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06-07年第2学期(附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7144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06-07年第2学期(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06-07年第2学期(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06-07年第2学期(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06-07年第2学期(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06-07年第2学期(附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20072006-2007 学年第二学期学年第二学期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期末试卷期末试卷 B B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0 分)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A ) A.诗经 B.楚辞 C.山海经 D.汉乐府诗 称潮州为“海滨邹鲁”的是( B )A. 韩愈 B.陈尧佐 C.苏轼 D.饶宗颐 3我国古代第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是 ( C ) 王维 谢灵运 陶渊明 王粲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诗句中“白”是指( B ) 白居易 李白 白朴 白行简 诗歌风格为“沉郁顿挫”的诗人是( A ) 杜甫 刘禹锡 杜牧 李商隐 中唐时期面对文坛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等人大力倡导了( D

2、) 道学体 新乐府运动 复古运动 古文运动 被名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文学家是指( B ) 欧阳修 韩愈 苏轼 柳宗元 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柳三变”是指( A ) 柳永 柳公权 柳开 柳宗元 下列( A )的词奏响了宋词的最强音,表现出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 辛弃疾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 ) 狂人日记 孔乙己 药 阿传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每空分,共分) .诗经的主要内容有 风 雅 颂 三个部分。 .杜甫的诗歌被称为“ 诗史 ” 。 唐宋八大家中有“三苏”之称的三位文学家是 苏洵 苏轼 苏辙 。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3、。 ”之佳句。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有“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之句。.杜甫月夜中有“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 ”之佳句。 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分,共 1分) 1.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累累白骨曝露于荒野,千里之际不见人烟。百姓百人只余一个,想到这里摧断人肠。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君没有看到黄河之水从天上一路奔腾下来,流向海中不复回去。君没有看到高堂对镜,白发悲现,仿佛早晨黑发到了黄昏就霜染白发那么短暂。3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4、。六朝留下的文物已草蔽连空,只有这淡远的天空和飘忽的白云依旧古今相同。4.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深恨此身不是我能拥有主宰,什么时候我能够忘记世间的纷扰。5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任他精美的妆奁沾满灰尘,阳光照到帘钩。人生最怕离别的苦痛,许多心事想说又不能说,难以道尽。四、简答题四、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简述简述诗经诗经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由于诗歌的性 质不同,其描述的内容也相应有所不同。 颂诗主要是周颂 ,这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产生于西周初期。除

5、了单纯歌颂祖先功德而外,还有一部分于春夏之际向神祈求丰年或秋冬之 际酬谢神的乐歌,反映了周民族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和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 雅主要 是主要包括周民族的史诗,还有一部分是士大夫写的反映社会内容的诗。 风主要包括一些地 方性的民谣,如表现生活气息的婚姻、爱情诗(5 分) 。具体地说, 诗经的特色和影响,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 诗经也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 向。 第二, 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 经验。 第三,与上述第二项相联系, 诗经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 (1 分)

6、第四, 诗经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感情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表现个人的 失意、从军中的厌战思乡之情,乃至男女爱情,一般没有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 (1 分) 第五,从表现手法上来看,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总而言之, 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 (1 分) 比较婉约派与豪放派词的异同。比较婉约派与豪放派词的异同。 婉约派词的特点:题材上以男女情事、伤春怨别为主(1 分) ,体格风调上以柔婉低调缠绵往复 为极致, (1 分)常常通过情景交炼的幽狭境界含

7、蓄曲折地表达心灵深处微妙的情思(1 分) ,结 构缜密而绮丽,具有一种阴柔之美(1 分) 。宋朝婉约派词人以柳永和李清照为代表 ,有晏殊、 欧阳修、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等(1 分) 。 豪放派词的特点:气度超拔,不受约束,主要是题材上纵意抒写打破“艳科”的藩篱,无事不可 入,无意不可言;气象恢弘,风格雄放,笔力劲健(1 分) ;喜用诗文的手段及句法字法写词,语 词宏富,用典亦较多;以言志抒怀为目的,表达豪放、旷达(1 分) 。宋代词人中,豪放派以苏轼、 辛弃疾为代表,贺铸、陈与义、张元干、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陈亮、陆游、刘过等人(1 分) 。 3.3.简要分析鲁迅小说简要分析鲁迅小说伤逝伤

8、逝中子君与涓生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中子君与涓生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答:五四运动的口号是提倡个性解放,但在整个社会大的环境没有成熟的情况下,个性解尤其 是女性的解放是不可能成功。 (5 分)另一方面子君和涓生自己的性格弱点,如子君沉湎于日常 的琐碎,涓生的逃避对爱的理解的匮乏,也是导致他们爱情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 (5 分) 五、论述题五、论述题 1 1试论鲁迅的文学主张,并说明其思想价值。试论鲁迅的文学主张,并说明其思想价值。 (1010 分)分) 答: 鲁迅不仅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个思想家。在鲁迅笔下,这种国民劣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 个方面:首先,表现在鲁迅对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作了入木三分

9、的揭露。狂人日记是这方面 的典型。奴隶性格是鲁迅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产物, 中国的历史不过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奴隶的性格 造成了这种奴隶的命运。阿 Q 正是这种奴隶性格的集大成者。他妄自尊大,排斥异端,自轻自贱, 自欺欺人,卑怯安命,仗势凌人。揭露民众愚昧麻木的灵魂是鲁迅疗救社会重塑民族性格的第三 剂灵药。在鲁迅的作品中,民众的愚昧与麻木令人触目惊心。祝福中的祥林嫂竟愚昧地相信 捐门槛能改变自己受压迫的命运。而作为社会群体像出现的看客,则显示了国民的冷酷而麻木的 精神状态,阿 Q、祥林嫂、孔乙己从这些愚昧者的自生自灭

10、的悲剧中,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 势力在我们心中是多么的根深蒂固,对我们的摧残是多么惨无人道。长此以往,等待我们民族的 只有灭亡。(5 分)思想价值:鲁迅小说的启蒙主义思想。鲁迅小说首先注意的是人的精神,是“愚弱的国民性” ,是病态社会中的不幸人们。所谓“不幸” ,主要指人们身受惨重的压迫而不觉悟,不思为改变 命运而抗争,反而苟活着,甚至庆幸暂时做稳了奴隶。诸如孔乙己的深受科举之毒,华老栓的 愚昧麻木,闰土的屈服于命运,阿 Q 的“精神胜利法” ,祥林嫂的坚守礼教等等。鲁迅小说的现 实主义精神。鲁迅小说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瞒不骗,十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 运动后,这一时期里中国社会现实的

11、某些重要方面:最先觉醒的革命者在寂寞中死去,自己的 血做了愚昧群众的送命药(药 ) ;一心坚守封建礼教的妇女,却正被礼教所吞噬(祝福 ) 等等。鲁迅在真实、冷静地描写血淋淋的人生时,溶进了他的感受和思考,提出了许多重大的 社会问题,如礼教吃人、群众的启蒙、国民性的改造、知识分子的悲剧性格、辛亥革命的失败 原因等,都直接关系到中国革命的紧要问题。这是鲁迅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的根本原因。鲁 迅小说的时代特征。鲁迅小说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时代,它的“忧愤深广”的情绪具有极鲜明的 时代特征,是时代情绪的表现。通过鲁迅小说可以看到当时的时代: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已 经觉悟,不少人已经献出了生命,但旧势力仍然

12、十分强大,广大群众还非常愚昧麻木,新的道 路正等待着革命者去探索。 2.“2.“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此语出自何书?简介此书的主,此语出自何书?简介此书的主 要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并简要分析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要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并简要分析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1515 分)分) 答:思想内容:红楼梦以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在贾府这一世代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 程中,写出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许多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 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历史宿命。这里面包含了曹雪芹自身的

13、家族和个人背景, 以及他对人生的认识。 (5 分) 艺术成就: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展示了一个多重层次、又互相融合的悲剧世 界。 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塑造出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有名姓的人物就多达四百八十多人,其中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几十个 人。而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则成为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 红楼梦完全改变了过 去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作者把王熙凤放在广阔的社 会联系中,从各个生活侧面给予反复渲染,随着情节的发展,构成她性格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完 整性高度统一的性格整体,达到了典型化的高度。

14、 (5 分) 主要人物形象: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 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 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 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 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薛宝钗: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 于“仕途经济” ,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 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 ,在贾母、王 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 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