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戏曲部分重点解析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58882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戏曲部分重点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戏曲部分重点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戏曲部分重点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戏曲部分重点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戏曲部分重点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戏曲部分重点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戏曲部分重点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戏曲部分重点解析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戏曲部分重点解析 2011/12/27 13:54:23 阅读数:1604 (2011.11.27)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戏曲部分重点解析(文本)戏曲部分重点解析(文本)隋慧娟:隋慧娟: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教学活动,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教材小说部分第 四章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到第十一章清代世情小说的学习重点。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多 多灌水! 第四章第四章 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重点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重点 在这一章里,大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话本和拟话本的概念 所谓话本,就是说话艺人说书的底本,说话就是说书,就是演唱故事。宋元话本

2、包括以下 几类: (1)小说,多写下层民众生活内容,其话本一般称为“小说”,是成就最高的话本。 (2)讲史,即是演讲历史故事,其话本一般称为“平话”,如三国志平话 。 (3)说经,是宣扬佛经故事,其话本有时称为“诗话”,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 所谓拟话本是指明清时代模拟话本形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二、话本和拟话本的内容 话本和拟话本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爱情故事。爱情故事是话本、拟话本最为重要的题材内容,话本和拟话本中的爱情故事 和此前六朝小说、唐传奇中的爱情故事明显不同,这表现在: (1)择偶标准开始由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 反映了市民阶层

3、对于生活与爱情的理解。比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中最后得到美人垂青的 并不是王孙公子、才子文人,而是一个忠厚笃实的市井小贩,这和唐传奇才子佳人的模式 有很大不同。 (2)描写的对象发生了根本变化,市民阶层作为主要描写对象。比如小商人的女儿周胜仙、 乞丐的女儿金玉等。 (3)主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反对门第观念、贞操观念和等级观念。在这方面 很值得一提的是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蒋兴哥和王三巧的爱情最终战胜了传统的贞操观念。(4)争取婚姻婚姻自由也是话本拟话本爱情故事的重要内容。女子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不再只是被同情的弱者,而经常成为爱情的主动追求者和主导者,比如碾玉观音中的 秀秀 2、断案折狱也

4、是话本、拟话本的重要题材内容。 (1)揭露封建司法制度腐败及各级官吏残 酷、虚伪、无能。 (2)刻画了少数正直廉明而有才智的清官。 3、暴露封建社会的黑暗现象是优秀话本、拟话本的又一方面内容。 4、歌颂赞扬劳动人民美德的作品也是优秀话本、拟话本的又一重要内容。 5、描写发迹变泰、经商致富是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新的小说内容。 在话本你还本的内容的诸方面中请大家务必关注爱情故事及其不同于以往小说的独特之处。三、话本拟话本的特点 1、体制上具有特殊形式,一般都有(1)题目。 (2)入话头回,是故事的前奏,又名“得胜 头回”。 (3)正话,就是话本正文,正式的故事,说书的主要内容。 (4)结

5、尾,一般有收场 诗和结束语,其作用在于总结概括全文。 2、借鉴古代作品、注入时代内容,这是话本拟话本小说思想内容上的重要特点。3、在艺术构思、情节安排方面较之前代小说出现了飞跃。 (1)表现生活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而使人物形象的描绘成为小说的主要使命。而且改变单 一的“以事写人”的纵切格局,设计“因人设事”的横断模式。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集 中描写的时间只是杜十娘爱情悲剧发生的一年。 (2)情节线索趋于单一,写一个人物、一个故事,对情节的各个方面都做了几乎滴水不漏 的交代。如错斩崔宁着重交代崔宁被误判错斩的来龙去脉,写得周密严谨。 (3)巧于场面设计。往往选择最能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的事件设计成生

6、动感人的场面,加 以细致描写;并且发明了线索连贯法,即借助于富有特征性的肖像、器物来加以连缀场面。 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以沉江的场面描写将剧情推向高潮,以百宝箱贯穿始终,做杜 十娘爱情悲剧的见证。 (4)精心构思“巧合”,提出“无巧不成书”的安排情节的新标准。 4、人物描写成就极高。 (1)讲究常中见奇,注重人物描写的个性化。 (2)描写人物形象的细致性十分明显。 (3)人物描写方式的多样性值得注意。诸如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心理活动;通过想象夸 张塑造带有传奇色彩的理想形象等。 5、开创了用白话撰写小说的先例。 (1)用白话撰写小说的同时,也吸收部分文言词语。 (2)叙述语言粗犷明快、通俗流畅

7、;人物语言个性鲜明;评论语言简明扼要又幽默诙谐。 第五章第五章 明代历史演义小说重点明代历史演义小说重点 在第五章里,大家要掌握以下内容: 一、三国故事倾向性的转变: 1、转变过程。三国故事在流传过程当中,倾向性发生过一定的转变,由“拥曹反刘”到“拥 刘反曹”。陈寿的三国志拥曹反刘;一直到唐代,朝廷和民间对曹操的印象还不错;到 宋代情况发生了很大转变, “拥刘反曹”倾向出现,元代三国戏中则基本形成“拥刘反曹”倾向。2、转变原因。 (1)主要与封建正统思想的加强有关。 (2)与北宋以后的民族矛盾加剧有关。因为中原地区长期以来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 因为曹操是北方人,人们就将曹操象征北方少数民族

8、侵略者的代表,刘备就成了受压迫的 汉族统治者。 二。 三国演义的内容: 1、勾勒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小说可以分为四个情节阶段: (1)第一回至第三十三回,为第一阶段,四海纷乱,逐鹿中原。借讨伐董卓引出刘、关、 张。 (2)第三十四回至第五十回,为第二阶段,赤壁之战,三足鼎立。重点写刘备三顾茅庐和 以诸葛亮为主导的赤壁之战。 (3)第五十一回至第一百一十五回,为第三阶段,文治武功,兴衰变迁。重点写蜀汉集团。(4)第一百一十六回至第一百二十回的最后五回是第四阶段,分久必合,三国归晋。 2、描写了三国时期阶级对立的状况,表现了社会矛盾,描写战乱年代劳动人民的命运: (1)充当炮灰。 (2)无辜

9、受戮。 (3)饥寒死亡。3、暴露了社会黑暗,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反动本质。 (1)统治阶级的本质在“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曹操这个反面人物上得到充分体现。 (2)对统治阶级本质的揭露在正面人物身上,如刘备,也有客观描写。 4、曲折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理想,包括 (1)渴望统一、向往安定的理想。对于破坏安定统一的人和事一律加以批判,正面人物刘 备破坏孙刘联盟的行为也同样受到谴责,反面人物曹操有利于安定统一的善举也加以肯定。(2)圣君贤相的理想。刘备的爱民、敬贤、尚义,包含了劳动人民对圣君的理解。诸葛亮 的形象也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愿望,他是“忠臣的样板,智慧的化身”。 三、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构思

10、严密精致,结构宏伟庞大。 三国演义则是板块式结构的开山之作,善于组织情 节单元,集中铺写重大事件,构成全书主干。 2、讲究情节艺术。 (1)对比映衬的情节艺术。 (2)运用虚实相生,以虚带实的情节艺术。 (3)情节设置通盘流转,照应全书。 3、塑造了众多艺术形象,既注意历史真实性,又考虑其艺术魅力。 (1)通过不同情节,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反复进行渲染。 (2)在复杂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运用典型情节或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3)一定程度上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注重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又努力保持人物 性格的多元性和发展变化。 4、语言文白相间,雅俗共赏。叙述语言简明整洁,议论则高度概括精当,

11、人物语言高度个 性化。 第六章第六章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重点明代英雄传奇小说重点 在第六章里,大家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一、百回本水浒传的内容 在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 水浒传版本众多,而不同版本的水浒传内容差异也比较 大。我们的教材着重介绍的是百回本水浒传的内容,这是我们在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 内容。百回本水浒传的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情节阶段。 1、第一回至第七十回七十回为第一大段,主要写两方面的内容: (1)抨击统治阶级的腐朽残忍,描绘劳动人民的苦难,揭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即“乱 由上作”。 (2)全面描述和热情歌颂高举反抗大旗的农民起义英雄。 2、第七十一回至八十二回,为第二阶段,描写梁山

12、起义军接受招安的过程,包括酝酿招安、 征辽、征方腊。 3、第八十三回到一百回,是第三阶段,写起义军瓦解覆灭,即起义军招安后被被利用、被 消灭的命运。 二、 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 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争议最多的人物形象,对这个人物的分析应该注意这几点: 1、众望所归的当然领袖。 (1)讲“孝义”,这是江湖社会肯定的为人基本品质,是团结众英雄的基础。 (2)有远见的战略家,对梁山事业起了决定作用。 2、有严重的思想局限,有忠君思想、正统观念等小吏特征,最后主导义军接受了招安,导致了义军全部覆亡的悲惨结局。 三、 水浒传中梁山英雄接受招安的原因 招安问题是探讨水浒传思想内容无法回避的问题,梁山英雄接

13、受招安的原因很复杂, 大致可以归纳为: (1)个人因素,如根深蒂固的忠孝观念,封妻荫子、青史留名的人生追求目标。 (2)农民阶级固有的局限性,即梁山义军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思想。 (3)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即作品产生的元明之交,人民群众对同仇敌忾、抵御异族 侵略统治的期待和渴望。 四、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 1、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就。 (1)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如武松、鲁智深、林冲等。 (2)塑造了一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写出了人物活动环境的变迁以及性格的相应变 化。如宋江从官府小吏到走上梁山的性格变化过程。 2、语言运用的成就。 (1)人物语言个性

14、化,语言直接展示人物性格。 (2)人物语言口语化,代表了无文化群体的通俗语言风格。 (3)叙述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明快,是提炼净化群众口语的结果。 关于水浒传的艺术成就,请大家无比注意人物塑造的成就,这也是水浒传历来最 为人称道的成就。 第七章第七章 明代神魔小说重点明代神魔小说重点 关于第七章明代神魔小说请大家掌握以下内容: 一、 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 (1)第一回至七回为第一部分,写孙悟空出世、学艺和大闹三界的故事,反映了被压迫者 反抗的愿望,也是劳动人民渴望砸碎枷锁,争取自由的理想体现。 (2)第八回至十二回为第二部分,交代唐僧的身世和取经的缘起,在情节

15、上起过渡作用。 (3)第十三回至一百回为第三部分,写取经过程,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通过九九八十一 难曲折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显露出批判的锋芒。同时继续表现孙悟空敢于斗争的战斗精 神,寄托劳动人民除暴安良的理想。 二、 西游记的艺术性 (1)以现实为基础,以取经故事为基本线索,又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色彩。 (2)塑造人物形象时,注意人物性格与动物属性的巧妙结合,两者和谐统一,汇成一个有 机整体。 (3)通过复杂尖锐的矛盾与连锁曲折的情节,表现人物性格。 (4)语言诙谐风趣,幽默自然,通俗简练。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中,大家一定注意其诙谐风趣的特点,不管是表现在语言方面还是 人物形象性格方面的,这是西游

16、记最为突出的特点。 第九章第九章 清代文言小说重点清代文言小说重点 第九章 清代文言小说的重点在聊斋志异 。关于聊斋志异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内 容: 一、 聊斋志异的内容 聊斋志异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歌颂青年男女的爱情。爱情故事是聊斋志异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分内容。 聊斋志异中爱情故事突破了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传统窠臼,不再以财、貌、身份、 地位作为衡量爱人的标准,而倾向于两情相悦,基本接近现代的爱情观。我们熟悉的婴 宁 、 连城 、 鸦头等都是这样的爱情故事。 2、抨击科举制度的黑暗腐朽。这也是聊斋志异中废话值得我们关注的一部分内容,这 些故事不仅抨击了试官的昏庸贪婪、科场的黑暗,如司文郎 叶生等;还对科举制度 毒害下的举子也作了嘲讽,如嘉平公子 续黄粱等。 3、反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前者如席方平 商三官 ,后者如林四娘 公孙九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