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2013一2014学年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75066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2013一2014学年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2013一2014学年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2013一2014学年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2013一2014学年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2013一2014学年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2013一2014学年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2013一2014学年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 学年度学年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高二语文模拟试题( (五五) )完成时间:完成时间:2014.01.3102.06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19(19 分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A浸渍 z 贮藏 ch 租赁 z 纤维 xinB狭隘 y 龟裂 jn 胆怯 qi 外强中干 gnC妊娠 chn 栈桥 zhn 嗜好 sh 过蒙拔擢 zhuD蓓蕾 bi 逶迤 wi 菲薄 fi 桀骜不驯 ji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欢度春节 文身 闲情逸致 衍生B浑浑噩噩 醴酪 死心踏地 疱疹C陨身不恤 曼妙 长歌当哭 物候D幅员辽阔 寥落 一如

2、既往 编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B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饱学之士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C流窜数省,身负多条人命的抢劫杀人犯周克华,践踏他人的生命,危害社会安全,穷凶极恶,他被警方击毙,真是死得其所。D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4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海峡西岸经济区” 。 (不超 40 个字)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种地域经济综合体。海峡

3、西岸经济区包括台湾海峡西部的海域与陆地。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也包括福建的周边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台湾、香港和澳门。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江珠江两大三角洲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是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指出“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能够流行的原因。 (4 分)2012 年,“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一夜之间红遍大街小巷,用“爆红”来形容也毫不为过。选秀节目一直是近年来的收视热点,但是节目形式已经很久没有出现革命性的创新,而“好声音”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导师兴奋地拍下按钮转过椅子的镜头深深印入了观众的脑海,选手的 PK 方式、比赛的赛程安排等也都有很多创新。 “中国好声音”从制作起就是制作方和电视

4、台共同出资,邀请到四大导师也不收取酬劳,而是在节目和选手产生市场价值之后参与利润分成,学员们则依靠这个平台大放异彩。最终“好声音”的热播形成了制作方、播出方、导师、学员甚至主持人都共同受益的局面。另外,一档综艺节目的成功离不开群众基础。对于中国迅速增长的中产阶层来讲,节目包装更有时尚气息的“中国好声音”要比传统综艺节目更有吸引力。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1818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东坡先生墓志铭苏辙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

5、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 ”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通判杭州。公于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钤辖亢礼。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理必恭顺,

6、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不悛,当奏之。 ”押伴者惧,为之小戢。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自密徙徐。是时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 ”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 ”执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以虞水之再

7、至。朝廷从之。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公实有焉。(节选自栾城集 ,略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其君子相吊于家 相:互相B不悛,当奏之 悛:悔改C尾属于城 属:连接D用此数困于世 用:因为7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苏轼一心为民的一组是(3 分)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 亲人武卫营,呼其卒长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 公宽其禁约,使得尽其技公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 公又多作嬗粥药剂,遣吏挟医,分

8、坊治病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苏轼才华出众,学通经史,少时对古今成败之事总能说清其要害,参加科举考试,欧阳修认为是奇才,打算在众多士子中把他取为第一。B苏轼深受百姓爱戴,离任杭州之后,百姓言谈之时仍然只称他学士,不说他姓名,去世之后,各地无论是贤者还是愚人都叹息流泪。C苏轼严于治吏,将仗势横行、不守礼法的接待高丽使者的官吏上奏朝廷,将凌辱应试士人的巡考官宦依旨驱逐。D苏轼德行高尚,他称颂善人善举,斥责恶人恶行,遇见正义的事情就奋勇去做,不顾危害,虽屡遭挫折,但从不为此遗憾。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斯文坠

9、矣,后生安所复仰?(3 分)(2)公于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 (4 分)(3)及至杭,吏民习公旧政,不劳而治。 (3 分)三、古诗词鉴赏(三、古诗词鉴赏(1010 分)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1)试分析这首诗前两联是如何突出表现“早”的?(4 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2 分)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 分)忆秦娥用太白韵 李之仪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

10、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注:李之仪:北宋词人。因得罪权贵,贬职于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凌歊(xio):即凌书台,南朝宋孝武帝曾登此台,为当地名胜。双阙:古代宫门前两边供望用的楼。(1)本词开头的“咽”字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4 分)(2)试简要概括下阕中“帆来帆去,天际双阙”蕴含的思想感情。 (2 分)四、名句名篇默写(四、名句名篇默写(9 9 分)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

1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 (庄子逍遥游 )云横秦岭家何在,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无意苦争春, 。 (陆游卜算子咏梅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20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 (20 分)我爱冬村野景 杨矗说起冬,人们禁不住连牙齿也会激灵一颤,尤其是北方的冬天,也着实冷得不含糊。冷倒不太可怕,最可怕的则要算那满世界的肃杀之象了。六神退位,大自然的一切生机仿佛都被这冷吓得东躲西藏,了无踪迹。于是,中国的画家就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

12、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澹而如睡。连水色也是春绿夏碧,秋青冬黑;连天色也是春晃夏苍,秋净冬黯。当然,画家的眼睛终与常人不同,但无论是艺术的渲染,还是自然的描摹,都没离开冬的真魂魄。这是披着艺术外衣的冬。它虽然惨澹、黑黯,却还具有如睡如梦的诗意。在一般人的眼中,冬便一无可爱之处,是个极讨厌的角色。然而,我却爱这讨厌的冬。我喜欢它的坦诚,那不假修饰的赤裸裸的坦诚。河不再喧嚣,山脱去伪装,树露出骨骼,大地也显出平素少有的宁静和谦虚。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每想到冬,我脑子里就会冷不丁地冒出这句千年古句。好像有谁在暗中悄悄地撮合似的。冬的品格是朴实,朴实得就像忘了遮掩,偶然穿露于外的一件旧衬衣。而在乡间这

13、种旧衬衣是很常见的。心中暗加比较,我觉得在冬景中,我还是最喜爱那稀稀疏疏的冬村野景了。它像一幅传统的山水国画铺展在你的眼前。在阵阵鸡犬呜叫声中,缕缕炊烟在袅袅升起。这时你会看到,晨阳已将一个素装淡服的村庄模盘描画出来了。它有几分土:有几分丑,甚至显堡十分蛮野不化,就像老想脱掉衣服,光羞身子满街疯跑的孩子。当你把视线移向原野时,可以想到,你会禁不住惊奇起来,你发现同村庄血肉相连的田野,原来也是那样的喜欢撒野,不懂得什么是粉饰,什么叫驯服其实,我之偏爱冬,还有点个人情感方面的原因。那是一个人妖颠倒的年代。一天,我踏着夕阳西下的自然节奏,从学校返回家中。还没进门,就听见一阵阵的哭泣声。我的心一下子提

14、到了嗓子眼,来不及琢磨,我赶紧推门而入。终于,预料中的事发生了,父亲到底被他们拉去批斗了。就在寒天冻地的冬日,站在广场上,面对无数作为正义化身的人们,一任他们声讨、唾骂。批斗会结束时,坚强的父亲已昏倒在地。是母亲硬是用力搀扶着父亲一步一步捱到了家中。就是在这次批斗中,父亲的手被永远地扭坏了,到今天也没治好。当我看到父亲躺在床上,闭着眼,一言不发,母亲、弟妹围泣床头的情景,我当时就断定,这是我一生中难忘的一日,但万万没有想到这本是痛苦的记忆,后来竟转为一种怀恋。因为我们没有被冬冻住,我们从那个冬日里走了出来。记得也是在冬天,我也遇到了巨大的挫折。当我就要被颓丧的心情吞噬掉的时候,是一双温柔的女性

15、之手把我从心灵的冰窖中拯救了出来。所以,我就想,冬天是朴实的,朴实到会让你品尝到毫无掩饰的残酷,和同样不加粉饰的温柔。它也非常平淡,平淡得没有绿意的诗,没有生命的歌。但这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平淡,它的实野补之主包裹羞苦涩的堑理。这是它唯一有意保留的财富。大概英国诗人雪莱也有此发现,不然他不会吟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同样,我也想说:冬是春天的母亲,她用赤贫孕育着富有。去年冬天的一天,我携友人乘车南下,透过车窗,我看到原野里那赤裸裸的土地,土地中赤条条的田埂,田埂阡陌上那枯杨瘦柳的枝杈上孤零零地架着几团用柴泥筑成的鸟窝,我的心就怦怦跳动起来,同那隆隆转动的车轮一起驰向了冬的怀抱。经过世事沧桑的人,我相信,你会懂得冬的可爱,和偏爱冬村野景的这份真挚的情怀13第段写中国画家对冬的看法有什么作用?(4 分)14请简要分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