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未来 毕业论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6861573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汽车的未来  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动汽车的未来  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动汽车的未来  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动汽车的未来  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动汽车的未来  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汽车的未来 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的未来 毕业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题目:电动汽车的未来目录目录摘要.2关键词.21.电动汽车的概念.22.电动汽车在未来社会的意义.23.电动汽车的未来前景.54.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55.电动汽车的现状.66.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77.电动汽车的优缺点.9电动汽车的未来电动汽车的未来【摘要】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

2、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未来 行业前景 发展方向 【Abstract】Electric vehicles is to power-driven vehicle, motor-driven wheel driving, in line with road traffic, the requirements of vehicle safety regulations. Because of the smaller environmental impact than conventional vehicles, it is widely optimistic outlook, but curre

3、nt technology is not yet mature. Electric vehicle consists of: electric drive and control system, the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and other mechanical systems, perform a given task of working devices. Electric drive and control system is the core of electric vehicles is different from the internal co

4、mbustion engine vehicles the biggest difference.【Keywords】The future of electric vehicles, electric vehicles,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spects1.11.1 电动汽车的概念:电动汽车的概念: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 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

5、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风力、光、热等,解除人们对石油资源日见枯竭的担心。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 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有专家认为,对于电动车而言,目前

6、最大的障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价格影响了产业化的进程,与混合动力相比,电动车更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而这不是一家企业能解决的,需要各企业联合起来与当地政府部门一起建设,才会有大规模推广的机会。2 2. .1 1 电电动动汽汽车车在在未未来来社社会会中中的的意意义义:“电动汽车产业联盟”,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中指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必须由混合动力过渡到纯电动。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曾表示,电动汽车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共同的战略选择,也是各国汽车市场的战略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宣称获得纯电动

7、轿车技术的整车公司达家以上,计划开发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超过个,数量远超日本和美国。 作为汽车业的黑马,一直以新能源汽车领导者角色自居的比亚迪,已经率先踏上了纯电动车之路。目前,环境保护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课题。而汽车已经成为能源消耗与环境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电动汽车采用电能作为动力来源,而电能的获得方式多样并且对环境产生的副作用极其有限。电动汽车完全可以摆脱对石油等非再生能源的依赖,而且逐步实现对大气的零排放。所以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电动汽车无论是从汽车工业的发展,还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变得势在必行。在我国研究发展电动汽车不是一个临时的短期措施,而是意义重大的、长远的战略

8、考虑。 3.13.1 电动汽车未来前景:电动汽车未来前景: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电动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正式迈入产业化发展阶段:2011-2015 年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在全社会推广电动城市客车、电动轿车、小型电动车。 “十三?五”期间即 2016-2020 年,我国将进一步普及新能源汽车、多能源混合动力车,插电式电动轿车,氢燃料电池轿车将逐步进入普通家庭。4.14.1 电动汽车发展方向:电动汽车发展方向:今后电动汽车的市场肯定很大,如今各国由于能源紧缺,油价飞涨而且中国的污染又较为严重,所以政府也在大力推荐电动汽车。有些城市还是电动汽车的示范

9、点有大量的补贴。如今电动汽车在充电设施的方面虽然还不成熟,但不久的将来一定会配套运营而生。问题是电动汽车的电池,老化后更换的成本太高,快可以买辆差点的轿车了。这也是电动汽车昂贵推广缓慢的重要原因。随着政府对电动汽车的看好,这个电动汽车肯定会被推广开来。 无风不起浪如果电动汽车若没什么前景,政府肯定不会轻易投资的。既然投资了就会把一些相关问题去解决掉,政府出面基本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前景很光明,电动机的性能绝对要好过内燃机。现在最根本的问题不是电池,就现在的电池容量,在城市内跑,可以替换 60%的汽车,真正跑长途的车不多,这个市场是巨大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汽车厂商的利益问题,电动汽车结构简单,驱

10、动轮和电池都成为可更换的配件,连控制系统都可更换,而这些东西,现在很多非汽车厂商都能做,这样汽车生产商,就不能得到售后维修的利润,不能掌控市场,就象现在的电动单车一样,电池不好,我买一个换上,控制器坏了,买一个自己装上,马力不大,换个驱动轮就好了,这些都不需要原厂的,市场上兼容的多得是。5.15.1 电动汽车的现状:电动汽车的现状:自主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较强产品开发能力我国政府着眼长远,超前部署,长期以来积极组织开展电动汽车的自主创新。“九五”期间,电动汽车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十五”、“十一五”期间电动汽车列入国家 863 计划。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坚持了政府支持,以核心技术、关键

11、部件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原则,确立了以混合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整车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为“三横”的研发布局,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电动汽车的核心是动力系统电气化。我国电动汽车开发高起点起步,围绕重点目标和核心技术,建立起了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整车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 20022008 年,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已获得专利 1796 项,其中发明专利达 940 项。我国自主研制出容量为 6Ah-100Ah 的镍氢和锂离子动力电池系列产品

12、,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接近国际水平,同时突破了安全技术瓶颈,在世界上首次规模应用于城市公交大客车;自主开发的 200kW 以下永磁无刷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电机重量比功率超过 1300w/kg,电机系统最高效率达到93;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先进,效率超过 50%,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车用百千瓦级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制造以及测试技术的国家之一。混合动力汽车在系统集成、可靠性、节油性能等方面进步显著,不同技术方案可实现节油 10%-40%;纯电动汽车技术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纯电动客车实现了规模应用,小型纯电动轿车批量出口欧美;燃料电池汽车可靠性明显提高,无

13、故障间隔里程与国外同步达到 3000 公里,燃料经济性国际领先。示范运行持续深入,电动汽车开始进入市场从 2003 年起,北京、天津、武汉、深圳等 7 个城市及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小规模示范运行考核,累计投入运营车辆超过 500 辆,运营里程超过 1500 万公里,平均故障间隔里程达到 3500 公里以上,出勤率达到 95以上。在 2008 年北京奥运期间,集中投入了 595 辆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纯电动及燃料电池汽车,累计运行 370 多万公里,运送乘客 440 多万人次,实现奥运史上最大规模的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去年初,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四部门组织启动了节能与新能源汽

14、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简称“十城千辆”工程),研究出台了专项财政补贴政策,支持在北京、上海、重庆等 13 个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电动汽车,计划利用三年多时间示范推广 6 万辆电动汽车,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 300 亿元。企业对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显著增强,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汽车企业将电动汽车作为未来主流竞争型产品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奇瑞、比亚迪等都已制定了电动汽车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规划。与此同时,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全面跟进,生产配套能力显著增强。近来,力神、比亚迪、比克、万向等动力电池企业投入数十亿资金加快产业化建设,上海电驱动

15、、大郡、湘潭电机、南车时代等电机企业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积极完善产业链建设。在未来 2-3 年内,预计将形成 20 亿 Ah 以上的动力电池和全系列驱动电机生产能力,能够满足 100 万辆电动汽车的配套要求。标准法规与产品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为产业化奠定了基础截止目前,我国已制定电动汽车相关标准 38 项,其中国家标准 34 项、行业标准 4 项。形成了整车、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等相关检测评价和产品认证能力。同时,我国还积极进行了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条件、准入程序等研究。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已于 2007 年 11 月发布实施,电动汽车正式纳入国家汽车新产品公告管理,为自主开发成果进入市场铺平了道路。6.16.1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战略定位:战略定位:发展电动汽车,是在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下,煤基能源交通应用的最佳方式,是我国汽车工业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选择;是在国际汽车业“转移”与“转型”的大背景下,实现我国汽车产业从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