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77060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浅谈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南平农校计算机科 詹建国摘要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虽几经修改,但那只是适用一个阶段,而现在计 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国家、省、地各部门对计 算机专业的实践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专业的课程改革显得更为迫切。本文结合我校 多年的实践,探讨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改革的设想、内容和具体的课程设置。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课程设置 专业调整 模块化 一、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改革的背景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 人才

2、,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国家教育部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 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的教学方式必须 从以往的学科教学转到以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人才的培养必须从以往的智能型人才 转向社会所需的大量技能型才人。因此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就业为 导向”的中职教育理念。 2、中职学生技能竞赛的要求,必须改革课程设置 从 2005 年开始,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竞赛在省开展以来,国家教育部职成司 2007 年 第一次开始全国中职生计算机技能大赛,各省市(区)相继开展这一活动,旨在提高各校 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同时也是检

3、验各校的师资水平。我校 2005 年承办福建省 中职生技能大赛,并组队参加,成绩不理想,反映出了差距;近年来各次的技能大赛我校 在南平市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全省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一是教学内容陈旧, 二是教学内容缺失,三是师资问题。现在全国性、全省性的中职生计算机技能大赛方兴未 艾,这也给所有中职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所学和实践技能的平台,竞赛的结果反映出一 个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水平。为此我们必须必革与此不相适应的课程,必须增设必要的课程, 只有改革,才能有了与人竞争的基础。 3、中职生的个性化特征对课程改革的呼声 中职教育对学生个性化教学的呼唤更为迫切。在基础学科,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

4、基 础课的体现上,就是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地按各自需求去学习。入学的第一学期不 分专业方向,不分模块地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到了期中期末学生在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及 能力上出现了分化,第二学期伊始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分专业方向进行编班,分层次的教 学。对于层次相对好的学生,往计算机网络方向发展,这既是就业的需要,同时也是为技 能竞赛做好充分的准备;相对弱一点的学生,往办公自动化方向发展,还有一部分同学往 图像处理、动画设计方向发展,实现真正地分层次与模块化教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有 充分地机会选择进阶内容。在专业性学科的体现上,同样要满足学生个性特长、个性发展 的需求,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学科和课

5、程标准,选修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课。教学上, 积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运用多种训练手段,打破千篇一律的教学习惯,尤其要破除照 本宣科,加大知识间的联系与渗透,为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打开思路。 二、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 这一门课程全校各班都开设,我校这门课程的教学是围绕全国 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这个中心开展教学,开设一年,每周课时,这样一来学生必须在二 年级上学期才能参加考试,即便某些班级提前,但也给教学带来了不便,若第一 次没有通过等级考试,那么就要在二下参加等级考试,而二下学生迫于就业实习的压力,考试的结果大多不如人意。一年的课程,有的班级提前参加考试必须在第

6、一学期结束课程, 第二学期月初参加考试,考试结束后还有大半学期时间,由于本年度教学内容已完成, 没有教学内容,各班“放羊”是不可避免的。可见没有必要开设一年,只要一学期,每周 节可完成教学任务,并在一下就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专业模块情况 目前本专业的教学分三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共个模块。第一 模块为公共课(即文化基础课部分) ,第二模块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模块,第三模块 为专业方向基础课,第四模块为专业方向课。第四模块的专业方向分为两个方向模块,一 是图形图像专业方向(实际上是图形图像制作专业) ,二是网络应用专业方向,三是信息应 用专业模块。 、原有的课程结构如下:从以上的设置中可看

7、出,首先,网络应用方向的课程设置在过去是适合的,但现在如 果仍然延用,则存在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商榷。第二,从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方面讲,这 个专业方向也不适合学生个性的发展,分类过于粗糙,因此必须对该专业方向进行重新的 细划分与定格,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第三,课程的设置上也不适合,必须增加与 全国技能竞赛相关的内容。 三、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1、课程设置的构想 结合 2007 年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将本专业课程分成两个专业方向,5 大 模块。具体地就是把原来的“网络应用方向”拆分成办公自动化方向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方 向。模块包括公共德育课模块、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

8、方向课程和 专业选修课模块。模块是由多个自成系列或有逻辑关系的课程组成。模块课程的设置上, 立足专业理论、实践以及市场的需要,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并取得行业、企业的介入, 校企共同开发。 (1)公共德育课模块。该模块括政治课、班会课及人文选修课程(音乐、美术、职业 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书法、劳动、职业生涯设计与心理健康教育等) 、文体活动等。 分别在各学期学习,可贯穿两年的学习,预计一学期每周课时。(2) 、文化基础课模块。文化基础课面向全体,着眼基础。根据学生的需求,以课内 和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相应地辅导班,提高层次。 (3)专业核心课模块。专业课程坚持向综合化课程

9、改革的方向发展,删除不必要的课 程,增加必要的课程,整合某些课程,建立若干模块,共同组成一个模块。这个模块是本 专业的主要程课,必须在一下二上进行学习。 (4)专业方向课模块。提供 67 门专业方向的主修课程,这是这个专业的主要课程。 必须在一下二上进行教学,开设一年,每周至少 4 学时,以便二下参加地、省的技能大赛。(5)专业选修课模块。这部分提供个限定选修课,若干个任意选修课。 、新的模块核心与方向课程设置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由原来的一个方向重新划分为两个专业方向,而图形图像已是一个 独立的专业,不再讨论范围。这两个方向是办公自动化方向和网络应用方向。 办公自动化方向:核心课开设计算机文字录

10、入、实用软件、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数据 库应用基础,方向课学习 Office 软件的综合应用(Word、Excle、Powerpoint 及综合应用) 、 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多媒体技术应用、公关礼仪和文秘基础。 网络应用方向:核心课开设计算机文字录入、实用软件、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数据库 应用基础,方向课学习编程基础 C 语言(或 VB)、图像处理(基础部分)、二维动画设计(基础 部分)、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静态网页设计() 、动态网页设计(ASP 或 ASP.NET) 、 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及服务器架设、Linux 操作系统及服务器架设。四、思考 一,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

11、朝一夕就能设计出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案,必须 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调研。二,必须注重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是教学质量的专业方向 课 程1、Word 文字编排2、Excle 电子表格数据处理3、PowerPoint 演示文稿4、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5、多媒体技术应用6、公关礼仪7、文秘基础办公自动化 方向1、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2、Win 网络 OS 及服务器3、Linux 网络 OS 及服务器4、静态网页 DW5、动态网页 ASP6、图像处理7、动画设计网络应用 方向选修 课程专业核心 课 程公共基础 文化课程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 础体育与健康语文公共基础 德育课程职业道德与法 律 哲学与人生职

12、业生涯设计心理健康教育限定性选修 1 图形图像处理 2 可视化编程应 用 3 美学基础 4 其他课程任意性选修 1 就业设计 2 礼仪修养 3 应用文写作 4 计算机专业英 语5 电子商务实践 6 三维动画制作 7 网络服务应用 8 音视频合成 9VFP 数据库职业指导 创业教育 技能训练 考证指导 教学见习 综合实训 顶岗实习计算机组装与维 修 色彩学实用工具软件MDB 数据库应用 基础计算机文字录入编程基础:C 或 VB保证,中等职业教育更不例外,而且还应该具有自己的师资建设特色。学校可以有计划地 选派专业教师参加相关的专业教学培训、实训培训、参观学习等,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和实践能力。 计算机的知识更新较一般学科快,应该鼓励年轻教师更新自己的知识,做一 个真正的“双师型”的人才。参考文献: 1、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 张健 职教通讯2006 年第 3 期 2、南平市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及其专业方向教学指导方案 3、中等职业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中国计算机学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首页 4、关于中职课程改革的思考-北京教科院职成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