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专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3181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专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专题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专题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单元概述单元概述这些课文从形式上看,包括了散文、小说、童话、诗歌等。从作者来看,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既有现代的,也有古代的。阅读时要注意区别、识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1、了解别人成长的足迹,帮助自己树立成长的意识。从中得到启发,正确对待自己在成长过程遇到的苦与乐、得与失,成与败,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2、学习这些文章,不能纸上谈兵,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作为语文学习,我们还要重点研读、揣摩、赏析文中含义深刻、富有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提高自己

2、语言的感受能力。4、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5、对于课文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所看到的文字资料和老师的讲解上,要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己的思考,多方位的理解,有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课文辅导课文辅导第一课第一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语文知识识记一、语文知识识记1、文学常识鲁迅生平简历: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一部散文集,共收集 10 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对自己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写这些文章时作者已经四十多岁。“朝花”比喻美好的童年生活,“拾”是对往事

3、的回忆,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2 2、字词积累、字词积累2学习本文,我们要注意以下词语:确凿(zo) 菜畦(q) 斑蝥(mo) 敛(lin) 脑髓(su)蝉蜕(tu) 狗窦(du) 倜(t)傥(tng) 执拗(ni) 攒(cun) 宿儒(r) 折(zh)断二、课文重点讲解二、课文重点讲解1、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关键在哪儿呢?解析:老师认为就在文章的标题。本文以“从到”的格式拟题,实际上告诉我们本文继续的内容是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也发生在两个不同的时间阶段,那么文章就很自然地划分为两个部分了。这两个部分记叙了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两个不同的生活阶段,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

4、成长过程。2、为什么荒芜的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呢?解析:作者记叙了他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片段来加以验证:“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将儿童眼中百草园的无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更不用说那些在一般人眼中也有无限情趣的东西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故事本身虽然让人有点害怕,有点担心,却强烈地吸引着孩子们,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也给百草园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冬天在百草园的雪地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这是百草园的生活,作者抓住“我的乐园”来写,满溢着生机和活力。3、如何理解第二部分的内容呢?关

5、键在把握三味书屋中的人和事。人,主要是先生;事主要是读书及课余活动。从先生来说,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怪哉”一类的问题;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从学生来说,一是敬慕老师的渊博,喜欢提问,愿意了解新知;二是一有机会便跑出去玩,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三是趁老师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从这几个片段不难看出,当时的私塾教育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严厉,孩子们还是有相当多的自由的。当然,这种自由也并非所有的私塾都有的。从寿镜吾老先生不挂孔子像,不摆放孔子牌位来看,他还是受了当时先进思想的影响的。再者,老师认为,这一部分的记叙,更主要是表现了儿

6、童抑制不住的活泼天性以及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心。4、课文中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令人赞叹。试对其进行一点赏析。这段描写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3第一,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和欣赏者对景物的感受。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栏经过了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

7、“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第三,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

8、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第二课第二课 爸爸的花落了爸爸的花落了一、语文知识识记一、语文知识识记1 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1918 年 3 月 18 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回到台湾,又举家迁居北京,一直到 1948 年返回台湾。从 20 世纪 50年代起,林海音已经出版小说、散文、儿童文学等文学作品共四十三部。最著名的小说城南旧事于 1983 年被大陆著名导演吴贻弓拍成电影,从而家喻户晓。2 2、字词积累、字词积累学习本文,我们要注意以下词语:肿胀(zhng) 叮嘱(zh) 皱(zhu)眉 骊(l)歌玉簪(zn)花 鸡毛掸(dn)子

9、气咻咻(xixi)二、课文重点讲解二、课文重点讲解1、如何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4解析:文章的标题语带双关,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与题目相映,文章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而作者自己,也就长大了,不再是孩子了,这成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标志性的事件。2、分析文章叙事的手法。解析:文章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文章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阅读时,我们首先要理清文章到底写了哪些事情。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

10、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3、本文重点记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中心?解析:本文重点写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

11、。文中重点写到了赖床迟到事件和父亲要“我”到东交民巷给远在日本的叔叔寄钱的事。爸爸因孩子赖床而狠狠地打了她一顿,仍然坚持要她上学,不过拿了五大枚铜板,破例让她坐洋车去上学。她上学时忘了穿上花夹袄,爸爸拿着送到学校去,还给了她两个铜板。事情不大,却充分表现出爸爸是十分爱她的,这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使她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爸爸时时盼望着孩子长大,鼓励女儿: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爸爸叫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独自一人到银行去寄钱,还鼓励她:“闯练,闯练,英子。”孩子虽然开头很害怕,但是,等她完成了父亲交给的任务,心中的兴奋和自豪又是那么高涨。更重要

12、的是,让孩子在这样的经历中竖起了对社会的信心,促进了孩子的成长,让我们在作者的深情回忆中,不能不赞叹这位父亲教育子女的高超艺术。所以,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主要是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4、赏析文中对花的描写。解析:小说中对花的描写主要有三处:5小说开头写道:“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时一样!”小说的中间写道:“爸爸是多么喜欢花。”“他回家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浇花。那时太阳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着凉爽的风,爸爸摘下一朵茉莉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小说的末尾写道:“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

13、,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花,在这篇小说中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成了小说得以展开的线索。爸爸爱花,用花来衬托爸爸。但作者又没有把爸爸写成花匠,也没有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只是借花写人。其一,借花的柔性来调和爸爸性格中的刚性,使爸爸的严厉和慈爱和谐协调地发展;其二,“花”在这里已经超然而成了一种象征的事物。象征使作品更具内涵。爸爸身体健康时,花开得挺旺;爸爸病危时,成为对子女的关怀、鼓励;爸爸辞世时,花儿落了。人和花相互交融了,让我们不能不感叹作者的高妙。第三课第三课

14、 丑小鸭丑小鸭一、语文知识识记一、语文知识识记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安徒生是丹麦 19 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

15、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2 2、字词积累、字词积累6学习本文,我们要注意以下词语:木屐(j) 简陋(lu) 讪(shn)笑 嫉(j)妒(d) 灯芯(xn) 脖颈(jng) 冰雹(bo) 篱(l)笆(ba)二、课文重点讲解二、课文重点讲解1、丑小鸭两次离家出走,情况一样吗?解析:丑小鸭第一次离家出走是被迫的,因为不仅周围的人不喜欢他,就连他的兄弟姐妹也欺负他,他妈妈也劝他走远点。第二次它死里逃生后,在农家小屋安了家,他虽然也受嘲弄,也被人看不起,但已经有了一个可以生存的“温暖的屋子”,“有了一些朋友”,但他要到更广大的世界

16、里去。2、你觉得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白天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析:丑小鸭变化成白天鹅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它不满足于老太婆家安逸而无聊的生活,于是他走了,他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了,他见到那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美丽的天鹅了。后来,严冬到了,他虽然几乎被冻死,但当他仰慕的天鹅飞回来时,他不顾一切地朝他们飞去。于是,他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了。3、找出文中两处景物描写,分析它们的作用。解析:丑小鸭从老太婆家里出来后,继续着他悲惨的遭遇,作者描写的这一段秋天凄冷的景色,更加烘托出丑小鸭的悲惨遭遇。而当丑小鸭经过严寒的考验,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时,作者又借一段春天的美景来衬托丑小鸭的欢乐。读者渎了这两段景物描写,心情也会随着它们所渲染的气氛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