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02-03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6356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02-03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02-03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02-03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02-03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02-03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02-03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02-03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沈阳二中辽宁沈阳二中 02-03 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命题人:刘亚楠 第第卷卷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1-8 题每题题每题 3 分,分,9 题题 4 分,共分,共 28 分)分) 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寥(lio)廓 塑(s)造 踟蹰(ch ch) 青 荇(xng) B 罗 绮 (q) 胚(pi)芽 葳蕤(wi ru) 豹 螭 ( ch ) C 坎 坷 (k) 伶俜(tng) 侘傺(ch ch) 芰 ( zh)荷 D 剽(pio)悍 愆(qin)期 薜荔( b l ) 妍 媸 (ch) 2、选出没有错字的一组是( ) A 编辑 编篡 鸠合 樯橹

2、 幡然悔悟 B 垢骂 驱遣 缜怪 杂揉 掉以轻心 C 漫溯 倾杞 仓皇 枯槁 游目聘怀 D 惘然 沧桑 慰藉 磐石 三顾茅庐 3、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选出最能表现诗歌意境的一组词( )溪涨清风 面,月 繁星满天。数只船 浦口 , 声笛起山前。A 吹 明 到 声 B 拂 落 横 一 C 袭 圆 傍 几 D 掠 上 依 有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闻一多、徐志摩是新格律诗派的代表,舒婷、梁小斌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他们的诗歌分别有死水、再别康桥、致橡 树、中国,我的钥 匙丢了。 B 普希金,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俄国诗歌的

3、太阳”,代表作品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等;华兹华斯,英国湖畔派诗人,开创了现实主义诗风,其作品是篱笆那边。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按音乐的性质可分为“风”、“雅”、 “颂”三类,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它们合称为“六义”; 诗经善于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 D 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曹植是三国时期 有名的诗人,著名诗作有白马篇(又名游侠篇),还有辞赋洛 神 赋。 5、下列各句都写到“泪”,从情绪和心境的角度看,不同类的一句是( ) A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D

4、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6、下列诗句与历史、传说中的人物或与时间有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历史传说中的尧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一般是男子 20 岁,女子 15 岁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越王勾践、吴王夫差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黄昏”是指二更,即 21-23 点。 A B C D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7-8 题。台 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台 城韦庄江南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台城:六朝首都建业城旧址,在今南京城内鸡鸣山北麓、玄武湖南侧,六

5、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结绮临春:南朝陈后主在台城营造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游玩,并自谱玉树后 庭花,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7、对这两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刘诗中的“六代”与韦诗中的“六朝”同指历史上建都金陵的六个朝代,即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B 刘诗着一“竞”字,幻化出无数幅争奇斗艳、富丽堂皇的六代皇宫图。下句“最”字与之相接,引人联想,似见重重帘幕之内、香雾缥缈之中,翠袖红毡、轻歌曼舞的情景。 C 韦诗“无情”二字是说台城柳并不管人间兴亡,它照样生长,照样“烟笼十里堤”。说柳无情,正写出诗人有情。 D 刘诗“成野草”一句同韦诗“鸟空鸣”一句都

6、是以乐景写哀情。草和鸟都不解世事兴衰,草绿鸟啼,描绘出了一派繁盛欢乐的景象。 8、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两首诗都是凭吊古迹之作,吊古中都寄寓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抒写了诗人的盛衰兴亡之感,流露出浓重的伤感情绪。 B 刘诗中指出造就“万户千门成野草”的凄凉结局,乃是因为陈后主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暗含了对当时唐 代统治者的批评。 C 韦诗全诗写景,以霏霏细雨、江草、啼鸟和柳色着意营造了一种四望迷蒙、烟笼雾绕、如梦如幻的氛围,而一座荒凉破败的台城就隐藏在其中。 D 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刘诗把野草丛生的荒凉破败与昔日“万户千门” 的热闹繁盛比照,韦诗则用江雨、江草、啼鸟、柳色等

7、景象同如梦如幻般转 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相比照。 9、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每空 2 分,共 4 分)“人”这个字张志民听书法家说,书道之深,着实莫测;历代权贵们,为装点门面,都喜欢弄点文墨附庸风雅,他们花一辈子功夫,把“功名利禄”几个字写得龙飞凤舞,而那最简单的“人”字,却大多是缺骨少肉,歪歪斜斜。诗借书法家谈书道,寄寓了诗人 。(不超过 5 个字) 写“历代权贵们”的“人”字写得“缺骨少肉,歪歪斜斜”旨在表明他 们 二二 文言文阅读(共文言文阅读(共 14 分)分) 阅读下文,回答 10-15 题。范仲淹,字希文,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逐为苏州吴县人。仲淹二 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

8、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 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 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 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母丧去官。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上书请择郡守,举县令, 斥游惰,去冗僭(jin),慎选举,抚将帅,凡万余言。以殊荐,为秘阁校理。 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 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 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乃

9、请间曰: “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振之, 且禁民淫祀,奏蠲(jin 免除)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敝十 事。10、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 且条上救敝十事 敝:破旧的 B 为执经讲解 为:给、替 C 乃请间曰 间:秘密、单独 D 既长,知其世家 长:年长11、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母丧去官 以殊荐,为秘阁校理去冗僭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 A 两个“去”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 两个“去”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C 两个“去”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

10、两个“去”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母更适长山朱氏 更适:改嫁 B 慎选举 选举:考选人才 C 学者多从质问 学者:有学识的人 D 且禁民淫祀 淫祀:无节制的祭祀 1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仲淹不苦也 仲淹晏如也A 仲淹不怕苦 仲淹还像以前一样平静(即对此泰然处之)B 仲淹(丝毫)不以为苦 仲淹衣着仍旧华美C 仲淹(丝毫)不以为苦 仲淹还像以前一样平静(即对此泰然处之)D 仲淹不怕苦 仲淹衣着仍旧华美14、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范仲淹曾离开应天府,到戚同文门下学习。 B 晏殊在任应

11、天府知府时,把范仲淹召来安置在府里的学校教书,并给皇帝上书,请求严格选择州郡长官。 C 任秘阁校理时,范仲淹曾经用自己的俸禄款待向他学习的读书人,以至他的儿子们要轮换穿见客的衣裳才能外出。 D 范仲淹在安抚江南灾民的同时,还整治了当时十项社会弊病。15、翻译句子。(共 4 分)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译文:第第卷卷三、现代文阅读(共三、现代文阅读(共 1616 分)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19 题。中国诗与中国画西洋文评家谈论中国诗时,往往仿佛是在鉴赏中国画。例如有人说,中国 古诗“空灵”、“清淡”、“含蓄”,在西洋诗里,最接近韦尔兰。另一人说, 中国古诗简约隽永,韦尔兰的诗法算得

12、中国文学里传统原则的定义。还有 人说,中国古诗抒情,从不明说,全凭暗示,不激动,不狂热,很少辞藻、形 容词和比喻,歌德、海涅、哈代等的小诗偶有中国诗的风味。这些意见出于本 世纪前期,然而到现在还似乎代表一般人的看法。通过翻译而能那样认识中国 诗,很不容易。一方面也许证明中国诗的艺术高、活力强,它像人体有“自动 免疫性”似的,也具备顽强的免译性或抗译性,经受得起好好歹歹的翻译;一 方面更表示这些批评家有艺术感觉和本土文学素养。一个绘画家也指出,歌德 的颠峰群动息和海涅的孤杉孑然立两首小诗和中国画的情调融合。把 中国旧诗和韦尔兰联系,最耐人寻味。韦尔兰宣称:最好是“灰暗的诗歌”, 不着颜色,只分深

13、淡。那简直就是南宗画风了:“画欲暗,不欲明;明者如觚 棱钩角是也,暗者如云横雾塞是也。”(董其昌画眼) 一句话,在那些西洋批评家眼里,词气豪放的李白、思力深刻的杜甫、言 论畅快的白居易、比喻络绎的苏轼且不提韩愈、李商隐等人都给“神 韵淡远”的王维、韦应物同化了。西方有句谚语:“黑夜里,各色的猫一般灰 色。”据动物学家的研究,猫是色盲的,在白天看一切东西都是灰色的。正像 人黑夜里看猫,猫白天看世界,西洋批评家看五光十色的中国旧诗都成为韦尔 兰所向往的“灰暗的诗歌”。这种现象并不稀罕。习惯于一种文艺传统或风气 的人看另一种传统或风气里的作品,常常笼统概括。譬如在法国文评家眼里, 德国文学作品都是浪漫主义的,它的“古典主义”也是浪漫的、非古典的;而 在德国文评家眼里,法国文学作品都能算古典主义的,它的“浪漫主义”至多 是打了对折的浪漫。德、法比邻,又同属西欧文化大家庭,尚且如此,中国和 西洋更不用说了。 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情感不奔放,说话不唠叨,嗓门 儿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 “浪漫”的,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仍然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是痛快的, 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