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56154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 成绩: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3分) 勉强(qin qin) 魁梧(w w) 着迷(zho zho)瘦削(xu xio) 荒唐(tn tn) 劝阻(z zh)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sh sh bn bo yun do mi shn shn( ) ( ) ( ) ( ) ( )xn jn ru tio z yn z y d ch y jn( ) ( )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7分)怒( )圆 睁 忧( )忡 忡 十指连( ) 废( )忘食 张( )结( ) 一如( )( )身无( )( ) ( )( )大吉 片甲( )( )

2、四、区别字组词。填( ) 魁( ) 梧( ) 淋( )镇( ) 魂( ) 悟( ) 林( )霉( ) 虑( ) 撕( ) 割( )雷( ) 虚( ) 嘶( ) 害( )五、选词填空(7分)抱怨 埋怨 一到星期天,妈妈总是向爸爸( )儿子的不听话,淘气。我( )小明睡过了头,没能搭上第一班车。继而 继续 他先是一愣,( )眼睛一亮 “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 )看书吧。”宁可也 与其不如 尽管还是桑娜一家( )生活十分艰难,( )决定收养西蒙的孩子。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桑娜觉得( )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 )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

3、来。六、判断下列省略号的作用,把序号填入( )里。(4分)省略号的主要作用有: 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表示语音的跳跃。 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 (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4、“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 )七、判断句子的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5分)、那中的老教授就是个聋哑人。( )2、中的残疾人家中根本没有马.( )3、的作者是德国作

4、家列夫托尔斯泰.( )4、“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买给他的所有马草!”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转折作用。( )5、“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的睡着。”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 )八、下面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将序号填入括号内。(5分)A .环境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E.动作描写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 )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 )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

5、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 )九、把下列名言警句补充完整。(5分)1、轻诺必寡, 。2、民无不立, 。3、 ,不能动人。4、 ,天之道也;,人之道也。5、有所 ,纤毫必;有所 ,时刻不易。十、按要求写句子.(6分)1、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缩句: 2、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正像海边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 3、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 “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座椅,你快坐吧!”改为间接转述句:4、用心灵去倾听。(仿写)用 去 。5、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换成直接引语)6、那时侯,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

6、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换成“因果关系”的说法)十一、阅读小能手.(17分) (一)(一)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样做”是指 。“非这样做不可”反映了桑娜 的品质。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有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这个句子是 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二)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渔夫皱起眉,他

7、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1解释词语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2、通过第二段文字中桑娜的 和 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 。3、第三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 、 和 。4、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和渔夫是怎样的人?(三)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

8、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促使“我”这样做的动力是 。当老人夸“我”时,“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 的感觉。因此,当有人遭受挫折时,我觉得他最需要的是 ,我会 。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 )地演奏;而我 ( )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 )。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 )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1)括号中的词语让我看到了一位 的听众。(2)在( )按课文内容填完整。(3)写出描写老人听“我”演奏的句子并

9、读一读。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二) 有一次,我背着马草四处寻找马车夫时,经过了书摊。轮椅上的摊主叫住了 我:“怎么不来看书了?”我抖抖手中提的一捆马草,无奈地摇摇头。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 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闻声走出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 ,可能是他的妹妹吧。1、从“四处寻找”中你体会到什么? (1分)2、“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轮椅上的青年为什么“一楞”,又为什么“眼睛一亮”? (2分)3、文中守书摊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1分)4、补写内容。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心想: 十、课外阅读

10、(一)炫耀哥哥每次考试都能拿第一,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了第一名,高兴什么?记住:不可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一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后来我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勤奋,考试也总是拿第一,我也就开始暗暗高兴了。我觉得一切在我眼中都变得渺小了,同学问我问题,我也爱理不理的,还撇撇嘴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真是笨!你看我!”当我洋洋得意时,父亲又说话了:“你可以自信,但不可以自傲。记住:不要总是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二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总是炫耀自己。今年入大学后,我在学校组织的象棋比赛中得了大奖,拿回家一个奖杯。小侄儿看见了,很是喜欢,就拿去玩。他拿着奖杯和他的小伙伴在一起“吹牛”,说他的叔叔怎么棒,他的朋友马上就对他“奉若神明”。父亲看见了,对我说:“你不要让他拿着你的东西,这样只会惯坏他。记住:不要让别人拿着你的东西去炫耀!”于是我记住了第三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让别人拿着你的东西去炫耀。父亲说的只是简短的三句话,却让我终身受益。1、结合短文内容,按提示写词语。写近义词:炫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