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2011—2012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测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60589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安区2011—2012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同安区2011—2012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同安区2011—2012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同安区2011—2012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同安区2011—2012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安区2011—2012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安区2011—2012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同安区同安区 2011201120122012 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测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测语 文 试 题(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准考证号 姓名 座位号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全卷四个部分,六大题,19 小题,试卷共 6 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口语交际(满分:口语交际(满分:7 7 分)分)一、完成第一、完成第 1 1 题(题(7 7 分)分) 1根据对话情境,完成(1)-(3)小题。(7 分) 厦门“第二水源”长泰枋洋水利工程于今年 3 月 31 日正式开工,引起市民的热议。 市民甲:九龙江的水喝得

2、好好的,为什么要花十亿多元到那么远的地方再开辟一个“第 二水源”?开源不如节流,应多提倡市民养成节水意识。 市民乙:我们厦门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我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数的41。随着社会发展,未来还可能遭遇水资源更匮乏的情况。同时,取水渠道太单一的话, 如果九龙江流域发生水质污染或工程事故,将威胁到整个厦门的喝水问题,开辟“第二水 源”很有必要。因此,开源比节流更重要。 市民丙:开源和节流都有必要。我们既要多宣传节约用水,也要多开辟水源,形成水源 多样化,让我们的厦门用水更科学、更安全。 (1)市民甲、市民乙和市民丙争论的焦点是:( )(2 分) A厦门是不是缺水的城市。 B面对厦门的缺

3、水现状,是该开源还是该节流。C值不值得建长泰枋洋水利工程。 (2)下面说法与市民乙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2 分) A乙认为我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数的一半 B乙认为取水渠道太单一会威胁厦门的喝水问题。C乙认为节约用水不重要。 (3)假如你是市民丁,你会发表怎样的看法?请将你的理由说清楚。(3 分)第二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37 分)二、完成 2-6 题(37 分) 2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3 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 分) (2)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1 分) (3) ,白露为霜。(诗经两首)(1 分)(

4、4) 同为送别诗,“ , ”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 , ”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4 分) (5)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 , ”的远大 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 ,_ ”的浩然正气;生命 就是龚自珍“ , ”的献身精神。(6 分)- 2 -3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一词,完成(1)-(2)小题。(5 分) 破阵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

5、通过对军旅生活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愤慨。上阙(划波浪线处) 描绘了军中生活的情景,除了看剑,还有什么?请找出。(2 分)(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战斗场面。(3 分)4根据提示,完成(1)-(2)小题。(4 分)厦门是个美丽的城市,曾 A 荣膺(yng)过“花园城市”美誉。市中心高楼 B 林次栉 (ji )比,街道 C 一成不染(rn)。这里风景宜人,文化气息浓厚:春天,观赏落英缤纷 的凤凰树心旷神怡;夏天,品味香气浓郁的功夫茶 D 沁(xn)人心脾; , 。 (1)字形拼音全对的一项( )2 分 (2)在划横线处补充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语意连贯

6、结构相似 2 分5名著阅读。(6 分) (1)根据提示填空。水浒传里的鲁达,绰号 ,他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力大 无比。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 ;为救好友林冲,大闹 。(2 分)(2)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极富传奇色彩,请从几则故事中任选你印象最深的一 则,依据原著内容简述其主要情节。(不少于 50 字)(4 分)解救“星期五”制作独木舟鲁滨逊种麦子鲁滨逊制造陶器6 6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9 9 分)分)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 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里,留下我们很多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在开展 “岁月如歌”的活动中

7、,你将完成下面的任务: 【同窗情深同窗情深】临近毕业,为了表达与同学间的友谊,你将赠以同学毕业留言。下面两 则,请你认真阅读,选择一则你最欣赏的留言进行评析。(3 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好友送我情”,祝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学习上,你是我的竞争对手;生活中,你是我的良朋好友。有你一路陪伴,真好! 我选第 则,我的评析: 【师恩难忘师恩难忘】曾经的你,总觉得老师眼里没有自己。可细细思量,初中三年来,老师 给予我们的关爱太多了,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手势请捕捉下这一美好的瞬间, 用文字将它表述出来,那将成为你永恒的记忆!(100 字以内)(3 分) 例:这几天,我咳嗽得厉害。今天课间,同学

8、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喝着学生奶。班主任 来了,双手捧着一大杯热气腾腾的开水走到我跟前,说:“我帮你热热。”几分钟后,一 杯温奶递到了我手中,喝着美味无比的牛奶,我心里暧洋洋的,望着老师,我笑了,老师 也笑了。 我写老师: 【热点调查热点调查】阅读下列表格,写出你出的调查结论,并谈谈你对就读职业中专(包括 理工中专)的看法。(3 分)- 3 -高中职业中专社会学生78%78%17%17%5%5%家长90%90%6%6%4%4%第三部分 阅读(满分:46 分)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 7-10 题。(15 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

9、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 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 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经年:一年左右。 土寇:土匪。 角:战斗。 洫(x):沟渠。 甫:刚。 7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余幼时即嗜学 嗜: (2)走送之 走: (3)自谓可将兵十万

10、 将: (4)会有土寇 会: 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9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借书和 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 死的原因是打仗失败和 。(2 分) 10.读文品人:(5 分) (1)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2)宋濂通过学习成为有学问的人,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两人的读书经历给你什 么启发?(3 分)四、阅读“磨”到最后一文,完成 11-14 题。(15 分) “磨磨”到最后到最后 “我磨墨,墨磨我”,这是画家韩羽的一枚书法印章。他自幼热爱文学、戏剧。搞漫 画创作

11、,是在上世纪 50 年代初期开始的。那时,他向省报投稿,天天投,天天退,如此持 续了几年,把美术编辑都投怕了。他在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时曾幽默地写下了如此对联:去毕业 向百调查 数 据(分 比 ) 对象- 4 -“惯以坏画充好画,聊将嘘声作赞声。”两个“磨”字,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磨墨,“朵朵花开淡墨痕”,磨我,独树一帜 丹青手。他的书画功底老到、深厚,不但“磨”进了电影、戏剧,而且“磨”进了书法、 “磨”进了文章杂学。他的书、画、文章,外行觉得有意思,内行觉得见功夫,堪称独一 无二。他创作极认真,圈里人都知道,韩先生一是作画少,另就是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绝不 拿出来,而是撕掉。他的标准不是创作不出

12、手,他不愿重复自己,不愿复制自己。他的作 品轻松好玩,令人赏心悦目,据说他的创作过程是很痛苦的。先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继而掼笔撕纸、长吁短叹,久不得其要,继而灵感偶至,马上抓住。韩羽的“磨”字诀给 人生以太多的教益。 磨,磨难、磨炼、磨砺、磨合似乎都和人生有缘,所以许多人生警语,也都带着 “磨”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宝剑锋从磨砺出” 警示人们要认识磨、善待磨、不怕磨,要耐磨、多磨、自觉磨。“磨”是砥砺,增其 锋利,“磨”是打造,锻出新生;“磨”是一次次与外力的对抗和较量,是一个个引发事 物发生渐变的过程。浮士德里土地之神唱了这样一首人生之歌:“生潮中,业

13、浪里, 淘上复淘下,浮来又浮去,生而死,死而葬,一个永恒的大洋,一个连续的波浪,一个有 光辉的生长”其意蕴涵的也是“磨”。人生是“磨”而强,“磨”而亮,“磨”而奋 发向上。有的人下岗了,却打拼出一番新天地;有的人失败了,却东山再起;有的双腿失 灵,却走得更远了自古雄才多磨难,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的“磨”,使得他们砺心练脑、 强魂健魄,走向新生。 巴尔扎克把他的创作经验概括为一句话,刻在他的手杖上:“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 ”19 世纪后期,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在总结他的一生特别是他的创作时,也引用 过巴尔扎克这句话。但是他颠倒了这句话的主语和宾语,他说:“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 ”大师大见解,磨至

14、粉碎,磨成双向,功夫深,力度大,质量高。不磨不粉碎障碍,无以 前进;不磨不粉碎自己,无以提高。大凡德高望重者、事业辉煌者、叱咤风云者,莫不是 磨着困难磨着自己、粉碎着障碍粉碎着自己,步向新生、步向辉煌的。有人想轻松之磨, 磨来磨去无精神;有人作虚假之磨,碌碌无为度一生。所以,磨须有心有志,磨要脱胎换 骨。 贝多芬说:“卓越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于己的遭遇里百折不挠。”人生曲折,跌 宕起伏,“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只是希冀和祝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 福”,倒是司空见惯。然而,许多人对“磨”厌恶、惧怕,在他们心目中,一蹴而就是快 慰,反反复复是窝囊,总想三板斧劈尽一切障碍,三把火烧出一片新天地,往往事与愿违。 而磨砺临头不去“磨”,被动挨“磨”怨天尤人,如此人生态度则更不可取。11.说说题目“磨到最后”蕴含着怎样的人生道理。(3 分)12.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下面两句话的意思。(4 分) 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13.文章开头不提观点,却从韩羽的书法创作和成就写起,作用是什么?(4 分)- 5 -14.作者说“人生是磨而强,磨而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