “应 该使用足够的武力”,对中国进行“迅速而沉重的打击”。 引自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1)就材料一、二来说,你认为鸦片烟毒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分)(2)就材料三、四所提供的情况,扼要回答义律是如何一面破坏禁烟,一面为 武装侵华制造借口的?(6 分)(3)学术界有“鸦片改变了中国”的论断。请你运用本题提供的全部材料,结 合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概述这一论断的主要历史依据。(8 分)27、 (3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1792 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 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

14、,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利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摘编自清史编年等材料二:材料二: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材料三:材料三:18 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 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 年天津开埠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