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课后阅读练习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2356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课后阅读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下课后阅读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下课后阅读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下课后阅读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下课后阅读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课后阅读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课后阅读练习(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变一生的闪念改变一生的闪念1 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 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2 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 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 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3 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 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4 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 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

2、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 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5 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 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 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 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 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3、便 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6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 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 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 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7 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 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 ”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 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 “我说不清楚,

4、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 ”老师的心猛地一颤。8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6.第5 段中“她所料到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4 分)17文中第5 段和第8 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 分) 第一次:第二次:18.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教师的善良、高尚、责任心和善解人意,请你从文中找出两 处相关的描写抄写在下面。 (4 分)19当女教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 ,请你想象一下,女 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有的话是什么?(4 分)走出地平线走出地平线 记得少年时代,自己刚刚懂得一些世事的时候,就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够走出

5、地平线吗? 站在故乡原野上向周遭望去,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向天宇望去,也有一个 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这两个大圆本是重合着的,是天和地热吻时留下的唇横痕。自己 作孩童的时候,看到这个大圆就有了一种庇护感、安全感;后来年岁渐长,便以为它是鸟 之笼、骥之辔了。反正少年人有的是烂漫的奇思和憨拙的气力,在一个红花黄叶点缀秋光 的清晨,我忽然异想天开:走,到地平线外看世界去! 在村头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子正好坐落在地平线上。及至我走进那个村子, 并没有看到一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和我就这样不离不弃,如影之于形。我 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是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

6、 越是诅恨它,就越要揣摩它。我发现,在地平线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 不是;在晴朗天气中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阴雨天气中就不是;孩子认为是地平线的地 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在视力正常人眼里是地平线的地方,在视力不正常者眼里就不是。 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再往深处去想,它竟是大 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与这 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 诅恨一个原来没有的事物,其实是在诅恨你自己。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 谁想让自己的“环形山”里面积

7、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界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 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连地平线也不曾见过。他们平素里放眼环睹,见到的 无非是重楼千尺,高墙四壁,人车争路。把地平线还给孩子吧,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 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 随着视野的延展,当我把视点移向别人,移向身外的无边广大世界,我郁闷的心似乎 八面来风了。原来,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 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以自我为中心, 你的身躯 很魁伟,看到的 仍然是一个圈子; 当你想到身外还有别人,想到别人 在 审度这个世界,你 会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的地平线

8、之外;当你想 到这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视物极限,你又会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一处都是 地平线;当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与过的双面体,想到儿时虽然没有追上地平线,却凭借 它的诱惑,它的前导,走出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看到了别处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 童和收获太阳花的村姑,河上人家的粗布帆和缓缓转动的风车木轮,还知道了太阳花又叫 望日莲,你又会对地平线表示百倍的谢忱了。 人之所以感觉到世界环闭,人生于世如藏身巨蚌之一隅,或许,是他的思想还没有冲 破牢笼? 冲破思想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襟怀,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我不敢 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但是

9、我敢断定,在 作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到地平线的。 1、 “它实在是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一句中的“它”指的是什么?2.文章第 6 段出现 4 个“地平线” ,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写出他们各自的意思(3 分)3.联系全文看,末尾一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 分)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 】 A “天和地热吻时留下的唇痕” ,突出地平线在“我”心中的浪漫形象;“鸟之笼、骥之辔” ,写出少年不愿意受束缚的心态。 B “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 ,意思是地平线使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居高 临下的心态得到满足。(在生活中人们往往觉得自己比周围的人

10、强,地平线满足了人们这种 居高临下的心态,所以说它是对人们的“一种安慰” 。) C “地平线”其实就是封闭自己的圈子,看清地平线,也就是意识到这个圈子, “走出地 平线” ,其实就是冲破思想的牢笼,战胜自己。 D文章从清晰可见的“大圆环”到只是一种“视线” ,直至是“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 , 不断地将地平线的形象虚化,以此写出作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 越深刻。 E文章熔景、情、理于一炉,描绘地平线上所见的景,抒发不断追寻探索的情,寄寓了 扩展襟怀,超越自己,才能冲破思想牢笼的理。 5、作者少年时为什么会认为地平线是鸟之笼、骥之辔?后来为什么会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4 分)

11、 6、请根据前四段想一想,地平线有何特性?为什么说地平线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 (4 分) 星星 空空星星对我展现一种人格化的亲近姿态,是在达里湖畔的一个夜晚。达里湖形似一牛肩胛骨,位于克什克腾草原的西北边缘。我们到达之时已届仲秋,湖 边遍生红草,像一堆堆暗燃的炭火,驱逐已经逼人肌肤的寒意。达里湖在蓝得刺眼的天空 下悠然映出远山的倒影。在人迹罕至的蒙古高原,此湖安闲丰腴,像赋闲的天神。远眺湖 面,鸥鸟起伏,浪挽涟漪,无意中领会到达里湖的女性化气息。难怪当地有传说,把湖神 称“达丽娘娘” 。看达里湖,你要调动好精神,一口气把它看够,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心若一软,贪 图眼福回头再看一眼,就难免又

12、看上半天。所谓“流连忘返” ,就是这个意思。你看到了什 么呢?无非湖光山色,它如亘古不移又似瞬息万变。造化和人工的区别就在这里:人之手下 无论多么巧妙的制品,刺绣也罢,园林也罢,总是极尽复杂,然而观者一目了然;自然展 示的是单纯、浑然,给人以欣赏不尽和欲进一步了解却又无奈的景象。譬如看达里湖的蓝, 令人惊羡,宛如在蓝中还有什么更美的东西。入夜,我们几个不怕冷的蒙古族汉子决意在湖畔的蒙古包下榻。蒙古包的样式设施均 好,十多个人盖着被子和大衣挤在一起,在烛光下讲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午夜我外出时, 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得说不出话来。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它们好像在蒙古包外等侯了多时。在这里看

13、星 星,星星们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了脑后。你仿佛把头伸进了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 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悟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在这里看到,天原本 就是个硕大的圆形屋顶,很低很矮,始终伏在人的脚底下,好像一抬脚,哪里都可以去得。站在夜风中的达里湖畔,脚下是地,遥遥与地相接的远方就是天了,因为那儿星斗闪 烁。在草原看星星,无须仰头,可如观壁画一般平视。李白诗云“云傍马头生” ,不是虚言。 在这里,星星会像铃铛一样系在马鬃旁。以往看星星,觉得它们清冷遥远;而这里的星群 太生动了,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这里的星星多得很,它们拥挤嬉笑,它们矜持沉 思。有位诗人将星星亲昵地称作“星子”

14、,我看到的真是一群有灵性的星子。星子们,你 们是别在哪一位酒醉的天神衣襟上的徽章呢?这位天神一定是英雄,不然怎么会拥有你们这 些精灵?1 综观全文,请找出与文章开头“星星对我展现一种人格化的亲近姿态”相呼应的 个句子。2 第段说到“造化与人工的区别就在这里” ,指出“造化”不同于“人工”之处 (不超过 18 字) 。3文章以“星空”为题,却花很多篇幅描写达里湖,分析其用意4文章在艺术上除了气象博大之外,还有神话色彩,下列没有神话色彩的一项是( )A星子们,你们是别在哪一位酒醉的天神衣襟上的徽章呢?B你仿佛把头伸进了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C难怪当地有传说,把湖神称“达丽娘娘” 。D

15、在人迹罕至的蒙古高原,此湖安闲丰腴,像赋闲的天神。5第段说在达里湖畔看星星没有以往那种“清冷遥远”的感觉,原因是(1)(2)一一 片片 树树 叶叶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地变化。而且,眼望 着风景的我们,也在天天变化着。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 动人情怀了。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 会感到无限的欣喜。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也同样如此吗?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人类的妄自尊大给这个世界带来 了越来越大的危险性。世界有必要恢复和谐的感觉。自然和我们都连接在

16、一条根上,应当 珍视清澄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要制止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人应当谦虚地看待 自然和风景,体会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就在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前的一棵树,一片叶 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也会从中深刻地领悟出生命的涵义。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 的绿色,在仲夏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 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 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那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 展,微雨乍睛,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 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 土了。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