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之我见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61948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之我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新合小学 罗娇 摘要: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样阅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通过阅读来培养,而且学生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新课改中对小学生的阅读量也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启心智,主动去了解,渐渐地培养学习持久性,从而提高自学能力,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家庭和学校又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缺少家庭和学校就不可能使小学生们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关键词:家庭 学校 阅读兴趣 阅读动机阅读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之必需,在信息时

2、代,阅读更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但由于小学生自我意识,自尊感,观察力等个方面发展不健全,受外界影响较大,有较强的可塑性,有时间他们对阅读并不感兴趣,这时就需要得到家长、老师的帮助,这样才能给予他们指一条正确的阅读道路,并使阅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可见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是多么的重要。要想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也是必需的,当然阅读的方法很多,针对不同的学生可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培养,但家庭和学校的培养是关键,在此,我仅从家庭和学校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方面作一些微薄的介绍。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家庭的各种

3、因素:如经济状况,家长的职业,父母的教养态度等都对儿童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家庭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首先,家长应多讲故事给孩子听。讲故事本身就是一种口语文学,同时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多给孩子讲故事并告诉孩子,父母的故事都是从书上获得的,如寓言,童话,神话等。从而激发孩子对书的兴趣,孩子听了好听的故事后,会激发起对故事情景的幻想以及对故事细节的研究。如父母在讲雪人不见了的故事时,故意设置“雪人为什么不见了?它到那里去了?”等等,并告知孩子,这些问题的答案书上都有,从而激发起孩子翻阅图书的兴趣。美国教育家杰姆?特米里斯认为“孩子的读书兴趣要从小依靠父母来诱发,父母应从小就培

4、养孩子的阅读动机,比如让孩子听父母抑扬顿挫的朗读,只要让孩子坚持听,这不仅有利于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并激发想象,拓宽视野,丰富孩子的感情,在每天的听读中孩子会逐步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产生想读书的愿望,并具备初步的阅读基础,这样年复一年,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多带孩子去图书馆。孩子可能更喜欢去公园或动物园,家长以寻找日常生活中的疑难问题答案为理由,比如:“你想不想雪人到那里去了?图书馆会告诉你的”,这样孩子便会带着问题跟你去图书馆,这样让孩子从小养成“一有问题就上图书馆找答案的习惯”,从而懂得知识,明白图书馆可以解决疑问和困难,为此孩子便会乐意接近书本,甚至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5、再次,为了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孩子房间内摆放一个小书桌,放上孩子喜欢看的书,如鲁宾逊漂流记,西游记等。根据孩子的年龄放上相应的读物,这样孩子就会从心理上产生阅读兴趣。如果有机会不妨多带孩子去看书展,逛书店,为孩子挑一些喜欢的书籍,让家中常有好书出现,孩子几乎随手可得,建立起读书气氛,从而挑起孩子阅读兴趣。最后,要随时鼓励孩子讲故事,让他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给周围的小朋友听,激发起讲故事的欲望,为此会得到一些小朋友的拥戴,进一步激起求知欲望,阅读兴趣。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小朋友之间获得交流,也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意识。学校学校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机构,学校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更是重中

6、之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坚持性、主动性、独立性、自制力等个性品质,通过教师给学生讲授现代科技知识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作为一小学教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重要,不仅要在课内培养,而且也要在课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对老师要求想当高,不仅要有能说会写的基本素质,更要求要有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这还不够,还要了解学生、发掘学生。下面具体谈一谈:首先,要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动机,创设良好氛围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动机是指读者根据书籍的品质适应自己需求程度的认识而形成的内因。作为驱使读者实施阅读和购买行为的内部动力,是认识阅读需要的只要形式,它充分反映了读者在生理上、精

7、神上和感情上的需要,实质是读者为达到某些愿望采取行动的推动者,而阅读兴趣则是读者在阅读活动中表现出的情绪倾向,是读者选择图书时的择优态度,它们都是培养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氛围对学生的阅读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作为老师应该在班中创设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第一,以讲故事诱发学生兴趣,故事几乎人人爱听,只要一听到老师讲故事,个个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嘴角上露出甜蜜的微笑,比如:我们在跟师见习活动过程中,那些老师只要讲故事,学生都非常认真,并在故事带来的奇妙世界里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诱惑。第二,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多阅读,只要发现学生读书,应及时表扬,给他们讲读书的好处,讲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如:“

8、凿壁借光”。在见习的班级中就有班级图书角(如曲靖市第一小学宁老师们班就有,因此他们班的学生无论在那方面都不错,尤其是在阅读方面特别好,表演也不用说)。第三,入境诱发与设奖激发相结合。带领他们去参观图书馆和新华书店,让他们感受那种浓郁的读书的氛围,从而激发阅读愿望,在班级上进行读书笔记评比,读书竞赛,演讲比赛,举办小型语文阅读交流会等,开展各种有趣活动,激发唤醒学生的阅读意识,引导他们开始漫步书林,引发阅读热情。其次,激活课堂教学,加强指导,扩大阅读范围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激活课堂主要是加强听、读、演、练的能力,同课程标准所说:加强学生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语文情趣和魅力,让他有自

9、由发挥的空间,在扩大阅读面时,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演,不要一味的挖掘、分析每一个词语,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穿插教具让同学们表演,再放影看其表演,让他们感受到快乐,从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和魅力,从而会主动自主地读相关相似的读物,进一步提高阅读兴趣。(一),加强读物的指导。阅读是一项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而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只有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读物,才能深入理解读物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但小学生由于年龄,阅历方面的不足,选择读物时时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在克服“偏食”现象下进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是很必要的。第一,根据学生学习需要推荐读物,课外阅读与课堂

10、教学相结合,指定一些阅读范围,促进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学完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长城等课文后,指定学生阅读一些关于介绍美好山河的文章,使学生对课文理解得到深华、领略到大自然的美、祖国河山的壮丽。第二,根据学生年龄推荐读物。据调查,因年龄不同、阅读兴趣也不同,比如中年级的同学喜欢童话类,富有神秘感、刺激性的读物。因此选择他们个性的、能吸引他们的读物。如天方夜谭、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看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所以还应培养他们广泛的多方面的兴趣。 (二):阅读方法的指导。方法是做一切事情的捷径,它具有科学的指导性和成效的快捷性,是进行

11、各种活动的路径的总结,好的方法能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并能开启我们的智慧,使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方法的应用,能让我们更加能受到启发,成为阅读的高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好的方法的指导:第一,教学生并培养学生在阅读时详略得当,详读与略读相结合,创设一些发挥的空间。新课标指出,各学段阅读方法应加强,让学生逐步学会详读、略读和浏览。在 21 世纪的今天,科学事业突飞猛进,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句斟酌地读是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的。比如在读报纸时应先看大标题、栏目,浏览形成粗略的映象,然后对自己需要的资料加以详读,其它内容加以略读,这样加以筛选信息。任何一次阅读都是多种阅读方

12、法的综合应用,都略读穿插详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比如学完飞翔的信念这一课,让学生去探索太空的秘密,查找自己需要的关于太空方面的资料进行详细阅读,筛选有关的信息进行交流,这样从中掌握这些阅读方法。第二,阅读与记录相结合。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在阅读的时候发现写得好或自己喜欢的记录下来,读书也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摘抄本又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除抄之外还可以写感受,或画一些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就会感到乐趣,并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从而培养出浓厚的阅读兴趣。再次,培养阅读兴趣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第一,要加强词句训

13、练为他们阅读做基础,在训练时把学和用结合起来。比如精彩的马戏最后一句“马戏团的叔叔阿姨们真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从人的指挥”可开启学生们:“如果你们看了这精彩的表演,会怎么想,谁能说一说呢?这就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应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因而激发他们去寻找精彩的马戏一类的文章阅读。第二,要寻找适合各个学段的阅读的阅读刊物与课本相结合。培养阅读兴趣光靠课堂教学的几十篇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配以相应的阅读书刊,通过阅读教学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结合作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探究性阅读。课标明确规定第一学段的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 5 万字;第二学段的阅读总量不少于 4

14、0 万字;第三学段的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第四学段的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等等。学生怕作文,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虽然课文是最好的范例,但数量有限,覆盖的面积小,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结合作文内容和要求向学生推荐有关的读物,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兴趣。网络是当今时代的新兴产物,拥有数不清的读物和先进的信息来源,让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利用好网络给学生带来的好处,最终激发起阅读的动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了良好的习惯,那么对学习将会产生积极的帮助,但如果习惯不好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只要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

15、觉的会去阅读,这样只要长期坚持,不但能增长见识,并会从中找到阅读的乐趣。采用上述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阅读兴趣得到不断巩固,阅读量大大增加,学生就越会喜欢读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一扇扇窗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改善了部分学生的精神状态,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审美品质,使他们获得了自信,最后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成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道道风景线。参考资料:1.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倪文锦 主编2.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3.读者学 梁彦斌 主编4.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沈德立 主编5.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研究 汪雅萍 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