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中名词修饰语排序规则的认知学分析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6468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语法中名词修饰语排序规则的认知学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英语语法中名词修饰语排序规则的认知学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英语语法中名词修饰语排序规则的认知学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英语语法中名词修饰语排序规则的认知学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英语语法中名词修饰语排序规则的认知学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语语法中名词修饰语排序规则的认知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语法中名词修饰语排序规则的认知学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语法中名词修饰语排序规则的认知学分析英语语法中名词修饰语排序规则的认知学分析摘 要: 对英语名词修饰语排序规则进行了认知学分析,认为英语名词修饰语的排序规则是符合认知规则的,可以从认知学的角度对英语名词修饰语排序规则的语法现象进行解释,其分析结果有益于英语语法的教学实践。 中国论文网 http:/ 名词修饰语 排序规则 认知学 一、前言 英语句子中可以修饰名词的有形容词、名词或名词所有格、动词不定式、分词及其短语、动名词及其短语、代词、数词、介词短语等,用于说明该名词代表的事物的特征1。为了清楚界定某个名词代表的事物的特征,一个名词中心词可以有多个修饰成分。例如,承担此任务的形容词就可分别

2、用于:表示人们观点、表示形状、表示年龄和时代、表示颜色、表示国籍和地区、表示材料等。多个名词修饰语同时修饰一个名词,就有修饰语排序问题。关于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形容词修饰同一名词的排序,一般语法书籍都有讲解,如朗文英语语法描述为:品质尺寸新旧样式颜色产地过去分词,但仅限于指出应该如何排序,没有对排序规则作出解释。目前大多数语法书籍都是这样罗列语法规则的,这使英语语法的教与学都成了非常枯燥的工作:规则陈列式的讲授与囫囵吞枣式的机械记忆降低了英语语法学习的效率,使英语语法在英语习得中未能占据应有的地位。即使有人总结了排序规律,采用巧妙的方式来帮助记忆规则,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为什么是这样的排序”的问题

3、。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当前的英语语法的研究范式仍由描写性语法占据统治地位。 英语语法研究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完全盲从拉丁文法、规定性语法(重视的是语言的使用规范,即只有符合该语言外壳的才是规范的英语)、描写性语法2,研究对象从语言表象、浅、易的语言外壳逐渐推进到深层次的语言内核。描写性语法注重语言的静态的形式化描写,重视语言的共时使用规律的研究: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某一语言现象只要是符合大多数人的表达习惯,就是合理的3。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从认知角度来研究人类语法形式的形成过程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提出了解释性语法的概念。解释性语法侧重语法现象的语义和语用分析,认为语言结构和认

4、知过程是并存的,语言使用要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并与人类心理发生关系3。人类语言是认知的外部表现形式,人类的认知规律必然由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无论语法单位多么复杂,它都是一个“事先包装好了的组合体”,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说成是“习惯”或“自动化”,即人的认知在语言中的自动体现。语法现象就是语言使用者已经彻底掌握了的,可全凭自己的思维能运用自如的,各语言单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语言外壳结构4。解释性语法使探讨人类共同语法的视角从物化的语言表象转向人的认知和思维,从对语法现象的归纳总结转移到发现反映人类语言发展共同规律、制约语法现象的深层机理,从而建立起更为全面、合理的语法理论模型以认知为基础的语法学。 人

5、类思维和认知总的来说是相通的,人类总的认知模式是一样的,共同的认知模式决定了人类语言在语言形式上也存在共性。研究人的认知在语法中的体现,同时为语法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套崭新的理论模式和方法论,对于语法的教与学意义深远3。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名词修饰语的排序,是把名词修饰语排序这种语法结构同人的意识、心理联系起来,寻求从认知角度出发对语法结构的合理解释。我们可以从解析人类的认知规律入手,找到相对固定的语言形式与人的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运用人的认知和思维对语法现象进行解释的目的,使以往的语法规则陈列式教学升华到语法现象的解释性教学。通过解释规则,便于理解规则,更重要的是利于应用规则。 二、认知

6、规则 人类的认知包括三个过程:感性认知、理性认知和实践检验,由此构成了人类总的认知框架:人类的认知总是从实践开始,从实践中获取感性认知,然后这种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最后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获取更多的认知。感性认知获得的是关于事物表象的、外在的一些性质的认识,能首先被人的感觉器官所认识,事物的这些外在性质经过人的理性思维、分析、综合,逐步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的性质,这就是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的过程。认知的这三个过程受制于一个总的认知原则:定性分析应优先于定量分析3,即人类对事物的定性分析是对事物总的、宏观的认识,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感性认识,是通过简单的、直接的对现象的观察得到的观

7、点,认识的层次比较低,难度也小。定性分析优先于定量分析的认知原则实际上也是从现象再到本质的过程。 刘冰泉等将总的认知框架具体化,总结出十个细节化的认知规则,即人类对事物性质的认知顺序总是先简单后复杂,先低级后高级,先易后难,先具体后抽象,先外后内,先直接后间接,先现象后本质,先宏观后微观,先信息量少后信息量大,先总的、一般性的、普遍性的,后具体的、特殊的3。其中先易后难和先信息量少后信息量大是认知规则的两大代表类型,最易感知、最易理解的事物性质最先进入人的认知系统,形成知识,认知的规则在包括名词修饰语的排序规则在内的语法中反映出来。 三、事物性质(特征)分类及认知的顺序 事物的性质(特征)总体

8、上可分为外在性质和内在性质。 外在性质包括:大小(长短、高矮等)、形状(样式)、颜色、新旧等。外在性质往往是通过感性认识来了解。从信息量来比较,有关事物的颜色、形状方面的信息要比有关事物的大小、新旧方面的信息要多得多;从认知的难易程度来比较,认知事物的大小、新旧、形状、颜色的难度依次增加。 内在性质包括:质地(材质)、产地、用途等。质地(材质)有时可以通过感知(看、摸)就可以了解,有时需要查询才能了解;而产地等内在性质则必须经过人的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这一高度,经过人的查证才可能知道;用途这一内在性质则属于实践检验阶段。 名词修饰语排序的语法规则,往往符合先外后内、先定性分析后定量分析、先信息量

9、少后信息量大和先易后难这几个认知规则。 四、名词修饰语排序语法规则的认知学分析 本文引用例句主要来自大学英语语法讲座与测试)5,后文不再一一注明。 1.大小+形状 a small round table smallround 体现的是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同样是桌子的外在性质,判断一张桌子的大小比判断它的形状要容易得多,同时也体现了先信息量少后信息量大的认知规律。 2.大小(长短、高低、形状)+颜色;年龄(新旧)+颜色 a tall white building a new pink blouse tallwhite 和 newpink 的排列顺序体现的是从信息量少到信息量大的认知规律,有关事物

10、的颜色方面的信息要比有关事物的高矮、新旧方面的信息要多得多。 3.多个同类名词修饰语读音短的在前,读音长的在后 a red,blue,and white flag the shy evasive untrustworthy smile 这两个例子中,修饰中心名词的几个修饰语是属于对事物同一类型性质进行界定的形容词,从形式上看,redbluewhite 和 shyevasiveuntrustworthy 的排列顺序是,同类形容词读音短的在前,读音长的在后,体现的则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认知过程:这些单词的拼写和拼读的难易程度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从省力到不省力。这些形容词往往属于同一类,

11、例如 red,blue,white 同属于表示颜色的形容词,shy,evasive,untrustworthy 同属于表示特性的形容词。 4.大小、形状、年龄、颜色+国籍(地区、出处) a beautiful large green Chinese carpet beautiful 属于定性分析,beautifullargegreenChinese 的顺序首先体现了定性分析优于定量分析的认知原则,即总的、普通性、一般性的、宏观在先的原则;如前所述,largegreen 的排列顺序体现的是信息量少到信息量大的认知规律;Chinese 这一从属关系则需要人的认识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因为地毯到

12、底是哪个国家的,必须经过人的认真的询问才能知道。 5.定性+材料(物质)形容词或名词 a useful oblong tin box useful 属于定性分析,因为一个事物是否有用,是不能用数字来表达的;oblong 是表示形状的名词,应该属于定量分析的范畴,usefuloblong 的排列顺序体现了定性分析优于定量分析的原则;tin 是表示材质的名词,从 useful 到 oblong 再到 tin 的排列顺序体现了人的另一认知规则,即从事物的外在性质到内在性质的认知。 6.其它词+用途、类别形容词、名词或现在分词 a plastic garden chair plasticgarden

13、的排序体现了从易到难的认知过程,椅子是不是由塑料做的,可以通过肉眼或经过触摸就可以知道,而椅子是不是一把花园椅(用途),则要通过人的综合分析(如:研究它的形状)或是经过人的查证才可能知道的。 7.其它词+用作形容词的名词 the clear blue morning sky clear 属于定性范畴,clearblue 的排列体现了定性分析优于定量分析的认知原则;blue,morning 同属于定量分析,但判定一个物体的颜色要比判定时间容易得多,所以bluemorning 的排序体现了认知由易而难的过程。 8.其它词、国籍(出处)+颜色等 the delicious French red wi

14、ne delicious 属于定性分析,所以定性分析必须优先,体现了总的、普通性、一般性的、宏观在先的原则;French 这一从属关系则需要人的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经过人的查证才可能知道;red wine 则属于事物的内在本质,该酒的种类是红酒,不是白酒,也不是红色的酒。9.出处+过去分词 a Chinese made coat Chinesemade 的排列体现的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易到难的认知过程。 10.现在分词+出处 a fast-running Chinese sports car fast-runningChinesesports 的排序体现了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再到实践检验的

15、认知过程。fast-running 属于感性认知,人们可以通过视觉能感觉得到的;Chinese 这一从属关系需要人的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经过人的查证才可能知道;sports(是指车的最终用途)属于实践阶段,这也是认知的最后的一个阶段。 11.动名词紧放在名词之前 audio-visual teaching aids audio-visualteaching 的排序体现了从总的、普通性、一般性的到具体的、特殊的认知过程。audio-visual 属于总的、普通性、一般性的认知,属于定性分析,teaching 指的是辅助设备的最终用途,属于实践检验阶段的问题。 五、结语 英语名词修饰语的排序规则在语法书籍里,它只是一个结果,发掘这个结果的过程被抽去了,但它仍然可以反映制约产生的是此结果而非彼结果的内在规律,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名词修饰语排序规则,就是重现发掘过程,这个重现过程有助于理解仅以结果形式出现的语法规则。我们对英语名词修饰语排序规则进行了认知学分析,排序规则是符合认知规则的,可以用认知规则很好地解释英语名词修饰语排序规则的语法现象,对语法教与学的实践大有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