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忆江南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60478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忆江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忆江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忆江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忆江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忆江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忆江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设计者张丽荣 课题忆江南 教授者学科语文授课班级四年级课时数第三课时课型集体备 课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2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感受言语美感,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教学难点有感晴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教学方法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 示课件,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教学资源教师准备:有关词的资料伴奏曲 学生准备:收集白居易的其他两首

2、忆江南教学过程第三课时设计意图调整与思考一、课前三分钟1一说到春天,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请你用一两 个词语或一首诗词或一两首歌来描绘。词语类: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花烂漫、百花盛开、百花 齐放、百鸟争鸣、春意盎然、鸟语花香诗词类:咏柳 春夜喜雨 春晓 江南春歌曲类:嘀哩嘀哩 春之歌 小燕子2春天是美好的,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来赞美 她。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了一首忆江南 。(教师有感情地吟诵 忆江南)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 什么区别?3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 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

3、诗的不同之处。4解题:“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 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 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 的记忆,或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 吧 二、读疏通词句,整体把握1俗话说,诗画一家。请同学们听着词朗诵,闭上眼睛在脑 子里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好吗?(播放配乐词朗诵,想象江南风 光。)2这么美的词,想读吗?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 意“谙”的读音。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给别人听,看谁读启发学生展 开想象,进 入作者描述 的意境之中, 让学生回忆 对春天的感

4、 受,并用词 语、语句来 描述,既拓 宽了学生的 视野,丰富 了学生关于 春天的表象 感知,同时 也为学生的 学习创设情 境,激发了 他们对春天 的兴趣,调 动了他们感 受春天的欲 望,学生的 求知欲也就 自然而然地 调起来了。得最好。(找伙伴、找老师共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分配读等。)4再读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 己理解词的意思,对词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并画出难理解的句子。 重点理解的词句有:“蓝”的古今异义;“谙”的意思;“红胜火” 、 “绿如蓝”的比喻写法等。 三、议研讨探究,解决疑难这首词的意思总体上比较容易把握,最大的疑难可能有二: 一是对“日出江花红胜火”中

5、“江花”的理解;二是江南究竟“好” 在哪里?(因为词中具体写江南好的只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 水绿如蓝”一句)可组织学生在读议中加深理解。1对“江花”的理解生:“江花”指的是江畔的红花。红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 艳丽夺目。生:我觉得“江花”写的并不是花,应该是江面上的浪花在阳 光的照耀下红得胜过了火焰。师:看来,你们在理解“江花”时出现了分歧,请同学们再仔 细地读读这首词,看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想想“江花”到底指什 么?(生再次与学习伙伴研读,读后交流。)生:从图画上来看, “江花”应该是江畔的花,而不是江面上的 浪花。生:作者把“江花”和“火”进行比较,既然是比较,两种事 物应该有可比哇

6、。江水本身是绿的,火焰是红的,它们没有可比性。 由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江花”应该是指江边的花。生:我有补充。江边的红花正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才会更红, 因此它红得胜过了火焰。生:如果把“江花”理解为“江面上的浪花” ,那么这一句词写 的就是江水,而下一句“春来江水绿如蓝”写的也是江水,那不就 重复了吗?师:现在,你们明白了“江花”的意思了.2理解江南“好”在哪里?(1)研读课文,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全班汇报交流。(各小组之间、 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有不同看法可以争议。)生 1:江南“好”在“江花” 。(读“日出江花红胜火”)你看, 太阳升起来了,天边是通红通红的朝霞,江畔是大片大片鲜艳的红 花,江花被朝

7、霞映得火红火红的,胜过了燃烧的火焰。(多媒体展示 这一画面,让学生尽情欣赏,诵读诗句。)生 2:江南“好”在“江水” 。出示“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 它的颜色像蓝草一样青绿,整个江水就像晶莹碧透的翡翠。生 3:江南“好”在“红日” 。红花、绿水固然是美的,但如果 缺少了太阳的光辉,这景色就逊色了一半。太阳,使江花更艳,也 为江面铺上了一条红绸缎,多美啊;没有了阳光,江花也不会那么 红艳了,江面上也失去了五彩斑斓。正应了那句老话:红花还需绿 叶衬。生 4:正由于江南好,所以作者才发出“能不忆江南?”的感叹。 这是因为作者曾经生活在江南,亲身体验过江南之美,对故土风光留给学生充 足的读书时 间,就

8、是为 了扫除阅读 障碍,总体 把握诗文, 为进一步地 学习和理解 奠定基础。阅读是个性 化的行为, 引导学生对 江南的好风 光究竟“好” 在哪里的探 究,既为学 生的个性解 读提供了机 会,也使学 生对江南关 景的认识和 感知更加丰 富,特别是 填充练习的 设计,放飞 学生的想象, 激活已有知 识,通过自 己的重新组 合填补了 “好”字留 给读者的空 白,使江南 春色美景得 到个性化、 形象化、多 样化的展现。 同时,也提 取和巩固了 学生以前学 过的知识, 促进知识的 融会贯通,的迷恋,使他久久不忘江南。 “能不忆江南”一句从侧面烘托出了 “江南好” 。(2)填充练习: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

9、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 水绿如蓝。 , , , 。能不忆江南? 四、品体昧语言,感悟诗情1推敲语句。你认为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如:首句“江南好” 。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 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扬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三、四句 抓住朝阳、江花、江水等景物,通过强烈的色彩渲染,给人留下了 浓得抹不开的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 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一 句,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通过反问既烘托出身在洛阳的作 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深长的韵味, 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2展开想象。指导学

10、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这两句,想象画面, 用自己的话描述江南之美: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 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 得绿波粼粼,江花、江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 (绿如蓝)。3蕴情吟诵。播放伴奏曲,进行配乐诵读。在读中,进一步感 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悟语言的内涵和魅力。 五、比比较异同,归纳总结1比较学习。这三首词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又是什么? 学生根据上面的要求独立思考,做好发言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相 互交流。2引导归纳。相同点:诗人都在描写一处景物,在描绘景物的 同时,都在抒发着自己的情感。不同点:从诗人所在的时间、

11、地点、 观察到的景物的特点、当时的心境等方面进行比较,对诗与词的不 同形式加以区别。3感情朗读。体会三首诗词中诗人的不同心境,用适当的语调 加以表达。 六、拓课外延伸,丰富积累1有感情地背诵忆江南 。自学白居易的其他两首忆江南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增加了学生 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 文化底蕴是 语文教学的 核心所在, 因此,品味 语言、欣赏 语言,并在 此过程中享 受经典语言 的内涵和魅 力,促进语 言积累,得 到美的熏陶, 乃是语文教 学的应有之 义。体现教师的 主导,引导 学生深入地 思考,通过 对比,使所 学知识系统 化,培养学 生思维的深 刻性,鼓励 学生探究发 现,培养初 步的文学作 品欣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 课程评价1. 好美的江南,好美的词啊!同学们,你们打算用什么来表达你对这首词的喜爱呢? (画画、作词、写导游词。) 2. 默写忆江南.板书设计忆江南 (词牌名) 景美 白居易 情浓教学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