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版四下语文教案第1单元:话语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68799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大版四下语文教案第1单元:话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师大版四下语文教案第1单元:话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师大版四下语文教案第1单元:话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师大版四下语文教案第1单元:话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师大版四下语文教案第1单元:话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大版四下语文教案第1单元:话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大版四下语文教案第1单元:话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册教案八册教案第第 1 单元:话语单元:话语 尚利君尚利君 作于 2006 年 1 月 25 日 第 1 单元:话语 (转)大地的话教学目标:1、独立认识汉字 3 个,学习会写 5 个汉字,在阅读过程中有重点地识记“蕊”字。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3、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全诗内容,体会诗中蕴含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重点:1、本篇课文的前四节内容十分简单,通俗易懂。重点理解第五小节“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这句话。2、学会仿照诗歌说话、续写。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直接板书“话”,提问:这是什么字?(话)一

2、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2、教师再板书“大地的”,要求学生思考:大地会与谁对话?3、师:大地要说的话很多很多,它到底和谁对话了,说了些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地的话。(多媒体出示课文内容)二、品读悟情。1、教师配乐范读。师:现在老师配上音乐把诗歌朗诵一遍,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大地在和谁说话?指名学生回答。(板书:种子、飞鸟、游鱼、小草)设计意图:指导阅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这非常符合诗歌的特点,要在读中体会诗歌意境,教师饱含感情的范读,再加上音乐,让学生很快进入诗歌意境,对诗歌有个整体感受。2、学生自由读诗,自学生字词。(1)自由地轻声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联

3、系上下文,并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3)同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以及理解情况。(4)全班交流。(课件出示生字词)纠正容易读错的音,比如“嘟噜”、“吐蕊”、“驱赶”等;重点识记“蕊”字。3、默读诗歌,理解内容。(1)默读诗歌,并在书上做些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或读后的体会,也可以是自己不懂的的问题。(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4、分角色读,指导学生用“心”说话。(1)看看大地都想和种子、飞鸟、游鱼和小草说什么?并选出其中的一节练读。(2)指名四位同学扮演大地朗读课文的前四节,想象自己就是大地母亲,你想对种子、飞鸟、游鱼、小草说些什么?其他同学就是种子、飞

4、鸟、游鱼、小草,仔细听大地的话,看能否听懂大地想对你说些什么?(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接读课文前四节,教师点击相关课件(每一小节都制作动画课件),读后其余学生评价。三、换位抒情。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或大地体内的其他生灵,听了大地母亲的话,你有什么想对大地母亲说的?你能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听吗?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四、总结升华。1、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2、再回想刚刚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大地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3、随机设疑: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含义?(板书:)(还有许多大地体内的生灵,比如:

5、落叶、石子)4、听课文录音,放动画课件,再次欣赏诗歌,感受大地的宽广胸襟。五、以说促写。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大地母亲,你一定还有很多话语倾诉,你还想对谁说什么?请敞开心扉,大胆地说出来吧!(学生小组合作交流。)2、(课件出示)仿照诗歌前四节的结构和语言风格,将自己要倾诉的话语写一节小诗。全班展示交流。六、课后拓展。(课件出示)课后继续修改自己写的小诗,准备活动课上评比展示语言的魅力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衣衫褴褛、无动于衷、良辰美景等)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

6、,切实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重点:理解第六自然段的内容,感受“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悟其打动人心的原因,体会语言的魅力。教具准备:图片(春天美景)、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魅力”这个词语,谁能上黑板写一写?(可以让曾经写错过这个词语的学生板演,从书写是否正确、规范上给以评价。)2、谁能说一说“魅力”是什么意思?(很吸引人)在现实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事情很有吸引力?(启发学生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认识。如:学生说春天的景色很吸引人,教师要引导学生简洁地描述一番,并注意相机地给以总结:这是大自然的魅力(书的魅力、网络的

7、魅力、电视的魅力)其实,你知道吗?有时候语言也有它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语言的魅力。 (板书:语言的魅力。学生齐读课题。)究竟是哪句话有这么迷人的魅力呢?让我们赶快打开书,去寻找一下答案。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检查生字(出示小黑板:衣衫褴褛 头发斑白 无动于衷 良辰美景 绅士 嬉戏)(1)学生自读、同位读、开火车读。(2)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处理方法:一要注意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如:衣衫褴褛,在学生说出词语的意思后,可再结合插图加深理解;二是将字典适当的引进课堂,区分“良辰美景”中的“辰”与“晨

8、”在意义上的不同;三是注意评价,如:绅士,提议男生都做一个有礼貌的人。)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正音时,可以强调:穿着(zhu)华丽)4、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2、3 名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 无动于衷 什么也没有得到春天到了,可是 得到的钱多极了随机理解:无动于衷)三、再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过渡:同学们,随着木牌上的字的变化,人们由无动于衷到纷纷解囊相助,老人乞讨的钱也由无到有,而且还多极了,一天之中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可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从早到晚什么是不变的?1、默读课文,找一找什么情况没有变?(还是那个盲老人,身旁还

9、立着一个木牌子;还是在巴黎繁华的大街上。)2、既然还是在巴黎这条繁华的街上,还是那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还是旁边立着一个木牌子在乞讨,可是为什么人们的变化这么大呢?过渡:这一切一切的变化,只是因为木牌上的字变成了(学生齐读。老师范读。注意把握“可是”的语气。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3、品读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让学生结合板书,发挥想像,充分发言。如果学生说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可让他们自读第六自然段再来体会。)4、(出示图片)是的,看到这句话,我们想到了春天的万紫千红,它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是那么的令人陶醉。(合上图片)可是,这良辰美景,(引读

10、)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就(引读)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板书:产生同情)5、一句充满魅力的语言,唤醒了人们的同情心,让我们饱含感情的读一读第六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四、拓展延伸过渡:一句有魅力的话有着神奇的魔力,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试着发挥语言的魅力,写几句话?(出示图片:1、不要踩草坪! 2、浪费水罚款!)请你用有魅力的语言说说,注意语言要少而精。(对于学生那些有创意的语句,教师可鼓励他们制成卡片,贴于宣传栏上。)五、课下延伸:在我们新建的校舍里,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了黑黑的脚印,请你

11、设计一个警示语,好吗?如果你认为在新校舍的哪些地方还需要警示语,也请你动动笔,运用恰当的语言,让每一个学生都来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秉笔直书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2、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4、学习抓住要点,绘声绘色的复述课文。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鼓励提问。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课前同学们都查找了有关“秉笔直书”的资料,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2、归纳学生的资料,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弄清“国王”、“庄公”、“国君”、“相国”的意思,理解“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了解太

12、史的职责,知道“竹简”是怎么回事。二、自读文章,整体感知。1、围绕课题“秉笔直书”,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教师梳理归纳他们可能提的问题:谁秉笔直书?他为什么要秉笔直书?秉笔直书的后果是什么?)2、围绕自设问题,自己用喜欢的方式试读课文。3、小组讨论交流。三、细读课文,理解人物特点。1、(出示课后的“金钥匙”:)为了更好的理解太史伯、仲、叔和季,可以向自己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他们的职责是什么?(2)他们是怎样做的?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3)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围绕“金钥匙”的提示再次默读课文。)2、同桌交流,体会史官宁愿被杀头也要说真话,记录真实的历史。这不仅仅是真话的力量,而更是

13、人格的力量。(在交流中重点理解这样几个句子:)(1)太史伯说的两句话,第一句:太史伯听了崔杼的话,严肃的说:“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哪能捏造事实,颠倒是非呢?”(先让学生充分的读句子,读出反问的语气,感悟反问句表达意思的力度,以及所表达的意思。使学生在朗读中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不能捏造事实,颠倒是非。”重点体会“本分”,可以请学生说说每个人根据不同的工作,都有些什么本分。从而感受太史必须说真话,记录真实的历史。)(2)第二句:太史伯说:“我只有一个脑袋,如果你叫我颠倒是非,我情愿不要这个脑袋。”(在理解了伯说的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后,再来读这一句话,

14、可以多找几个学生读,甚至由老师范读,目的就是要引导体会伯为了说实话宁肯牺牲自己的那种毫不畏惧的精神。从而感悟人物性格的耿直,敢于直言。)(3)太史仲的话:太史仲面不改色,冷笑着回答:“太史只怕不忠实,可不怕死。你就是把我也杀了,难道还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吗?”(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太史伯就因为说真话而被崔杼杀害了,仲还敢这么说,难道他就不怕死吗?通过“面不改色”、“冷笑”,体会他的毫不畏惧,感悟人物特点。)(4)前面的三位太史都已经被崔杼杀害了,这时候第四位太史季他又是如何做的呢?太史季说:“我当然爱惜性命。但要是贪生怕死,就失去了太史的本分,不如尽了本分,然后去死。但您也要明白,就是我不写,

15、天下还有写的人。您只能不许我写,却不能改变事实。您越是杀害太史,越显出您心虚。”(小组交流,通过太史季的话,体会他毫不畏惧,点出崔杼杀人后的心虚,而季自己为了尽太史的本分宁肯去死的浩然正气。)3、指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在充分的读中再一次深刻体会四位太史一身正气、仗义直言的高尚品格。指导朗读要点:要注意抓住崔杼神态变化的语句(生气、气哼哼、不再说话、恐慌、长叹一口气),读出不同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范读、分组齐读)4、讨论:崔杼都已经杀了太史伯了,为什么仲、叔和季还要誓死按照事实写历史呢?(有学生可能会认为他们这样做不值得,人最重要的是生命,或许可以换一个竹简欺骗崔杼。老师这时候必须给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太史就是真实的记录历史的人,必须说真话、写真事,还历史以真实比个人的性命还要重要。领悟“秉笔直书”的深刻含义。)四、指导复述,交流收获。1、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2、回顾课文,积累语言。(有重点的摘抄词语,比如“不屈服”、“本分”,这样的词能够帮助理解几位太史秉笔直书的高尚品格。)3、交流学文后的收获,联系现实思考太史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何重要意义,给予我们每个人怎样的启迪。4、结合课文,谈谈对美言、谎言、直言、谣言、忠言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