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初中2010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2535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南初中2010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南初中2010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南初中2010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南初中2010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南初中2010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南初中2010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南初中2010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0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温馨提示:本卷满分温馨提示:本卷满分 100100 分,其中书写分分,其中书写分 4 4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9090 分钟,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分钟,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 (共 17 分) 1、细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 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 hu 恨,也不因 l l 无为而羞 ku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 业为人

2、类的解放而斗争。 ”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 分) (2)上面这段文字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品的主人公是 (1 分) (3)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具有怎样精神和品质? (1 分)2、古诗词名句默写(5 分)(1) 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 ) (2)-,何时复西归?(长歌行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 (4) 杜甫的望岳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_,_。 (5)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写“莲”的诗句,请你写一连续两句与“莲”有关的诗句。 , 。 3、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 (2 分

3、)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4、仿写诗句。 (2 分)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 ,但你可以_。5、 综合性学习。 (3 分)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低碳生活” 。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低碳生活在身边”的校园宣传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材料 关于“是否关注低碳生活”的调查(共

4、 84 人)否关注低碳是生活人数比例(%)肯定关注2833一定程度上关注4250不太关注67不关注810来自中国低碳网(1)请从上面的材料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 (1 分)主要信息: (2)请你将活动题目补充完整。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1 分)题目:比拼环保创意 , (3)低碳生活看起来很遥远,其实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请你提几条建议(至少写出两点) 。 (1 分)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 614 题 (一)在冬夜里歌唱的鱼(10 分) 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去了温暖的南方,火烧云沉到山的那一边。山冈上,风一阵

5、 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颤抖。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在昏暗中裹挟着晚风,逐渐清 晰。我和妹妹在等待父亲,和父亲手中的鱼。 胖头鱼,头重尾轻,一种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 一家六口,所以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夜色中,他牙齿很白,这是他 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 整条的鱼分成若干小块。菜子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漫开来时,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 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我催促母亲往炉膛里添柴,火舌舔着灶口。母亲的影子贴在后墙,忽大 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

6、发出呜咽的叫声,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 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 上做作业;二姐的目光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妹妹和我,绕着灶 台打架,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虚张声势。父亲还在沉默独坐,黝黑、 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不知道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 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

7、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挡住锅与盖间的缝 隙,让蒸汽闷在锅里,好让鱼骨渗出骨髓和异香。 母亲只用鱼汤拌饭。她拨弄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 碗中。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眼爷爷的冰冷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 涌出。他说辣椒太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太辣。同样是在一个冬夜,瞎眼爷爷孤单地走了。临终 时,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最后的时刻是在这个冬季,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 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另一个冬天,黄昏时我们不再去那座山冈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 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

8、生最初的一门课程:严 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题目“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其中的“歌唱”是指导“我们”内心在歌唱, “鱼”比喻“我 们”几个孩子。 B、文章以“鱼”为线索,把等鱼、剖鱼、煮鱼(包括鱼儿歌唱) 、送鱼给瞎爷爷吃等材料组 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C、文章人物虽多,但是几乎没有语言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事情叙述与行动描写 来表现的。 D、结尾“黄昏时我们不再去那座山冈张望”与开头“我们”在山冈上等待父亲的情景首尾呼 应。 7、根据煮鱼时相关人物的具体表现和心理状态,摘录原文语句填写下表。 (2

9、分) 人物具体表现心理状态 大姐不忘做弟妹们的表率 二姐吃鱼的渴望越来越强 我和妹妹绕着灶台打架 父亲沉默独坐,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 8、语言品味(2 分) 第 6 段“她拨开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之中“贪婪”运用了 修辞手法,筷子“交 叉着”是 的意思。 9、文中母亲是我国众多优秀母亲的代表,试综合全文内容写出她的性格特点(不少于两点) (2 分) 10、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一哲理的 理解。 (80 字左右) (2 分)(二)天赐良“源” (10 分)浩瀚的海洋不仅面积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 70.8,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接收器:6000万平方千米

10、的热带海洋平均每天吸收的太阳能就相当于 2500 亿桶石油所含的热量。吸收太阳热能的海洋表面温度较高,而在一定深度下的海水温度较低。海洋表面在太阳的照射之下,和长期未受到光线照射的深海产生了温差。一般在热带地区,地层与 1000 米深处的海水温差可达 25。由于存在温差,就可以利用海洋表面和海洋深处的温度差来发电。按资源普查的经验公式计算,在几种海洋能利用中,海洋温差能可开发总装机容量为 148 亿兆瓦。单从数量上来讲,温差能是最大的。 A 利用海洋温差产生电力的研究已有 120 多年的历史,海洋温差发电的概念最早于 1881 年提出,但是当时世界上大部分科技发达的国家都处于纬度较高的温、寒带

11、地区或者是内陆国,缺乏发展海洋温差发电的基本条件。1926 年法国科学家克劳德利用分别装在两个烧瓶里的 28温水和冰块实现了温差能至电能之间的转换。这个试验虽然产生的电力不大,只能使几个灯泡发光,但却已经从原理上说明利用海洋温差发电是完全可能的。 理论上的可行并不代表在工程上就可以立即应用。海洋温差发电直到上世纪 70 年代全球爆发能源危机时期,在美国夏威夷成功建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海洋温差发电装置后才得到重视,近年来的研究使它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海洋温差发电机的工作流程海洋温差发电机系统是由蒸发器、涡轮机、发电机、冷凝器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间由很大的管道连接。蒸发器中是一种在 1315间即可蒸

12、发的液体物质,向其中导入 1528的表层温海水时,工作流体因受温海水加热,而致沸腾,蒸汽经由连接管路送到涡轮机,使其转动。逸出的蒸汽则汇入冷凝器,当向其中导入 17的深层冷海水时,这些蒸汽受冷凝结成液态的工作流体,随由其他装置重新送回蒸发器。这样的操作周而复始地进行,只要表层温海水管与深层冷海水管间存有温差,即能经由上述循环从海水中不断获得电力。广阔的利用前景对于海洋温差能的利用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工作过程中所需换热面积大,导致建设费用较高,并且海水会腐蚀设备,海洋生物也会在机器工作过程中进入设备等等。但是海洋温差能发电对能源的浪费远远低于普通火力发电。当海洋电站离陆地较近时,可考虑直接向陆

13、地上的变电站输送电能;人们还可以利用海水在工作过程中分解出的氢作为燃料,或从浓缩海水中提取铀、重水以及一些稀有金属,送往陆地供核电站使用。同时它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因此对海洋温差能这种清洁能源的利用前景可谓十分广阔。11. 请在文章的 A 处撰写一个适当的小标题。 (2 分)12.文章第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简要分析其作用。 (3 分) 13.写出下列句子中黑体字的作用。 (2 分)同时它几乎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14.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写出你从中的发现或思考。 (3 分)材料:上海电力公司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项目,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齐头并

14、进。根据测算,世博会召开时,上海并网清洁能源发电将达到 146.4 兆瓦,其中风电 139.4 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 7 兆瓦,可为世博园区提供三分之一的用电这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16 万吨。三、文言文阅读(共 19 分) (一)记承天寺夜游 (11 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5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 分)(1)念: (2)但: 16 “于”字的意思和用法与“相与步于中庭”一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其一犬坐于前 B贫者语于富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