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77767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淀区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淀区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海淀区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海淀区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海淀区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淀区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淀区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淀区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 史201211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4个选项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正确答案填涂于机读卡相应位置。)1.关于先秦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 商周时家庭手工业居于主导 B.春秋时铁器出现并得到普及C. 东周时官营手工业逐渐兴起 D. 商周时期已出现原始瓷器 2.商鞅变法曾经实施“为户籍相伍”的制度,其目的是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强化基层社会的统治实施公田的收授分配 保护宗法贵族利益A. B . C . D. 3. 学者指出,诸子学说不仅在内容上差别明显,而且在流传的地域上也有不同。比如道

2、家在楚国兴盛,在鲁国兴盛,在三晋与秦国兴盛。对应的学术派别是A. 儒家墨家 B. 法家兵家 C. 儒家法家 D. 墨家法家4春秋战国时我国的商业繁荣的条件有农业生产的进步 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度量衡制度的统一A. B. C. D. 5.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理解正确的是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 B.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C.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 D. 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6.汉武帝的“推恩令”在解决了诸侯王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因为A.

3、取消了郡国并行制度 B.废除嫡长子继承制度 C.彻底铲除了异姓王侯 D.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7.汉书食货志载:“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一种刑罚)左趾,没入其器物。”该项经济法规所产生的影响是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促进冶铁技术发展C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D推广普及铁制农具8.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 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此社会现象是A. 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C. 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9. 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

4、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 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10.扬州是繁华的商业城市。唐阙文说:“扬州,胜地也。”扬州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丝绸之路的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南方经济的发展统治中心的迁移A. B. C. D.11.宋仁宗时,“天下田畴半为形势(指官僚地主)所占”,对此宋代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均田制 B. 农田水利法 C.青苗法 D. 方田均税法图一 隋唐时期运河图12.朱熹提倡格物致知,以下符合其本意的解释是A.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B. “宇宙便是吾心”C. “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5、”13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涌入世界市场。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流荡,直至到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象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 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中国的冶金技术相对落后A. B. C. D. 14.右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地区价格江苏米谷每石中价1.51.6两白银湖广米每石1.42两白银江西米每仓石1.52.3两白银山西(部分地区)米麦每石1.52两白银山东(兖州、泰安) 粟米每仓石1.41.8两白银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产粮区 B.南北各地之间商业联系加强C.粮食开始

6、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D.南北方经济地位趋向平衡15. 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说: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黄宗羲)以下言论的思想观点,与之相近的是A.“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王夫之B.“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C.“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仲舒D.“君志先定,君志定而天下之治成矣。”程颐 16.户部(掌握税收财政)直接向皇帝负责始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17.归纳是复习历史活化知识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归为一类。按其归纳标准,他

7、还可以选择A.离骚 B.石氏星表 C.四书章句集注 D.红楼梦18.“新皇帝将本国取得成功的法家学说运用到全中国。 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 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集中经济化。”下列措施属于“新皇帝”所为的是A.开驰道控制全国 B.置太学设五经博士 C.轻赋税行均田制 D.废丞相设内阁19.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产生重要影响。有的朝代发生了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的现象,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谈到中国历史上某个朝代的后期“立国于西北而植根于东南”。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朝代是 A西汉 B

8、唐代 C北宋 D明代20.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重视农业生产的表现有 编订农政全书推广农耕技术 (明朝) 在北方地区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北魏) 颁布授时历指导农业生产(元朝) 督令官员,劝课农桑(传统重农政策:清朝、北魏,元朝)A B C D21.以下对英国对华走私鸦片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破坏了中国“男耕女织”的传统经济结构B.加重中国民众的生活负担和政府财政危机C.英国为维护鸦片走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D.有利于英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的持续增长2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其影响是A.扩大了太平天国的控制区域 B.牵制了英法联军对中国的侵略C.形成了与清政府的对峙局面

9、D.废除了当地的地主土地所有制23.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有海无防、闭关锁国,制海权的丧失导致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和世纪悲怆”。中国人致力于改变这一状况的实践始于 A.太平天国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清末新政24.近代中国国势沉沦,救亡图强成为时代最强音。下列人物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发展资本主义的有A. 林则徐 B . 魏源 C. 张之洞 D. 郑观应25.李鸿章等人多次称:“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为此李鸿章兴办了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 福州船政局 D .汉阳铁厂26.将通商口岸开放到长江上游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10、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和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现代政权。”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 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C.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 D.从辛丑条约到清末新政28.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材料结论A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维新变法进入实施阶段。C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11、。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变法措施。D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9“名为内阁,实则军机,名为立宪,实则专制。”这是时人对一机构的评价,该机构出现于A百日维新 B清末新政 C预备立宪 D辛亥革命30读图二,对地图中四个地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解释准确的是A成立军政府B.颁布临时约法C.袁世凯就任总统图二 辛亥革命形势图D.成立中国同盟会 北洋军阀 革命党人刺杀宋教仁 1913年, 1915年,护国运动拒绝恢复 1917年,护法运动31图三为某班同学在学习“民国初年维护共和的斗争”时所做的学习卡片。请你帮助该同学把卡片中标注序号的空项,准确的补充完成。

12、A武昌起义 清帝退位 临时约法B二次革命 清帝退位 中华民国约法C武昌起义 复辟帝制 中华民国约法D二次革命 复辟帝制 临时约法图三 民国初年维护共和斗争知识结构图32.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下表是“百年张裕”在18921917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1892年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1912年孙中山到张裕参观,并提赠“品重醴泉”四字1915年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A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B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C北洋政府的鼓励扶植政策使其产品享誉世界D

13、酿酒业成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3、35题各16分,第34题20分,共52分。)33(本题16分) 商业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材料一 楚汉战争时,“楚汉相距(对峙于)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一石米值万钱)(史记货殖列传),“关中大饥,米斛万钱”(斛:计量单位,与石相似)。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钱。到汉文帝时,谷价至“石数十钱”(桓谭新论),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的记载(史记律书)。到汉武帝时,“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

14、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1)说明材料中粮食价格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粮价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二 文献通考卷14记载,宋太祖即位后,即下诏减宽商税,“榜(张榜公布)商税则例于务门(务,榷货务,掌管专卖的机关),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又下诏:“关市之租(税),当从宽简,其参酌裁减,以利细利(百姓的点滴收益),”“除商旅货币外,贩夫走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即税)。”孙健编著中国经济通史材料三北宋税收比例变化表时间两税收入比例(%)征催收入比例(%)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67.3432.66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49.735

15、0.27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32.2467.76注:“两税”主要是土地和财产税。“征榷”是商业税和政府对重要商品的专卖。据郑学檬主编简明中国经济通史(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政府的商业政策与以前的朝代相比有什么变化?(4分)分析其影响。(2分)材料四 一百年前,西方用商品、枪炮和思想侵入了中国。中国曾经被伏尔泰和耶稣教的传教士们称赞为世界上最文明和治理得很好的国家。现在这个大清帝国似乎是“可怜亦复可笑”了,它抵挡不住这些新兴的欧洲“王子”,这些工业西方的矛头。英格林堡著不列颠的贸易和中国的开放(3)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4分)34(本题20分)中国的政

16、治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历经变化。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1)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3分)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3分)材料二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

17、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2)依据材料,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2分)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中两种模式 (6分)材料三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四十九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五十二条 法官在任中不得减俸或转职。非依法律受刑罚宣告或应免职之惩戒处分,不得解职。惩戒条规以

18、法律定之。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依据材料分析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4分)35(本题16分)明清以来,中国思想界对孔子和儒学的态度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材料一 明代中期思想家李贽认为:“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焚书答耿司寇)(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李贽对孔子的主要看法。分析其观点的进步意义。(4分)材料二 康有为曾说:“中国之国魂者何?曰孔子之教而已。”“中国一切文

19、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用在与时进化。” (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2)依据材料指出,康有为如何认识孔子学说的地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意图。(6分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虽然对孔教批评多于肯定,但殊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孔子本人和孔教的价值评判实际上大都能够采取一种历史的、一分为二的评判态度和立场,而并非如一般人印象中误解的那样,是不加区别分析地一概全盘予以否定或简单地予以蔑弃。因此,就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对孔子本人的真实态度而言,可一言以蔽之,即坚决反对膜拜孔子的偶像,而对作为一代哲人或伟人的孔子本人又是崇敬的。 摘编

20、自林存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孔子观念的根本改变(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孔子的态度。分析此态度形成的原因。(6分)海淀区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 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211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4个选项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正确答案填涂于机读卡相应位置。)1.D 2.B 3.C 4.A 5.D 6.D 7.A 8.C 9.B 10.C 11.D 12.A 13.C 14.B 15.A 16.D 17.B 18.A 19.B 20.C 21.B 22.A 23.B 24.D 25.A 2

21、6.C 27.B 28.B 29.C 30.A 31.D 32.C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3、35题各16分,第34题20分,共52分。)33. (本题16分) (1)(6分)粮食价格下降。(2分)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1分);汉初坚持“无为而治”的思想 (或“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1分) ;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进(1分),水利工程的兴修(1分)(答具体史实亦可得分)。 (2)(6分)变化:减轻商税;(1分)城市商业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分)取消官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直接监管。(1分) 影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1分)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22、(或“政府财政收入中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1分)(3)(4分)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用廉价商品和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2分)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2分) 34.(本题20分)(1)(6分)趋势:分封制、宗法制瓦解。(2分)原因:周王室与诸侯间的血缘纽带日渐疏远。(1分)建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2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2)(8分)宰相相互牵制、监督;(1分)在正式体制外设非正式机构。(1分)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相互牵制、监督;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3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23、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学生回答“中外朝制度”亦可)。(1分)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制度(1分),清朝设立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1分) (3)(6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或“三权分立”)(2分)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维护君主专制。(2分)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反对专制,维护民主政治。(2分)35(本题满分16分)(1)(4分)反对神化孔子;(1分)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主张是非标准依时代而变化。(1分)意义:冲击了正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2分)(2)(6分 )儒家学说是中华文明之魂。(2分)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近代西方思想相接合(2分)。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2分)(3)(6分)态度:反对对孔子偶像崇拜和儒家伦理纲常,尊重和崇敬孔子。(2分)原因:北洋军阀利用孔教维护其专制统治;(2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