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组第十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60429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组第十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组第十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组第十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组第十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组第十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组第十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组第十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年级组第十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组第十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主备: 汤桂华教学时间:2012 年 11 月 19 日11 月 23 日教学内容:第 24 课、语文园地六教学课时:8 课时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重难点: 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 学 过 程教学建议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1、回顾导入:同学们,俗话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爱,是人类最美

2、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古今中外流传着无数颂扬人间真情的故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个关于爱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关爱)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示了(爱的奇迹);卡罗纳体现了(同学之间的友爱),这一个个爱的故事拨动了我们的心弦,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关爱的故事,齐读题目24*给予是快乐的 (出示课题)(正音、标音节)2、课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2) “给予”是什么意思?(把物质上、精神上的东西给别人,帮助别人就是快乐的。 )(3)你还想知道什么呢?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4)你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请同学们打

3、开课本,看看阅读提示又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指名读。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读要求:(1)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2)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其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一个或两个段落读给大家听?(3 个同学)3、还有很多同学想读,我们把自己喜欢的一个读给同桌听。4、指名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保罗 小男孩 小弟弟三、感悟课文,升华感情。1、师: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出人意料的故事,这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赞美他吗?(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小结,估计学生的回答会说到保罗和小男孩,引导学生总结出他们的品质。 )2、师:孩子们,你们真聪明、真善良,

4、你们有着和他们一样的美好心灵,所以你们就感受到了他们闪光的心灵,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欣赏他们吧。请选择一个人物,保罗或者小男孩,想一想,哪些行为体现了他的美好品质,边默读边画出他的言行,读一读,在书上写写自己的感受。老师在这里作一个示范。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 (我也以为小男孩会希望有这样一个哥哥,3得到一辆这样的新车,谁知男孩是希望当这样的哥哥,这真令我感动,使我感受到了小男孩一心只想着给予而不是获取的高尚品质。 )(相机板书:不是索取而是给予)3、小组交流。4、学生汇报交流。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

5、,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是保罗又错了。他(小男孩)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相机板书:不是炫耀而是关爱)5、小结:师:小男孩两次都只想到给予,而不是得到,这使保罗十分惊讶,十分意外,他从小男孩身上看到了另外一种快乐,那就是“给予是快乐的” ,这使保罗被深深地感动了。(1)于是, (出示课件,引读第 12 自然段)(2)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小弟弟感到难忘,是因为小男孩感到难忘,是因为保罗感到难忘,是应为保罗的哥哥也感

6、到难忘,是因为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师:这个夜晚对他们来说不仅是难忘的,也是快乐的!那么你有过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吗?(课件)我也曾因为而感到快乐!总结:是啊,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不时递体会到这种给予的快乐。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句关切地话语,一份慷4慨的爱心都是给予,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给予、奉献,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再读读课题。五、作业:1、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家长听。2、尝试给予别人一句关怀、一次援助,哪怕是一个笑容,并将自己的快乐与同学交流。六、板书24* 给予是快乐的小男孩 保罗不是索取而是给予 吃惊不是炫耀而是关爱 湿润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7、(作业练习)教 学 过 程教学建议一、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羡慕 xin xn ( ) 残疾 j j ( ) 给予 i j( ) 饶有兴趣 ro ro( )二、词语搭配。 羡慕的 夜晚 轻轻地 推 难忘的 神情 紧紧地 摸 喜悦的 光芒 使劲地 握 三、加标点。 他指着保罗的车 说 看见了吗 很漂亮 对不对 这是他哥哥 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将来 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 四、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男孩,从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并不 宽裕。5显然 2、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 的车兜一圈吗?” 不由自主 五、课内阅读。 保罗的眼

8、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 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 难忘的夜晚。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1、保罗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 2、 “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 ,为什么? 3、为什么说“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六、课外阅读。 乡下来的同桌 今天,班上新转来一个瘦小的女孩李荣。老师安排她和我 坐在一起。她土里土气的,我说不上讨厌她,但从心眼里瞧不起她, 心想:哼,真土, 是乡下来的,一定很小气。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我就发现她特别小气。天气那么热,从没见 过她吃过冰棍。身上穿的衣服,始终是那么两件,土

9、里土气的。 可是,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改变了对她的印象。那是一次 为“希望工程”捐款。一号召,同学们纷纷说:“我捐,我捐!” 我偷着看了李荣一眼,心想,她肯定不会捐,平时连一分都不肯花, 还能捐款? 第二天,同学们开始捐款了。有的五毛,有的一元,我捐了两 元,心里正美呢。李荣在兜里掏出一个鼓鼓的小手绢,打开手绢咄 一沓整齐的毛票,有一角,有五角老师数了数一共十元。李荣 小声说:“这是我平时节省下来的,我是农村长大的,我知道农村 的孩子也一样爱读书,我要尽自己的力,帮助他们!”全班响起了 热烈的掌声。 如今的李荣还是我的同桌,仍旧是那土里土气的衣服,仍旧那 样舍不得花钱,可我再也不说她小气了,

10、我打心眼儿里佩服这个乡 下来的同桌。 1、为什么“我再也不说她小气了”? 2、 “我”打心眼儿里佩服李荣什么?请选择一个正确的说法。 ( ) “我”佩服她生活俭仆的品格。 “我”佩服她无私奉献、生活俭仆的高尚品德。 拓展提升 七、 “给予是快乐的”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 课后反思:6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用“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巩固对生字的理解。2熟读诗句,尝试背诵。3习作内容具体,句子通顺。过程目标: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发现一些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情感目标:

1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知道“杏林春满”的典故。【课时安排课时安排】6 6 课时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 学 过 程教学建议1想一想。生活中很多时候一定有人帮助过你,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伸出双手 帮助别人。向帮助过你的人表示感谢,向需要安慰的人说些安慰的 话。想想该怎样说,想好后和同学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 提示: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 方面去想。2说一说。想想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打算怎样表示感谢;想想怎样向需要安 慰的人表示安慰。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再在班上说一说。3议一议。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怎样帮助怎样安慰等问 题发表自

12、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4演一演。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表示感谢或安慰的过程。 课后反思:7第二、三课时 习作 教 学 过 程教学建议 1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想想图中的人 物的服饰有什么特点。2先在小组内说说他们可能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语 言清晰,句子通顺,说详细一点。3在全班交流。4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内容具体,语句要通顺。5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6如果不想写这幅图,也可以写现实生活中自己经历的事情。7写好后先自己读一读,听听同学或家长的意见,然后认真修改习 作。胜似亲人范文 在一个边远的苗族村寨里,住着一个汉族的小姑娘。 她的邻居是一位老奶奶,今年七

13、十多岁了,出出进进就她一个人。毕竟上了年纪,走路拄着拐棍,两腿还是颤萎萎的。该买的不能及时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去做。 小姑娘看在眼里,就想:“老师常说,我们要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老奶奶不正需要我的帮助吗?” 从此以后,小姑娘每天放学回来做完功课,就帮老奶奶擦擦桌子洗洗碗,并且按时给老奶奶买米买面。 一天,她看见老奶奶刚换下来的被单没有洗,就悄悄地背起竹篓,把被单放在里面,到河边去洗干净。回来后,将被单搭在晾衣杆上。这时,老奶奶从屋出来了,手轻轻抚摸着小姑娘的头,布满皱纹的脸紧贴在小姑娘的脸上,激动地说:“你这么照顾我,真是8比我的女儿还亲呀!”小姑娘连忙说:“不,老奶奶,你这么慈祥,我以后还要为

14、您做更多的事情呢!”老奶奶的两眼湿润了,再也说不出话来。 看到老奶奶那么的高兴,又那么的疼爱她,小姑娘在日记中写道“我真正懂得了助人为乐的含义。 ”课后反思:第四课时 教 学 过 程教学建议我的发现我的发现1、读小林和小东的发现。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 a、学生读对话,谈谈“小林”和“小东”的发现。 b他们的读书方法给我们什么启发。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善于使用工具书;懂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谈体会。 a、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你也可能有过类似的体会或经验,或还有其他理解词语的方法,请你回忆一下,举个例子与同学交流交流。b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 c、班级交流。 3

15、、小结: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借助同学们的经验,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情景等方法,只要我们肯动脑,善于总结,就能自己排除“词语”障碍的。9日积月累日积月累一、“读读认认”1自读生字。2 齐读指名读二、“读读记记”1读诗句,自读指名读齐读2说说诗句大意,想象画面。三、“读读背背”1自读尝试背诵。2在小组里检查背诵;进行背诵竞赛。课后反思:第五课时 教 学 过 程教学建议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1、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这个故事。2、读题、解题、字词质疑。3、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4、谁来说说“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的意思?人们用 “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满”或“誉满杏林”等成语来 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