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0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58276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0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0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0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0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0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 放大镜 放大镜是( ),凸透镜具有( )的功能,用放大镜 观察物体能看到( )。( )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放大 镜镜片的特点是( )和(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没有关系, 和( 镜片的凸度 )有关,放大镜( 凸起程度越大 ),( ),( )的透明 物体放大倍数(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 )等, 就具有同样的( )功能。 2 、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 )观察不 到的( )。通过( )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 );蟋蟀的 耳朵在(足的内侧 );

2、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 )。科学研 究表明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们的( ),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 )得多。 3 、 放大镜下的晶体 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 )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 )叫做(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 固体物质 )都是( )或由(晶体组成)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 )。 4 、 怎样放得更大 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 )的,两个( )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 像放得更大),这就是( 早期 )的显微镜。( )和( )的发明拓宽了 我们的(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 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荷兰生物 学家(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 300

3、 倍)的金属结构的( ), 用它发现了( )。( )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 了一个( 微观世界 )。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 ) 和( ),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 )。 5 、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洋葱表皮是由( 细胞 )构成的。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 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 )结构。物体必须制成( 玻片标本),才能在 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 精细结构 )。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 目镜)、 (调节旋钮 )、( 物镜 )、( 载物台)、( 反光镜)。正确使用显微镜 的方法和步骤:(见教材 13 页)。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4、二) ( 生物 )都是由(细胞 )组成的。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 不同生物 )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细胞 )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罗伯特胡克 )是第一个发现(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细胞学说 )的建立 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用( 显微镜 )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在水中生活着很多 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如(草履虫 )、( 变形虫)等,它们也是由( 细 胞 )构成的。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 构造和功能 ),以适应周围的环2境。( 微生物)

5、是( 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 特征),如: 对( 环境有一定的需求 )、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 能繁殖 )等。 8 、 微小世界和我们 由于( 观察工具 )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 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 (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 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人类探 索( 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 进步 )和人 类生活的( 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 病毒 ),抵抗 制服疾病(2)克隆( 生物)

6、(3)利用微生物( 酿酒 )、( 发面 )、制作 ( 酱油 )、( 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 垃圾 )和( 污水) 。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 )、( 耳 )、( 鼻) 、(舌 )、( 手 )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那时候,人能观察到的最小动物 就是(蚂蚁)等昆虫,( 放大镜 )和(显微镜 )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 微生物 )、(细胞 )。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世界是( 物质)构成的,物质是( 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 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 大小,而(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 ?q-

7、vW 2 、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 物理变化)和( 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 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发生( 化学变 化)又发生( 物理变化 ),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在变化过 程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如豆子和沙子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 化,我们称为( 物理变化)。在变化过程中,( 能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生产了新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 (化学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 米饭 )在口腔里与(唾液 )作用会发生( 化学变化)。(淀粉 )与 ( 碘酒 )会发生化学变化,生

8、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 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 淀粉 )。唾液能使淀粉变甜,不甜的糖类是(淀 粉)。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 小苏打 )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 化碳气体 ),这样的变化属于( 化学变化)。( 二氧化碳 )是具有特殊 性质的一种气体。 5 、铁生锈了 铁生锈是一种( 化学变化 ),( 铁锈 )是一种不同于( 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 水)和(空气 )有关。 6 、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3( 化学变化 )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 )、( 发光发热)、 (产生沉淀物 )、( 产生气体 ),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

9、否发 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 铁钉 )会发生( 化学反应),产生 ( 新的物质 )。 - -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 水 )和( 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 慢与(水的多少 )关系很大。把铁与(水 )、(空气 )隔绝开是防止( 铁生锈 )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8 、 物质变化与我们 fzlG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 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 物质) 组成的,物质是( 变化)的。物质变化有两类:( 物理变化 )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

10、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 (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然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 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 ),导致全球( 气候变暖 )、( 土壤沙漠化 )、大陆和两极( 冰川融化 ),给全球( 环境 )造 成巨大的压力。 第三单元 宇宙 _ 1、地球的卫星-月球 ( 月球 )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 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1969 年 7 月,( 美国)的(阿波罗 11 号)载人 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 )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1/6 )

11、。月 球的地形地貌是( 环形山 )和(月海)。 2 、 月相变化 月相在( 一个月 )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 形状 )。月相变化是(月球) 围绕(地球 )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月球在( 圆缺变 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叫做(月相 )。农历上半月( 由缺到圆 ), 下半月再( 由圆到缺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 不透明 )的(球体),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 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 的(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 面大小 )、( 方向)也就不同。观察白天的月相时间是每天(傍晚 )和( 清晨 )。 3、 我们来造“

12、环形山” ( 环形山 )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它的直径有的不足(一 千米),有的 直径能达到( 几百千米 )。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 是主要原因。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这种观 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 陨石 )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 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1 44 、 日食和月食 ( 日食 )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月 球 )运行到( 太阳 )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处于月影中 时,( 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 ),形成(日食)。(月球)运行 到(

13、地球)的影子中,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于(太阳)和( 月球 )之间, (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就发生了( 月食 )。 5、 太阳系 ( 太阳 )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 )、(矮行星)和( 小天体 )组成了( 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 天体系统)。( 太阳 )是太阳系里唯 一发光的( 恒星 )。太阳系里有( 八大行星),它们的排列顺序是:(水星)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天王 星)、( 海王星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 (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 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 彗星等)组

14、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太阳直径是:( 1400000 千米) 。 6 、 在星空中(一) ( 星座 )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 )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 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北斗七星 )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著名的(北极星 )属于(小熊座)。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 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 ),根据其形态想象成( 人)、( 动物) 或( 其他物体 )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 大熊座 )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 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 大熊座的北斗七星

15、) 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 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 5 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 北极星) 。 7 、 在星空中(二) 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 )在天空中是 (运动变化)的。亮星构成的( 图形 )是星座的主要标志。夏季天空中 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 织女星 )- -属于(天琴座 )、(牛郎星 )-属于( 天鹰座 )构成了一个巨大的( 三角形 ),人们称之为( 夏季大三角)。 8 、探索宇宙 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 天体系统 )。宇宙是( 运动变化 ) 的,( 膨胀 )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宇宙)是由 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 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 人们称为(银河系 )。银河系大约由( 1000 亿2000 亿)颗恒星组成, 直径有( 10 万光年 )。光的传播速度是( 每秒钟 30 万千米 ),( 光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