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练兵题及答案1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60440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练兵题及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练兵题及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练兵题及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练兵题及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练兵题及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练兵题及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练兵题及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一)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一) 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24 分) 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两个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2 分) 袅娜 n 应景 yng 溽暑 r 醴酪 lo 旖旎 y 旮旯 g 睥睨 p 郑燮 xi 淤泥 y 亵玩 xi 群葩 b 芙蕖 q 改为 改为 2.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 A.接踵而至 脍炙人口 事与愿违 不堪设想 B.万籁具寂 货真价实 不可思议 不记其数 C.差强人意 媒妁之言 非夷所思 得天独厚 D.风姿绰约 纵横驰聘 地老天荒 绝无仅有 3. 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

2、 (2分) A 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黑马:指出人意料的获胜 者。) B “豆腐渣”工程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 (豆腐渣:指质量差。) C 民办高校争吃“教育蛋糕”。 (蛋糕:喻经济利益。) D 小轿车的车价会不会高台跳水? (跳水:指一项水上体育运动项目。) 4. 下列成语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满招损,谦受益 C.由奢入俭易,由俭入奢难 D.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5. 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三个,写一段 60 左右的文字,描绘一个画面。 (4 分)绚丽 清幽 巍峨 葳蕤 参差不齐 姿态万千6.原文默写(8 分) 相看两不厌, 。 (李白独坐敬

3、亭山 ) 乱入池中看不见, 。 (王昌龄采莲曲 ) 鸢飞戾天者, ; ,窥谷忘反。 (吴均与 朱元思书 ) 杜甫望岳中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 ” “推敲”二字的典故源于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中的“ , ” 。7. 央视青歌赛的综合知识考核一直倍受关注。有些歌手给出的错误答案堪 称“经典” 。 (4 分) 问:“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 答: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 问:“焚书坑儒”是什么朝代的事? 答:宋朝的铁木真。 问:“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何朝代的哪位农民起义领袖写的诗? 答:秦朝,李世民。 问:人类历史上的“两河文明”是指哪两河? 答:黄河、长江。

4、 (据 2008 年 4 月 10 日文摘报 ) (1)探究一下,这一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2)对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人说,歌手亟 需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也有人说,术业有专攻,没必要用这些“综合知 识”为难歌手。你怎么看?二、阅读(二、阅读(4646 分)分) (一)(一) 阅读三峡 ,完成 811 题。 (14 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 分) 略无阙处 阙 至于夏水襄陵 襄 虽乘奔御风

6、 御 属引凄异 属 9翻译下列语句。 (4 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0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2 分),天高地厚华夏情。11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 方面有什么异同?(4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二)(二)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 12121616 题。题。 (1414 分)分) 镜泊湖的黄昏镜泊湖的黄昏 熊召政 黄

7、昏有时是一个错误。譬如观飞瀑,黯淡的光线使你无法领略飞腾 的气势;譬如草原上的故友重逢,天不假以阳光,无法纵马驰骋,只好入 室把盏,醉里挑灯看剑了。但有时,黄昏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譬如 暮霭降临时,桂子树下情人的相拥;譬如泛舟,泛舟在山环水曲的湖上。 如今我正在湖上,在镜泊湖的游船中,倚着舷窗,看夕阳在波浪中 书写活泼的禅机。 说到禅机,似乎有些突兀,但我如此表述,绝非心血来潮。说它之 前,让我们还是先来追寻一下镜泊湖的历史吧。 用地质学家的说法,镜泊湖属于高山堰塞湖,海拔高度世界第二, 仅比瑞士的日内瓦湖低了25米。所谓堰塞,就是被堵塞的河道。镜泊湖乃 牡丹江故道,造物主却赶着青山打了一

8、个滚,牡丹江被截断,只好改道而 走。于是,一个美丽的高山湖泊,留在了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的腹部。 张广才岭并非以某位汉人的姓氏命名,它是满语,读“遮根采良”, 意为吉祥如意。镜泊湖在历史上亦有多个称谓。汉朝时,它叫湄沱河;唐 高宗时,改称阿卜湖;唐玄宗时,又名呼汗海。明代称镜泊湖,清代称毕 尔腾湖。这满语的毕尔腾,仍然是“水平如镜”的意思。辛亥革命后,复 改为镜泊湖,沿用至今。 既是牡丹江故道,镜泊湖便不像洱海、洪湖、太湖那样一片浩瀚, 泛舟湖心,有横无际涯的感觉。它虽然有90公里的水域,但仍然曲折如河 道,唯其曲折,我们才能见到别致的生动。 下湖时,已经五点多钟,枕着山脊的夕阳,已经不再炽烈,

9、你可以 用肉眼去细细观察它,看它像太极图一样散发的光晕。这最好的生命的蛋 白汁,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被阴阳鱼啄剩的光粒,散散地洒落湖中,它们飘荡着,浮漾着,像金箔打造的浮萍。 游船入湖深深,船头向东,切开的是渐渐凝集的暮色。两岸的青山, 将葱茏投入湖中,孵化出翡翠般的大宁静。而船尾,那金箔般的浮萍,却 是穷追不舍。船头的翡翠,船尾的金箔,在夕阳中穷极变幻。不知为何, 这情景让我想起阮籍的诗句:“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我不明白, 放逸与纵酒的阮步兵,为何心境如此苍凉。中唐的李商隐吟咏“夕阳无限 好,只是近黄昏”,虽然含蓄一点,也是过分地感伤。这两位诗人,均生 存于中国的禅宗诞生之

10、前,尚不能借助禅家参透生命。 美的东西,大多转瞬即逝。把握生命之内的东西,才是积极的人生 态度。就像我此刻站在船尾,眺望夕阳由猩红变成淡红时,我才真切地感 到,生命的每一种境界,都是无法替代的历程。它既有色彩,也有温度; 既是灿烂,也是淡泊。就像这镜泊湖,成为河道时,它流得欢畅;堰塞成 湖,它仍然逍遥。 不知不觉,三分之二的夕阳,已经沉入了山脊。剩下的半弯,似乎 激情更为充沛;投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为明亮。船尾的排浪中, 水花更为璀璨。这最后的辉煌实在太美了。我突然想到应该拍下一帧照片, 于是揿下快门 刹那间,夕阳完全沉没,湖上的金光也骤然收尽。我捡拾刚才拍摄 的湖波,取景框中的画面一出

11、来,我不免大吃一惊。潋滟的金波中,有一 尊完整的弥勒佛,正冲着我微笑。12镜泊湖的黄昏美在哪里?试用文中的几个词语加以概括。(3分)13文章第46段对镜泊湖作了具体介绍,请用四字短语依次概括各段的 内容。(3分)14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汁,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一句 中加点的“生命的蛋白汁”是什么意思? (2)“剩下的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沛;投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 为明亮。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中加点的“更”有什么表达作用?15选出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3分) A开头通过对比描写,强调黄昏是一个“不可复

12、制的美丽”,并自然引出 本文的写作对象。 B文章引用阮籍和李商隐诗句的宗旨是为他们不能参透生命而感到惋惜。 C文章按时间顺序描写镜泊湖的黄昏,跳跃的文字,大胆的想像,在读者 面前呈现出水上黄昏的优美画卷。 D文章不仅写景,还渗入了禅机,从太极、阴阳鱼,到生机、生命态度的 慢慢感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积极而又超然、宽广的胸怀。 16结合本文主旨,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理解。(4 分)(四)(四)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 17172121 题。题。 (1515 分)分) 学会谅解学会谅解 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 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 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

13、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 ,能 ;谅解是 ,能 。这生动地道 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 而一位伟人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确实,谅解非常重要。先哲们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圣人孔子曾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 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 这种以己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含义。唐代韩愈 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强调 做人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谅解精神。 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

14、要的位置,是为人 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 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 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 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这里 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 与他宽宏大度、关于谅解他人分不开。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 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了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 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

15、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 较之人,又有哪一个能作出一番事业呢? 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 解。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呢? 谅解,需要沟通。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个人的思想认识常常带有一 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当自己 与他人产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 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谅解,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 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谅解别人。 谅解,需要忘却。忘却,是谅解的良方。克制性的谅解,不是真正 的谅解,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 记、不究的谅解,才是真正的谅解。 我们提倡谅解,但是,谅解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味迁就、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