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人高复2013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理综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76900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建人高复2013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理综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建人高复2013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理综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建人高复2013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理综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建人高复2013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理综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建人高复2013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理综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建人高复2013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理综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建人高复2013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理综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建人高复浙江建人高复 20122012 学年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学年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第第部分部分 选择题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表示人体内的某些细胞处于甲、乙、丙等不同生理状态下的生物膜面积情况。下列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三种膜结构的组成成分相似B乙到丙可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肽类激素的膜变化C乙到甲可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膜变化D甲到乙可表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唾液腺上皮细胞的膜变化2对于下列 4 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氧气浓度为 a 时,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B乙图中 b 点代表光饱和点,如果再提高实验中的 C

2、O2浓度,该点对应的 Y 轴上的值 一定变大 C丙图中,光照强度相同时,t2植物净光合作用最大 D丁图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 e 代表胡萝卜素3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 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 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 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 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 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

3、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 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4.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对右图所 示生物概念模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该模型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则 C 表示重组质粒,D 是细菌细 胞 B若该模型表示体外受精技术,则 A、B 其中之一表示成熟的精子 C若 A、B 表示培养液和胚胎干细胞,则 CD 的传代培养过程中有可能 出现分化现象 D 如该模型表示核移植技术,则 CD 过程一定与胚胎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有关5近年来,随着人类过度开发海洋资源,许多海洋动物也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由于世界各 国大量捕鱼船频繁在海上作业,现在每天

4、有 1000 只各种鲸、海豚及其它海洋哺乳动物命丧 渔网,下图为上个世纪南半球鲸捕获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各种鲸的数量波动属于非周期性波动,主要由外源性因素引起 B鲸属于容易出现衰退甚至灭亡的种群,因为鲸生育周期长、处于食物链末端 C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称为种群的垂直结构 D要调查某种鲸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6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 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 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

5、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 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 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个体。 D “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使能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 但不能生育的夫妇能得到自己的孩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7.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过程后可变为清洁能源,这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油脂等都能在人体内水解并提供能量 C利用风能发电、使

6、用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无氟制冷剂均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钢筋混凝土、玻璃钢、石棉瓦、碳纤维增强陶瓷都是常见的复合材料8四种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W 和 X 元素原子核的质子数之比为 1:2,X 和 Y 的电子数之差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ZYXWB由 W 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原子晶体,其熔沸点很高CW、Y、Z 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Z 的气态氢化物DY、Z 所形成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为:Yc(NH4) c(OH) c(H)C0.1 molL1的 Na2CO3溶液中:c(OH)c(H+)+ c(HC

7、O3) + c(H2CO3)D用 0.1 molL1 CH3COOH 溶液滴定 0.1molL1 NaOH 至中性时:c(CH3COO)+ c(CH3COOH)c(Na+)12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不正确的是A当沉淀的颗粒较大时,也可用倾析法将固体和溶液分离B结晶时,若溶质的溶解度越大,或溶液的浓度越高、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细小C利用硝酸和硝酸银溶液可区分工业盐和食盐 D制备阿司匹林时可能混有少量的聚合物杂质,可用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提纯132012 年 4 月 18 日沈阳和平区查获“毒豆芽”,其中添加一种动物用药恩诺沙星,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恩诺沙星说法不正确的是( )A

8、本品不溶于水,微溶于甲醇,可溶于酸和碱B分子式为 C19H22FN3O3 C该物质的一氯代物共有 9 种D该物质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硝化、缩聚反应14如图所示的实线是某同学利用力传感器悬挂一砝码在竖直方向运动时,数据采集器记录下的力传感器中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由图可知 A、B、C、D 四段图线中砝码处于超重状态的为( )AA 段与 D 段 BB 段与 C 段 C四段都不是D四段都是15下列各图像中能正确描述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等势线的是( )-1005-510F/N A B C D (A)(B)(D)(C)16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 x 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 t=0 和 t=0.03s

9、时刻的波形图。 x=1.2m 处的质点在 t=0.03s 时刻向 y 轴正方向运动,则有( ) A该波的频率可能是 125Hz B该波的波速可能是 10m/s Ct=0 时 x=1.4m 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 y 轴正方向 D各质点在 0.03s 内随波迁移 0.9m17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电阻为 R、半径为 L、 圆心角为 45的扇形闭合导线框绕垂直于纸面的 O 轴以角速度 匀速转动(O 轴位于磁场 边界) 。则线框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A B 22BL R22 2BL RC D 22 4BL R24BL R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二、多项选择题

10、(本题共 3 3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选对得求的。选对得 6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3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0 分)分) 18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从 B 点往左都是光滑的,从 B 点往右都是粗糙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m 的两个小物块甲和乙(可视为质点) ,在光滑水平面上相距 L 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开始 向右运动,它们在进入粗糙区域后最后静止。若它们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设静止后两物块间的距离为 s,甲运动的总时间为 t1、乙运动的总时间为 t2,则以下

11、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若 M=m,则 s=L (B)无论 M、m 取何值,总是 s=0 (C)若 M=m,则 t1= t2 (D)无论 M、m 取何值,总是 t1” 、 “”或“=” ) ,理由是 ,平衡时 n(CH3OCH3)= mol。 28 (15 分)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己内酰胺和己二酸。 实验室可用 环己醇氧化制取环己酮(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环己醇、环己酮和水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物质沸点()密度(gcm-3,20)溶解性环己醇161.1(97.8) *0.9624来源:Zxxk.Com能溶于水和醚环己酮155.6(95)*0.9478微溶于水,

12、能溶于醚水100.00.9982*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的沸点实验步骤如下:实验步骤如下: 将重铬酸钠溶于适量水,边搅拌边慢慢加入浓 H2SO4,将所得溶液冷至室温备用。 在一圆底烧瓶(乙)中加入适量环己醇,并将中溶液分三次加入圆底烧瓶,每加一次都应振摇混匀。控制瓶内温度在 5560之间,充分反应 0.5h。 向反应后的圆底烧瓶内加入少量水,并接入右图所示装置中,将 T 形管的活塞 K 打开,甲瓶中有适量水,加热甲,至有大量水蒸气冲出时,关闭 K,同时接通冷凝水。 将步骤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经过以下一系列操作可得纯净的环己酮:a、蒸馏,除 去乙醚后,收集 151

13、155馏分;b、水层用乙醚(乙醚沸点 34.6,易燃烧,当空气 中含量为 1.8348.0时易发生爆炸) 萃取,萃取液并入有机层;c、过滤;d、往液体中 加入 NaCl 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 e、加入无水 MgSO4固体。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 问题: 步骤所得溶液分三次加入环己醇的原因是_。 步骤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甲中 玻管内的水位。若玻管内的水位升高过多,其可能原因是_ _,此时应立即采取 的措施是_。 步骤中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上述操作 c、d 中使用的玻璃仪器 除烧杯、锥形瓶、玻璃棒外,还需 , 在上述操作 d 中加入 NaCl 固体的作用是 ,e

14、中加入无水 MgSO4的作 用是_,蒸馏除乙醚的过程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 _ _ 。 写出该实验中可能发生的一个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29 (14 分)某相对分子质量为 26 的烃 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 A 为原料在不 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烃 B、烃 C。B、C 的核磁共振谱显示都只有一种氢,B 分子中 碳碳键的键长有两种。以 C 为原料通过下列方案可以制备具有光谱高效食品防腐作用的有 机物 M,M 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1)B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 B 的结构简式为 ,B 与等物质的量 Br2作用时可能有 种产物。 (2)CD 的反应类型为 ,M 的分子式为 。 (3)写出 EF 的化学方程式 。 (4)G 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写出由 G 反应生成高分子的化学反应方 程式 。 (5)M 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四种满足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苯环且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两种遇 FeCl3溶液不显紫色1mol 该有机物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 1mol 氢气(一个碳原子上同时连接两个OH 的结构不稳定)、 、 、 。30 (18 分) 抗旱性农作物因能在缺水环境下正常生长,所以其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多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