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世界经济研究的热点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872673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1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期国内世界经济研究的热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近期国内世界经济研究的热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近期国内世界经济研究的热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近期国内世界经济研究的热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近期国内世界经济研究的热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期国内世界经济研究的热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期国内世界经济研究的热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 制作 1近期国内世界经济研究的热点 世界经济编辑部 宋志刚 李元玉 杜亚平 一一 国际金融国际金融 (一) 汇率制度选择与资本项目自由化(一) 汇率制度选择与资本项目自由化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选择不同的汇率制度。近期国内学者们大都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角度出发研究汇率制度选择问题。 研究表明, 固定汇率制度是新兴市场国家的首选, 但是它在不同国家的运行效率和经济绩效并不相同, 传统的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不能对此做出有效的解释 (限于篇幅原因, 参考文献不在文未列出, 备索) 。固定汇率安排确实存在通货紧缩的跨国传导

2、机制, 这也是选择保持汇率固定的政策时必须考虑的社会成本。依据蒙代尔-弗莱明和多恩布什汇率超调模型的分析,一国货币金融制度选择不是面临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与完全的资本流动的“三难选择” ,而是面对只要是开放经济,就会有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缺失的“开放经济两难选择” ,所以货币政策独立性不能作为汇率制度的参照标准,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还是浮动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种长期安排。 从国际经验来看,像日本和德国等经济大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遇到了汇率升值的内部与外部压力。面对货币升值压力,汇率调整的最佳方式是缓慢而渐进地实现升值。在政策目标的取舍方面, 资本自由流动、 独立货币政策和浮动汇率往往是经济大国必需

3、的政策组合。有学者通过对中国台湾的外汇储备、汇率波动和货币政策操作的案例分析,认为台湾实施的措施有效地缓解了货币升值压力。 “货币篮子”和钉住一揽子货币汇率制度对中国未来的汇率制度改革可能更具现实意义,其重点在于货币篮子的目标设定和权重选择。随着资本流动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中国应改变目前人民币事实上钉住美元的汇率体制, 真正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国内学者根据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实际情况, 运用国际比较的研究方法, 探讨了一国是否应从固定汇率制退出、何时退出以及如何退出的问题。发现:在宏观经济基本面强,短期资本流动受到控制时的退出最平稳, 在危机中货币尚未受到贬值压力时退出仍可避免大的经济

4、动荡, 在货币受到投机冲击时退出动荡最大。 与汇率制度选择密切相关的一个议题是对资本账户开放的讨论。各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开放资本项目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各国基本采用渐进式的资本项目开放;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 制作 2是资本项目开放具有明显的次序; 三是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资本项目开放过程中, 所伴随的汇率制度具有差异性,发达国家基本上选择了浮动汇率,而发展中国家更具多样性。 有学者根据国外有关资本项目开放度指数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资本账户开放度指数,从定性及定量两种方法对中国资本管制强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中国以 QFII 的推

5、出作为重要的步骤,不断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但要面对的是在大量资本流动的情况下如何兼顾汇率的稳定和国内政策的有效性。 外汇市场干预和加强资本管制只是一个临时性政策, 更合适的政策选择应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 虽然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应选择固定汇率制度。 但目前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已反映出汇率制度对经济发展变化的不适应。 其调整和改革的关键是建设一个健全而发达的外汇市场, 这是形成不同预期的先决条件。 (二二)东亚金融合作东亚金融合作 东亚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对加强区域合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提出了各种区域合作倡议和构筑金融合作框架的设想。 目前东亚金融合作在一些领域已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一是清迈倡议

6、(CMI)和货币互换机制的运行;二是各层次的政策对话的建立;三是亚洲债券基金(ABF)的设立。参与亚洲债券市场发展是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结合资本项目开放,采取循序渐进发展的策略。东亚金融合作更为根本的障碍因素,是目前东亚地区缺乏领袖国和共同的政治愿望。 有学者认为当前流行的东亚汇率合作方案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由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快速变化,加上欠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等因素,钉住一揽子货币、亚洲机制等一系列东亚汇率合作方案不能对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构成有益的改善。 中国可以通过呼吁日元对美元的稳定实现东亚区域内货币之间的稳定, 推进人民币在东亚区域更加广泛的使用。 一国货币必须

7、通过区域性制度合作的集体行动来实现完全的国际化。 (三三)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 2004 年通过了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 提倡使用内部评级法管理信用风险,并推荐使用 KMV 模型进行内部评级。我国学者从 1998 年开始关注 KMV 模型,但大量的经验研究和相关的文献则是在近一二年内形成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修正 KMV 模型, 直接用国内的样本数据进行验证; 另一类则在修正 KMV 模型的基础上,用国内的样本数据进行验证, 以探求在我国的适用性。 有学者采用模型对新协议的市场约束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四)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四) 关

8、于人民币汇率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 制作 3近来围绕着人民币汇率和相关问题的研究逐渐升温,关于人民币应该何去何从的争议也再度升温。对这一问题经济学界有种声音:一种赞成人民币升值,同时伴以更加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另一种则是当前的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 并且继续维持当前的固定汇率制度。 反对者认为,人为地让人民币升值一方面不利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它会助长国际游资的进一步进入而扰乱中国正常的金融秩序。 在内需自主增长机制没有一定改善的现实背景下,如果运作不当,会对出口、投资、就业、外债等造成压力,从而加剧中国的经济增长缺口和内外部失衡。 有学者在出口企业生

9、产函数的基础上, 建立一个简单的出口企业的短期劳动需求模型, 用经验分析方法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就业的实际影响。 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将抑制就业的增长,并加重就业的负担。因此,建议目前人民币不宜大幅升值。 主张人民币升值的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减少贸易顺差,纠正对于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的歧视性发展战略。 对于出口, 更值得关心的应是出口对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贡献, 而不是出口本身的增长。 最大的风险在于升值预期而不在升值本身,果断升值并采取系统对策,可使中国经济接近稳定的国内外平衡。覃东海、何帆在谁在制造人民币升值论 (2004)一文中,回顾了日本、美国等政府、国际

10、学术界和相关国际组织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不同观点,并分析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各种舆论的真实动机和依据。 有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在于可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价格的双重运动,重化工业化时期大量进口资源和技术,货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成本,缓解通货膨胀,改善贸易条件,提高人民币资产价值。此外,学者们还分别从消费价格指数、政府支出、关税率等多角度探讨了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并分析了国外利率、政府消费、生产率与实际汇率的短期相关关系,并指出实际货币供给、关税率、贸易条件、开放度和贸易差额与实际汇率有长期的稳定关系, 目前中国贸易顺差以及汇率升值压力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近几年来一些学者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对人民币均衡

11、汇率进行了测算,并认为人民币始终围绕均衡汇率上下波动,某一时段出现高估或低估是正常的。 二二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 (一)(一) 反倾销反倾销 与反倾销相关的研究是近年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已发表的论文中, 既有国外商品在中国的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也有对中国产品在国外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关注; 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 制作 4有经济表面现象的总结, 也有深层的理论发掘。 因反倾销更多体现在贸易政策及国际贸易实务方面,所以相关论文也多归纳总结的特点、因素及对策等。在这面研究存在的问题是,论文虽然很多,但这些文章的研究角度、方法及结论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这一方面

12、反映了学者对这一领域的高度关注,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者间研究成果的相互借鉴过多, 研究缺少独立性。见表 1、表 2 及表 3。 表表 1 中国遭遇反倾销的特点中国遭遇反倾销的特点 国际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斗争较为激烈。 反倾销对象多集中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 “拳头产品”上。 反倾销发起国家和地区由最初的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延伸。 遭遇反倾销的产品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扩散。 反倾销诉讼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应对中国产品冲击的一个重要砝码。 被征收的反倾销税率较高。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率有直线上升趋势。 对我国产品倾销的确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随意性及歧

13、视性。 传统的倾销与反倾销经济学分析认为反倾销对被倾销国是正义和有利的,反倾销的实质是反垄断。但也有学者根据博弈论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反倾销问题:反倾销对被倾销国的国民福利有害无益。现实中是否应该反倾销,是一个博弈策略问题,需要视现实条件而定, 不应该作简单的断言。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 各国依据反倾销法规中的 “公平竞争”原则,按照倾销幅度来确定反倾销税的这一做法不符合经济学原则。 从博弈理论角度看,反倾销博弈涉及到进口商与出口商的相互制约、动态制衡,其博弈路径是可以改变的。 表表 2 中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中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 外因 国际经贸形势所致,具体来讲就是美国经济低迷、日本经济

14、持续不振。 中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 反倾销的示范效应及惯性风险。凡一国对某种产品实行反倾销都容易产生对他国的示范效应,引起各国的连锁反倾销。 贸易保护主义者利用 WTO 协议关于反倾销的规定,对我国滥用反倾销措施,造成反倾销案件泛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 制作 5内因 我国外贸出口的迅速增加导致国外反倾销投诉随之增加。 涉案企业不积极应诉。在应对反倾销中应诉质量差。 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国内出口行业的价格恶性竞争。 我国企业出口的商品结构和出口地区结构不平衡,出口的多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机电、化工等低附加值的产品, 企业依赖于低价策略来开拓国际市场,

15、易给进口国造成低价倾销的印象,市场过于集中于欧美市场。 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市场化程度低。计划经济后遗症仍未消失。计划经济时期重复建设,生产能力过剩。 缺乏对规则的认识,观念上没有加入 WTO。 对转口贸易缺乏有效的管理。 表表 3 中国遭遇反倾销的对策中国遭遇反倾销的对策 政府 加强政府国际协调和交涉力度,努力争取合理待遇。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双多边贸易谈判、参与制订国际反倾销法及协调国内出口企业出口政策。 可以利用反倾销武器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完善反倾销应诉法律规定,建立我国反倾销法律规则体系。 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建立反倾销基金、反倾销信息网,为企业反倾销应诉提供资金和信息保障。

16、 加强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对外宣传力度,争取市场经济待遇。 加强外贸宏观管理,整顿和规范出口竞争秩序。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出口产品数量、出口市场方向、出口产品结构的宏观控制,降低反倾销发生的概率。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进出口商会的作用。 鼓励中国企业参加应对国外反倾销的诉讼,要明确规定对外反倾销应诉中“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 设立反倾销诉讼基金及奖励机制,助于企业积极应诉。 企业 拿起反倾销武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加紧培养一批从事反倾销应诉的专门人才。 出口企业应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注重产品的国际市场营销,防患于未然。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优化产品结构。 提高我国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技术水平,是减少反倾销的根本出路。 企业必须从全球竞争的角度出发来制定和实施产品竞争战略。一是调整产品结构,实施产品差别化战略;二是调整投资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