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语和句式复习材料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72125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词语和句式复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复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复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复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复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词语和句式复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词语和句式复习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词语和句式复习材料文言词语和句式复习材料文言是指五四运动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学习文言文,既有利于 继承文化遗产,也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的修养。古今汉语有不少一致的地方,也有很 多差别。这种差别除语音外,还表现在词语和句式的运用上。为了培养对古代汉语的 语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我们需要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知识、虚词和文言句式, 并进行一番梳理。为使同学们复习方便,特编排此材料。一、文言词语一、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代词以及兼词。

2、、文言实词、文言实词 对文言实词的学习要着重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一词多义(一)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的普遍现象。 考试大纲规定中学生必须掌握常用的 个文言多义实词的意义。阅读文言文遇到多义词时,如何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 它的意义,是读懂文章的关键。 试分析以下句中“亡”的含义: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今刘表新亡。 练习:、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句中“绝”的含义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

3、河。 劝学 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石钟山记 以为妙绝。 口技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绝云气,负青天。 逍遥游 ) 、整理孔雀东南飞中“相”字的用法 相见常日稀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登即相许和 会不相从许 嬉戏莫相忘 誓天不相负 儿已薄禄相注意:大家在现阶段的学习中,遇到多义实词时,一定要联系语境,推知词语在句中 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积累。有兴趣的同学,可从课本页的第小题中选取几个词语,回忆初高中阶段的相关文句,看看你都见过它们的哪些义项。 (二)古今异义(二)古今异义 随着语言的演变,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古代词语今天词义 扩大了,有的缩小了,有的失去了古代

4、词语的意义,即意义转移了。这种现象叫做古 今异义现象。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了解古今异义词的几种演变类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恨晨光之熹微。 、吾羞,不忍为之下。 、朕、哀家、宰相、仆等词。 、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需注意下面两种情况: 1、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一个双音词。 铁骑突出刀枪鸣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腹犹果然 2.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

5、与积累。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 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 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 )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三)通假字(三)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 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通假字有“约定俗成”的规律,不能认为凡是同音字都可以 通假。由于历史音变,有些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相差甚远。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 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字 的音

6、。 试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看看你能找出识别通假字的规律吗?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徐公来,孰视之,自叹不如。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此小大之辩也。 、莫春者,春服既成。 、距关,毋内诸侯。 、使臣奉璧,拜送于庭。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注意:对于文言中的通假现象,首先要学会积累;其次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个字它的常见义项放在句中都讲不通时,就要考虑该字是否出现通假现象。找本字时要善于 从音同(近) 、形近两个方面探寻。 (四)词类活用(四)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在特

7、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 并进而产生出和语境相适合的意义。词类活用的情况常见的有: 、名词活用作动词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沛公军霸上。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左右欲刃相如。 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驴不胜怒,蹄之。 范增数目项王。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名词活用作状语 试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了解名词活用作状语现象。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天下

8、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俊采星驰,雄州雾列。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园日涉以成趣。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 试指出下列句中出现了使动用法的词语,了解文言中的使动现象。 项伯杀人,臣活之。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外连横而斗诸侯。 臣具以表闻。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春风又绿江南岸。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舍相如广成传舍。 、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 试指出下列句中出现了意动用法的词语,了解文言中的意动现象。 稍稍宾客其父。 侣鱼虾而友麋鹿。 襟三江而带五湖。 且庸人尚羞之,况将相乎? 渔人甚异之,问所从来。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你能总结出形容词

9、、名词用作意动时的不同翻译格式吗? 练习:试翻译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使动、意动的差别。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也。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为动用法 试翻译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看你能发现什么现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 、其它活用现象试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亲贤臣,远小人。 素善留侯张良。 六王毕,

10、四海一。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注意:词类活用只是古代汉语中出现的现象,判断词类活用现象要以现代汉语的语法 规范作为标准来衡量。 、文言虚词、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数量并不多, 考试大纲中规定中学生必须理解常见的个文言虚 词的意义和用法。虽然数量少,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极为灵活,是比较难掌握的。对 于常见文言虚词,同学们一定要学会积累,从学过的文言课文中查找不同虚词的不同 用法。对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虚词可以依据前后搭配的词以及它在句子中的位置来辨识 它的用法。对一些典型例句,要注意识记。 练习:试指出下列句中“其”字的意义及用法。 、 秦王恐其破璧。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1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其一犬坐于前。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二、文言句式二、文言句式文言句式有许多跟现代汉语的句式存在着差别,这里谈七种情况: (一)判断句(一)判断句 试翻译下列句子,了解文言中的判断句的常见形式。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12、和氏璧,天下所供传宝也。 、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 刘备,天下枭雄。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二)被动句(二)被动句 试翻译下列句子,了解文言中的被动句的常见形式。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 于时,学于余。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若属皆且为所虏。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洎牧以谗诛,邯

13、郸为郡。 (三)省略句(三)省略句 试补充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份,了解文言中省略句的常见形式。 、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和良,具告以事。 、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今君乃亡赵走燕。 、死马且买之

14、五百金,况生马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四)宾语前置句(四)宾语前置句 分析下列句子中宾语的位置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归纳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用法。 、 大王来何操? 、 微斯人,吾谁与归?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 项王曰:“沛公安在?” 、 古之人不余斯也。 、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 夫晋,何厌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唯命是从 、及长,不省所怙,唯兄嫂是依。 (五)定语后置句(五)定语后置句 分析下列句子中定语的位置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归纳文言文中定语后置的用法。 、 求人能使报秦者,未得。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头一双,欲与亚父。 (六)主谓倒装(六)主谓倒装 分析下列句中主、谓语的位置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 甚矣,汝之不惠。 、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 贤哉,回也! (七)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七)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这种倒装现象是文言中最常见的,试分析下列句子,看看它们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