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考前必备近代史考点习题试卷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61782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一考前必备近代史考点习题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一考前必备近代史考点习题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一考前必备近代史考点习题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一考前必备近代史考点习题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一考前必备近代史考点习题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一考前必备近代史考点习题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一考前必备近代史考点习题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 ( )。 A、儒家思想 B、君主专制制度 C、宗族家长制 D、道家思想 2.1861 年,在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前后,中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即( ), 恭亲王奕訢和慈禧太后从此掌握政权。 A、辛酉政变 B、天京事变 C、玄武门政变 D、戊戌政变 3.1885 年 3 月,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中越边境的镇南关,老将()身先士 卒,率部勇猛冲杀,取得镇南关大捷。 A、关天培 B、陈化成 C、冯子材 D、邓世昌 4.下列对资政新篇的不正确评价是( )。 A、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B、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产物 C、具有鲜

2、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反映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5.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 响不包括( )。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6. 1904-1905 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 政府却宣称()。 A、预备立宪 B、局外中立 C、实行新政 D、支持俄国 7. 1913-1917 年期间,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不包含( )。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第一次护法运动 D、黄花岗起义 8. 1886 年,( )在福建创办的

3、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 大的造船厂。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崇厚 D、张之洞 9.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是在( )。 A、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 B、19 世纪 50 年代 C、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D、20 世纪 30 年代 10.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是,辛亥革命( )。 A、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 B、以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改变了中国的政体 11.(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忻口会战 12. 在旧中国,大

4、部分的土地为地主及( )所占有,只有少部分的土地属于农 民。 A、军阀 B、官僚 C、资本家 D、旧式富农 13.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 务的会议是()。 A、中共二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14.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是(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南昌战役 D、豫湘桂战役 15.延安整风运动的最主要的任务是( )。 A、反对宗派主义 B、反对官僚主义 C、反对党八股 D、反对主观主义 16.1946 年 6 月底,国民党以进攻( )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2A、东北解放区 B、苏皖解放区 C、中

5、原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 17.下列关于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斗争主要是在国统区内进行 B、主要是反内战的和平民主运动 C、民主党派起了领导作用 D、配合了解放区军民的军事斗争 18.19511952 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行贿、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C、 反贪污、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D、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官僚主义 19.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社会主义工业化 C、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社会主义改

6、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 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这个观点 是在()。 A、中国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九大 21.( )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 22. “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这主要 是因为() A、抓革命,促生产 B、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C、“文化大革命”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 D、党和人民同“左”倾错误、林彪、江青反

7、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 23.“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 A、评新编历史剧的发表 B、“五一六通知” C、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D、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24.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相继建立的政权形式是( )。 A、人民公社 B、革命委员会 C、人民代表会议 D、联合政府 2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1969 B、1970 C、1972 D、1971 26.在宣传和实际工作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中被片面突出的是( )。 A、质量 B、数量 C、速度 D、效益 27.( )的发表标志着全国规模的群众性反右派运动的全面开展。 A、这是为什么 B、关于

8、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 28.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 A、资本主义体系 B、封建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半殖民地半封建体系 29. 1961 年 1 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 A、边打、边稳、边建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D、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30.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9、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在每小题列出的 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 答题卡上,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答题卡上,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与虎门销烟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 A、冯子材 B、林则徐 C、邓廷桢 D、关天培 32. 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是( )。 A、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 B、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三重压迫 C、与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 D、集中、便于组织 33.从 1905 年至 1907 年,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过激烈的论战,

10、双方论战的焦点 问题主要有( )。 A、要不要“反满”和以暴力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要不要改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D、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34. 中共二大通过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包括( )。 A、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B、打倒军阀 C、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D、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5.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革命的力量并联合镇压革命,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 因。这里所指的反革命力量包括( )。 A、帝国主义 B、军阀 C、大地主 D、大资产阶级 36.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思想解放 C、

11、创建了近代第一批机器工业 D、挽救了民族危亡 37.下列对大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国两党共合作,形成统一战线形式推进大革命的发展 B、中共领导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工人掀起反帝爱国运动新高潮,有较好的群 众基础 C、有正规的新式的军队即国民革命军 D、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的封建军阀,给帝国主义沉重打击 38.中国红色政权有可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 )。 A、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农业大国 B、共产党组织有力量和政策不错误 C、国民革命为红军和共产党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D、有相当战斗力的正式红军存在 3

12、9.“一二九”运动爆发的背景是( )。 A、日本制造侵华的“华北事变” B、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 C、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方针 D、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4401957 年整风运动的主题是反对( )。 A. 党八股 B.官僚主义 C.宗派主义 D.主观主义三、判断题(本大题共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2020 分):请判断正误(分):请判断正误(2 2 分)分) 并做简要说明(并做简要说明(3 3 分)。分)。 4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4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3.通过社会主义

13、改造,绝大多数资本家被改造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4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就是分田单干。四、材料分析题四、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还在一百多年前(一八四 O 年中英鸦片战 争时期),就开始由古代的独立的封建的社会经济形态,逐步改变为半殖民地 的半封建的社会经济形态,即是说半独立的半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 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57 页。 材料(二)“中国这个社会两头小,但是两头强,中间大,但在政治上软弱的。 中

14、间阶层是动摇的坚决的阶级就只有两个: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06 页 材料(三)“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绝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 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 才能产生。”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第 2 版,第 115 页。 材料(四)“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上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 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 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问答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5、1991 年第 2 版,第 534 页。 回答: 4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请从材料中分 析和总结中国实际是指什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6 年 9 月,中共八大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 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 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 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 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 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 为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1958 年 5 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断言:“在整个过渡时期,也 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 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 材料(三)1979 年 9 月,叶剑英代表党中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 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还不5成熟不完善,经济和文化还不发达,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 过程,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