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的生长速度和繁殖力试验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6862789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寿螺的生长速度和繁殖力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福寿螺的生长速度和繁殖力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福寿螺的生长速度和繁殖力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寿螺的生长速度和繁殖力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寿螺的生长速度和繁殖力试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一植物保护? ? ? ?福寿螺的 生长速度和繁殖力试验李承龄?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广州? ? ? ? ? ? ? ? ? ? ? ? ?派? ? ? ? ?,? ?,? ? ? ? ? ? 户?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一?,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二代2389,(264306, C);三代o189,(174 257, C )。一代 每只雌螺平均繁殖幼螺30 50.1只,孵化率为7 0.0 8 %,二代每只雌

2、螺平均 繁殖幼螺106 8只,孵化率为59.4%, 1只雌 螺经1年两代共繁殖幼螺3 2.5万余只,繁殖力极强.关键词福寿螺生长 速度繁殖力福 寿螺A m户ulla riag iga、Sp ix又称大瓶螺,是大型水生螺类,喜食植物,已传人广东十多年,还散布广西、海南和福建等省部分地区。该螺最初传人广东作食用饲养,一度出现养福寿螺热,后 因肉味不佳和销售不畅而弃养。不久迅速蔓延 至田间、池塘和河 沟,为害水稻、蔬菜、茨实、紫云英和甘薯等,尤以潮汕地区和城市郊区为甚。为了防治其危害,我们于199 3年3月一1994年3月对福寿螺的 生 长速度和繁殖 力进行了观察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l材料和方法

3、 1993年3月 3 1日取当天孵出的一代幼螺 8 0只,放人直径25 cm有3L水玻缸里,室外暂养, 2一3天换水1次,以甘薯叶为饲料。2。天后取1 6只幼螺移至 室外水池 的 网箱 内饲养,饲 料相同,网箱体积约0.1 3m3,底部为土壤,池水深 1 015 cm,保持微流水。将螺养至产 卵和孵 出二代 幼螺;取2 0日龄幼螺2 5只养至产卵,孵出三代 幼螺;2 0天后再取1 5只幼螺饲养。把各代螺养至1994年3月 3 1日。每隔 1 0天称各代螺个体重量,计算生长速度。饲养中记录各代产卵日期、数量,孵化日期和幼螺数量,计算繁殖力。繁殖力=卵块数X每块卵粒数X孵化率。2结果与分析福寿螺在

4、广州地区1年可发生3代,一代幼螺生长9 3天 即可产卵,卵期9天,孵出 二代幼螺历期1 02天,日平均温度27.1C,相对 湿度 S 8%。二代螺生长6 3天产卵,卵期n天,即孵出 三代 幼 螺,历 期7 4天,日平均 温度 29.5.C,相 对湿度 8 7%,三代螺生长至翌年3月31日,共 1 89天,仍为 幼螺,日平均温度收稿日期:1994一12一z(修订:1995一5一2 4)年4期植物保护PLANT PR O T ECT ION18.2.C,相对湿度7 8 %,各代螺重叠发生。1992一19 94年另 饲养福寿螺4 0只, 1年后仍生存和繁殖,但2年后其生存率仅1 2.5 0%。2.1

5、生长速度 2一3日龄幼螺不取食, 4一2 0日龄取食很少,生长缓慢,从 2 0日龄后 开始计算体重、各代螺2 0 8 0日龄生长速度见表。一代生 长在春季和初夏,温度较低(2 0.ZC 2 7.6C ),生长速度较慢,每只螺每1 0天平均增长0 .9 09,8 0日龄未进人产卵期。表福寿螺体重增长与龄期和环境条件的关系一代二代三代 (1994.4.16.29)(1994.7.129.29)(1994.9.2312.1)体重 (g)温度 (C)湿度 (%)体重 (g)温 度 ()湿度 (%)体重 (g)温度 ()湿度 (%)0 1 10 3 0 6 2 3 5 3 7 9 0 80 . 0 0

6、0 0 0 1203040506070800.351.74 7.0012.8014.4014.7714.630 1 10 1 30 1 7% 3 6 5 6 4 10 .住0 .0 0 1 5统计螺数 一代1 6只,二代25只,三代1 5只。体重为每只螺平均值。温度和湿度除 2 0日龄同期2 0天平均值外,其余为同期每1 0天平均值。二代在夏季和初秋,温度较高(2 6.43 0.6C),生长速度较快,每只螺每1 0天平均增长23 89,其中以 3 0 6 0日龄生 长速度最快,每 10天增长4 . 229,6 3日龄进人产 卵期,此后 螺体重增 长缓慢。体重增长一半的时间需要 39.5 1天,

7、生长率r为0.2 1。二代螺的体重增长,拟合Lo gi s ti c曲线方程,经xZ检验,结果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吻合,其方程 为:14.781,一021 (一 3 9.5 1 )三代在 秋季和初 冬,温度最低(1 7.42 5.7C),生长速度最慢,每只螺每1 0天平均增长0 . 189。各代螺的生长速 度随季节和温度而不同。2 .2繁殖力第一代螺在当年7月开始产卵,产卵高峰在8月,(每雌平 均产卵7 . 2块),共 2 06 0.7粒,此阶段温度较高,为2 9.SC,1 2月 和 翌年2月未见产卵。1月和3月产卵数量很少,每只雌螺平均产卵0.20.8块,卵一 59 2粒。此期温度均低于1 7

8、,该代7月 至翌年3月每只 雌螺累计平均产 卵20.4块,计43 52.4粒,每 块平均2 13.3 5粒,卵期8一3 1天。据观察卵期长短与温度高低呈负相关(R=一0.94, P0.05),卵孵化率与温度呈正相关(R一0 .99, P0 .01)。一代卵孵化率为7 0.0 8 %,每只雌螺平均繁殖力按前述公式计算 为2 0.4X 21 33 5X7 00 8%一 3 0 5 0.1只。第 二代从当年9月开始产 卵,此时温度较低,产 卵 较 少,每只雌螺平均产卵10.7块,卵粒1798.4粒。卵 期s一5 1天,卵孵化率为 59.4%,繁殖力 为10.7 x 168.0 7X5 9.4%-10

9、68.2只。从孵出第一只幼螺开始, 1只雌螺经1年可繁殖幼 螺3.2 5只 1。余只,其繁殖力 极强。一代生长速度较 慢,但繁殖 力较强。二代生长速度较快,但繁殖力较 弱。影响繁殖力的 主要因素 是温 度,其适宜生 长的 温度 为 2 77一30.6C。3讨论 3 . 1福寿螺在广州 地区1年发生3代,与 台湾中部的福寿螺(pomace“11, : e“ta )1年发生3代相同(林金树, 1986)。植物保护P L A N T PROT EC T IO N21(4)3 . 2在人工 饲养条件下,影 响 福寿螺生长速度和繁殖力 的 因素除 温度外,还与螺龄、食物和个体大小有关。3 .3防治福 寿

10、螺应根据其生长为害特性和繁殖规律作出对策。福寿螺在早、晚稻插秧后一 周内为害秧苗严重,此时施用7 0写贝螺杀可湿性粉剂,以14x10一锨度防效极佳。春、夏季人工采卵块、拾螺、利用鸭群吃食幼螺或夏季田间断水暴晒,实行水旱轮作,也可 起到积极的防治作用。4主要参考文献 1.王彝豪福寿 螺的养殖和生态特 点动物学杂志 198823(l):l3 2.林金树福寿螺生态及 防除台中区农推专讯 1986(59):1一43.梁羡圆等大瓶螺的生物学中山大 学出版社 1986123 4.蔡汉雄等 科学1990新的有害生物一大瓶螺广东农业 (5):3638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甜菜地娇增的初步研究李晓巍梅树林武鸿燕霍云波

11、(黑龙江省阿城糖厂150300)宋金柱席景会许少甫赵奎军李国勋 (东北农业大学)OntheA PPlieation ofanEntomogenousNematodeA gainstLargerBlaek CockehaferinBeet Fields. L 1X iaowei,MeiShul in,WuHongyan乙HuoYunbo(Aeheng SugarFaeto ry, Hei longjl angProvinee150300)SongJinzhu, XiJinghui, X。51飞a of。, Zll aoKui jun吕.L iGuox un(No rtheastA grieult

12、ural Uni-versity).A bstrae tT he app l ieatl onofan entomogeno u s nematodeSre:,: e:月 emagla s er :s r r ainNC3 2agazn stla rge rb la e ke o e ke ho fe r Holo rr :c h:二d, omPhal:a Bates,onimport antbeetin、e etpe stinHeilongjia ngPr ovine e,wasstu die din beetsee dlingstage.Theresu lto fplotexperir n

13、ents howedthata fterone mil l ionne matodesper mZwereuse,the r norta lityo feoe ke ha fer lar vaewasupro85. 3%.Fie l dapplieation in dieatedthat0. 4bi ll ionne matodes /667r n2o fusear nountcan keepthedamager ateo fbeets ee dl ingsunder15. 1写,thisre-sultwaso bviouslyhi gherthanthoseofe her niealins

14、eetiei de s. Intr eatedfiel d,thepopulationo fe oe ke ha fe rlar vaewassi gnifieantlyr eduee d,andthe beetyiel dwas351kg/667m2e n hane ed.KeyWordsentomogenousne matodesSte ,:。r,: em“gla、er i,Ho lotr;ch:a dio阴P hal:aBate s,biologiealeontrol.提要东北 黑鳃金龟幼虫是甜菜 的主要害虫,利用昆虫病原线虫S t打n e。二 mog la se riNC3 2品系在甜菜苗期防治小区试验表明,每平方米施用 线虫10 0万头,幼虫死亡率可达 8 5.3%。大田防治结果,每66 7m“施用4亿头线虫,幼苗被害 率可控制在15.1%以下,效果明显高于某些化学农 药。线虫 防治田与对照田相比,能显著的控制挤 增的种群数量,使甜菜每“7m2增产3 51kg,表明利用 线 虫防治甜菜地蟒蜡的可行性,为地下害虫无公 害防治开辟了新途径。关键词昆虫病原线虫东北大黑鳃金龟生物防治蟒蜡一直是甜菜苗期 的重要害虫之一,早在50年代东 北黑鳃金 龟(Hoi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