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喷锚支护)

上传人:n**** 文档编号:36856884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室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喷锚支护)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地下室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喷锚支护)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地下室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喷锚支护)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地下室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喷锚支护)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地下室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喷锚支护)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室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喷锚支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喷锚支护)(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目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周围环境条件工程概况及周围环境条件3 3第二章第二章 场内工程地质条件场内工程地质条件4 4第三章第三章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5 5第四章第四章 基坑围护设计概况基坑围护设计概况6 6第五章第五章 基坑工程主要特点及难点基坑工程主要特点及难点7 7第六章第六章 施工部署施工部署8 8第七章第七章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1414第一节第一节 土锚杆施工土锚杆施工1414第二节第二节 支撑梁、围梁施工及拆除支撑梁、围梁施工及拆除1818第三节第三节 换撑措施换撑措施2121第四节第四节 土方开挖方案土方开挖方案2222第五节第五节 基坑排水措施基坑排水措施

2、2626第六节第六节 工程桩与支护管桩保护措施工程桩与支护管桩保护措施2727第七节第七节 素混凝土坡面施工素混凝土坡面施工2828第八章第八章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安全保证措施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安全保证措施2828第九章第九章 基坑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方案3030第十章第十章 基坑支护应急措施基坑支护应急措施3333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535第十二章第十二章施工进度保证措施施工进度保证措施36362(1)附图 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2)附图 2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3)附图 3A 区支撑平面布置图 (4)附图 4A 区支护桩平

3、面布置图 (5)附图 5A 区围梁、支撑详图、节点大样图及支撑结构剖面图 (6)附图 6A 区支护桩与围梁连接详图、立柱详图及止水钢板示意图 (7)附图 7B 区支护桩平面布置图 (8)附图 8B 区支护结构平面图 (9)附图 9B 区围梁、支撑详图、节点大样图及支撑结构剖面图 (10) 附图 10C 区支护桩平面布置图 (11) 附图 11C 区支护结构平面图 (12) 附图 12C 区围梁、支撑详图、节点大样图及支护结构剖面图 (13) 附图 13D 区支护桩平面布置图 (14) 附图 14D 区第一道支护结构平面布置图 (15) 附图 15D 区第一道支护结构平面布置图 (16) 附图

4、16D 区支护结构剖面图 (17) 附图 17施工段划分平面布置图、基底标高图 (18) 附图 18挖土顺序及出土方向图 (19) 附图 19土方开挖剖面图 (20) 附图 20游泳池深坑围护平面 (21) 附表施工进度计划表、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表、地质剖面图地下室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3第一章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周围环境条件工程概况及周围环境条件1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x 市 xxx 国际 A 组团地下车库基坑支护工程建设单位:xxxxxx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x 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基坑围护设计单位:xxx 市机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x 市斯正建

5、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xxx 国际位于 xxx 市城区南区。本工程由 1#、2#、3#、6#、7#楼、会所及一个整体地下室组成,其中 A 组团地下室面积约 32085 。1#、2#、3#、6#、7#楼为地下一层,地上11.5 层,建筑物高度 36.5m;5#、8#楼为地下一层,18.5 层,建筑物高度 56.5m;会所地上 2 层,地下 2 层,建筑高度 11.4m。本工程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为 4.9m,现场地坪相对标高为-1.9m,基底标高分别为-6.97m、-8.97m、-11.0m。基坑开挖深度大面为 5.07m,与三期结合部为 7.07m,游泳池区为

6、9.1m。地下室采用独立承台基础,基础底板厚 350mm,按后浇带共划分为 26 个独立区块。工程桩为预制管桩。基坑平面形状近似四边形,几何尺寸为 264187m,周长约 902 米,土方开挖量约 25万 m3。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工程桩和围护管桩、钻孔桩及钢立柱、水泥搅拌桩已由业主另行发包。本方案为土方开挖、土锚杆、素砼护坡及水平支撑专项施工方案。2 2、周围环境条件、周围环境条件a、本工程基坑周边环境条件较好,东面为一条距基坑边 8 米的市政道路(新西门路) ,南面与 xxx 二期未建场地相连,现为桩基阶段;西面为兰江小学四层结构教学楼,基础为条形基础,基坑最近距围墙 7m,距教学楼 15

7、m;北面为 xxx 三期未建场地。b、南侧为 xxx 二期工程,现处于打桩阶段,临近的 9#、10#、11#楼先打,2008 年 6月可完成。北侧三期工程临近 30m 范围桩已完成(大开挖部分) ,其余待地库可通车后进行打桩。4第二章第二章 场内工程地质条件场内工程地质条件1 1场内基坑的土层条件场内基坑的土层条件根据xxxxxx 国际(一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从地表往下基坑开挖支护有关的土层资料如下:1 杂填土:杂色,主要由块石,碎石及少量杂填土(主要在场地面北角)组成,层厚为 0.402.30 米,分布全区。2 粘土:灰黄色,软塑软可塑,饱和,中等压缩性地层,干强度高,高韧性,振摇反应无

8、,切面光滑。可见氧化物斑块。属浅表层“硬壳层” 。本层厚度为 0.32.40米,基本分布全区。 淤泥:灰色,流塑,饱和,高压缩性地层,干强度高,高韧性,振摇反应无,切面较光滑。主要为淤泥,局部渐变为淤泥粉质粘土,本层厚度为 1.0010.20 米,层底埋深为 2.8012.50 米,分布全区。1 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塑,饱和,中高等压缩性地层,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振摇反应无,切面较光滑,主要为粘性土,局部为软塑粉性土。本层属过度层,局部有缺失、尖灭现象。本层厚度为 3.5013.00 米,基本分布全区。2 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饱和,中等压缩性地层,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振摇反应无, 切面

9、光滑, 主要为粘性土组成。 本层厚度为 1.909.00 米, 层底埋深为 9.8015.40 米。3 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塑,饱和,中等压缩性地层,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振摇反应无,切面光滑,主要为粘性土和粉性土组成。本层厚度为 0.303.10 米,层底埋深为 10.4016.70 米,本层属过度层,局部有缺失、尖灭现象。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饱和,高压缩性地层,干强度中等,韧性低,振摇反应无,切面光滑,主要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局部为软流塑塑粉质粘土夹少量薄层粉砂,本层层厚为 5.2012.60 米,层底埋深为 19.4027.10 米,基本分布全区。根据地下室的埋深情况,基坑底部部

10、分落在1 层粉质粘土中;部分落在2 层粉质粘土中;其余落在淤泥中。土层物理力学技术参数具附表。2 2地下水情况地下水情况本场地的地下水主要为粉质粘土及淤泥质土等地层,渗透性较差,一般为弱微透水5层,本场地地下水属孔隙潜水,其水动态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及附近河流的影响。勘察期间钻孔中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为 0.201.00 米。相应的高程为 1.732.16 米。勘察期间有几次降雨,但孔较多,且经过 24 小时后测得,包括对原居民水井水位测量,所测得水位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场地取二组水样,根据水质分析报告,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情况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弱腐

11、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第三章第三章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xxxxxx 国际(一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007年 4 月) ;2.本工程的基坑围护与土建结构设计图纸(A 区 08 年 3 月 5 日,3 月 18 日;B、C 区08 年 3 月 13 日)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97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8.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10-1-90)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

12、99)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中的有关条文要求11.xxx 市现行的有关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规定12.xxx 市软土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暂行技术规定13.国家及浙江省的有关标准图集14.国家及浙江省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15.公司 ISO9001、ISO14001 与 OHSAS18001 综合体系标准, 环境/安全管理手册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16.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6第四章第四章基坑围护设计概况基坑围护设计概况1.1.基坑围护设计概况基坑围护设计概况根据本基坑特点,本基坑主要采用排桩加锚杆,局部采用排桩加角撑及大放坡的支护结

13、构形式,支护桩采用钻孔灌注桩和预应力管桩,支护排列形式为单排一字形布置。本工程将支护结构划分为 A、B、C、D 四个区块,各区块支护结构如下:A 区位于场地东北角,轴线 20/G 范围,支护结构采用排桩加一道角撑支护形式。支护桩采用 PC-AB600(110) 、PC-AB500(100)预应力管桩共 310 根,管桩间距 800,桩长 12-15米,桩出露基坑 4.8 米。角撑围梁、支撑及连梁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25。立柱采用 A600 钻孔灌注桩,桩长 25,27 米,共 16 根。B 区位于场地东面、东南角,轴线 22/G 范围,支护采用排桩加一道锚杆支护形式。支护桩采用 PC-AB400(75)、 PC-AB500(100)、 PC-AB600(110)预应力管桩共 338 根, 桩长 12-14米,上部压顶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压顶梁截面尺寸(宽高)800600 。锚杆采用钻孔式施工,锚杆件用 C25 钢筋加工,钻孔直径 120,外套250 浆囊袋,并设对中支架;A-BA-E 轴交 2230 轴为施工平台板, 板面标高-3.70m, 板厚 150, 配双层双向 14200。C 区位于场地西面、北面,轴线 20/K 范围。北面采用三级放坡支护形式,设二个平台,平台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