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3月质检语文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0745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3月质检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3月质检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3月质检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3月质检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3月质检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3月质检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3月质检语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4 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语文能力测试语文能力测试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1)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3) ,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4)连峰去天不盈尽, 。(李白蜀道难)(5)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6)雁过也,正伤心, 。(李清照声声慢)(二)文言文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浪游记快 【清】沈复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过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

2、人是非。 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自以为妙者。余年十五时,吾父稼夫公馆于山阴赵明府幕中。有赵省斋先生名传者,杭之宿儒也。赵明府延 教其子,吾父命余亦拜投门下。暇日出游,得至吼山。近山见一石洞,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 俗名之曰“水园”。临流建石阁五椽,对面石壁有“观鱼跃”三字,水深不测,相传有巨鳞潜伏, 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阁后有道通旱园,拳石乱矗,有横阔如掌者,有柱石平其 顶而上加大石者,凿痕犹在,一无可取。游览既毕,宴于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 应,如闻霹雳生。此幼时快游之始。至山阴之明年,先生以亲老不远游,设帐于家,余遂从至杭,西湖之胜

3、因得畅游。结构之妙, 予以龙井为最,小有天园次之。石取天竺之飞来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水取玉泉,以水清多鱼, 有活泼趣也。大约至不堪者,葛岭之玛瑙寺。其余湖心亭,六一泉诸景,各有妙处,不能尽述,然 皆不脱脂粉气,反不如小静室之幽僻,雅近天然。苏小小墓在西泠桥侧,作八角形,上立一碑,大书曰“钱塘苏小小之墓”。从此吊古骚人不须 徘徊探访矣。余思古来烈魄忠魂堙没不传者,固不可胜数,即传而不久者亦不为少,小小一歌妓耳, 自南齐至今,尽人而知之,此殆灵气所钟,为湖山点缀耶?桥北数武有崇文书院,余曾与同学赵缉之投考其中。时值长夏,起极早,出钱塘门,过昭庆 寺,上断桥,坐石阑上。旭日将升,朝霞映于柳外,尽态

4、极妍;白莲香里,清风徐来,令人心骨皆 清。步至书院,题犹未出也。午后交卷,偕缉之纳凉于紫云洞,大可容数十人,石窍上透日光。有 人设短几矮凳,卖酒于此。解衣小酌,尝鹿脯甚妙,佐以鲜菱雪藕,微酣出洞。缉之曰:“上有朝 阳台,颇高旷,盍往一游?”余亦兴发,奋勇登其巅,觉西湖如镜,杭城如丸,钱塘江如带,极目 可数百里。此生平第一大观也。(节选自浮生六记)【注】武: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吾父稼夫公馆于山阴赵明府幕中 馆:馆舍B赵明府延教其子 延:请C固不可胜数 固:本来D此殆灵气所钟 钟:集聚3下列全都能体现作者畅游风景“自以为妙”的一组是(3

5、分)有柱石平其顶而上加大石者,凿痕犹在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生石取天竺之飞来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大约至不堪者,葛岭之玛瑙寺朝霞映于柳外,尽态极妍白莲香里,清风徐来A B C D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作者凡事都喜欢独出己见,不屑于人云亦云。有的名胜,并不觉得它有何妙处,有的虽不 是名胜,却自认为妙不可言。B作者的父亲让他到杭州拜宿儒赵省斋先生为师,在杭州作者趁着闲暇之时游览了吼山的美 景。C作者认为西湖的水最佳的是玉泉,因为那里水清鱼多,有活泼的趣味,而湖心亭,六一泉 则不够“雅近天然”。D在紫云洞喝酒至微有醉意,作者登上紫云洞上面的朝阳台之顶极目远眺

6、,觉得眼前是有生 以来所见的最妙之景。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有赵省斋先生名传者,杭之宿儒也。(2)相传有巨鳞潜伏,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 题玄真子图 【宋】张元斡 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注】玄真子:指唐代诗人张志和。渔童和樵青:指玄真子的两个奴婢。太虚:天空。 浮家泛宅:指舟居。烟波老:指在烟波浩瀚的江湖中终老一生。(1)词的上阕作者通过描述玄真子图中之景,表达了

7、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 分)(2)作者笔下的“玄真子”是怎样一个形象?请结合词的下阕作简要分析。(3 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凤姐小产,家中由李纨和探春共同管理。赵姨娘的兄弟死了,探春按例给了二十两赏银。 赵姨娘不满女儿对亲舅舅一视同仁而吵闹,探春痛斥母亲“没有脸面”“忘了根本”。(红楼梦 )B杜竹斋趁吴荪甫与赵伯韬压价时的紧要关头站到了赵的一边。吴荪甫倾家荡产,他绝望地 用手枪准备自杀,但并未开枪。最后他与妻子登上了去国外的轮船。(子夜)C正月初八晚上,年青人在移动的船上放烟火。

8、淑英吹笛子,觉新拉胡琴,觉民唱歌,大家 和着唱,静静的湖面歌声荡漾,别具情味,场面美好欢乐。(家)D在加西莫多抗击乞丐进攻的时候,爱斯梅拉达害怕再次被捕,被甘果瓦和黑衣人骗上了船。 上岸后发现黑衣人是克洛德。他威胁女孩,要她在弗比斯与自己之间做选择。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 服。(巴黎圣母院)E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在审讯过程中,法官们只忙于自己的私事,对案件审理心 不在焉。其中一位法官因和妻子刚刚吵过架,心情不佳、愁容满面。他在担心审完案子回家,妻子 不给他饭吃。(复活)8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

9、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 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 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第二十六回)这是谁写给谁的一封信?写信人最后是如何践诺的,请简述经过。(2)阅读下面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 “唉!那好,我的老伙伙计,不瞒您说,我把您您您想知道的都告诉您吧,我宁可把女 女女儿扔扔进卢瓦河,您明明明白吗?也不不想把她嫁嫁给她的堂堂堂 弟。您可以把把这话说出去。先不说吧,让他们嚼嚼舌头去。” 文段中的“我”和“您”分别指的是谁?所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请简述经过。(二)文化经典阅读

10、(6 分)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 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 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滕文公上) 【注】路:指奔波、劳累。(1)请简要说明上面选段里的孟子的观点。(3 分)(2)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还主张“民贵君轻”,这些观点相矛盾吗? 请简要说明你的看法。(3 分)三、现代文阅读(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今天我们该如何学雷锋 郑连根自 1963 年

11、 3 月 5 日毛泽东为雷锋题词以来,雷锋的形象从最初的十全十美,逐渐还原为有血 有肉、可信可爱,可谓走下了“神坛”。相应的,我觉得学雷锋的方式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力避 过去学雷锋活动中所出现的种种弊端。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种精神是好的,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可是, 毋庸讳言,我们过去学雷锋也一度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造成了“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 尴尬现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过去那种“运动式”的学雷锋方式 值得商榷,而学雷锋过程中出现的形式主义的问题也让不少人“很受伤”。学雷锋是提倡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这说到底是道德领域的事,属于“道统”

12、的范畴。道德是 一种诉诸人们心灵的软约束,这种特点决定了它天然地不适合用强硬乃至强悍的方式去推行。若以 强制的手段对人们推行道德教化,势必会催生形式主义,同时还会让人走向道德的反面:伪善。在 还没有真正升起善心但又不得不做出种种善行之时,人们最本能的选择就是以伪善之举应付了事。学雷锋活动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起的,免不了会有当时的历史烙印和时代局限,我们不能苛 求前人。但是,我们今天再提倡学雷锋,理应有更好的方式方法。学雷锋是一件好事,但做好事也 要有好的思路,好的方式和方法。就现实情况而论,我认为学雷锋活动宜从两个方向用力。其一,中国人惯于“以吏为师”,只 有领导干部带头学雷锋,雷锋精神才能落

13、到实处。从 2012 年 2 月 6 日到 2 月 17 日,人民日报 以“本报评论员”的名义陆续发表了六篇“换届之际话官德”的文章,这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讨论 了官德的重要性,提醒各级官员要“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在 是非抉择中筑牢政德的基石”。我觉得各级领导干部若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便是把学雷锋落到了实 处。另外,提倡领导带头学雷锋还不要放松了监督机制的建设。道德软约束和制度硬约束之间并不 是矛盾的,而且二者常常是相得益彰的。古今中外的诸多事实都证明,只有权力作恶的空间被硬约 束极大压缩之后,官员的道德操守才会有基本保障,而普通民众的道德水平也会水涨船高。其二,改

14、变过去那种生硬的“运动式”学雷锋的模式,代之以民间广泛参与的志愿者模式。在 2008 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的民间慈善力量和志愿者组织已成为一股健康清新的社会力量,他们 不计名利,无私奉献,在许多领域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喝彩。可以说,他们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 继承者和发扬者,他们也一定会为学雷锋活动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摘编自济南日报2012 年 3 月 5 日)10下列对文章“学雷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学雷锋五十年,雷锋的形象越来越模糊了,从最初的十全十美,逐渐还原为有血有肉,可 谓走下了“神坛”。B学雷锋过程中出现了“雷锋三月来四月走”,有人为名所累、为利所缚、为欲所惑等方面

15、 的问题,让不少人“很受伤”。C学雷锋要联系实际,关注中国人惯于“以吏为师”的现实情况,只有领导干部带头学雷锋, 雷锋精神才能落到实处。D学雷锋要改变过去那种生硬的“运动式”,代之以民间广泛参与的志愿者模式,他们是雷 锋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11结合文本,就“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3 分)12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观点。(3 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将消逝的物语:油纸伞 李振南每当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季节,深夜里听

16、那淅淅沥沥、时断时续的春雨时,我的思绪便会穿越 时空,抵达江南小镇的小巷和它的油纸伞。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遥远的一个梦了。记得儿时,在滴滴答答的雨帘下, 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爿爿烟雨葱茏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纷至沓来,让人恍 然进入梦境。现在,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 子,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发明,又是哪一个独具慧心的匠人所造,现已无从考证。但我想,油纸 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被潇潇暮雨氤氲着的江南,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于是,一把把 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伞下的人或是明眸皓齿的女子,或是一袭青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