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上坝灌区第二标施工组织设计(版本三)

上传人:n**** 文档编号:36855812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118 大小:86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县上坝灌区第二标施工组织设计(版本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道县上坝灌区第二标施工组织设计(版本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道县上坝灌区第二标施工组织设计(版本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道县上坝灌区第二标施工组织设计(版本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道县上坝灌区第二标施工组织设计(版本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县上坝灌区第二标施工组织设计(版本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县上坝灌区第二标施工组织设计(版本三)(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县上坝灌区第二标施工组织设计道县上坝灌区第二标施工组织设计目目录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第三章施工准备及施工总体部署第四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第五章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措施第六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第七章确保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第八章确保完成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1.1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1、以满足招标文件及招标单位

2、的全部要求为基本原则。2、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原则。3、紧密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难点,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实行动态管理并动静结合的原则。4、以满足合同目标及设计意图的实现,突出快速、有序、优质、高效的施工特点。5、紧紧围绕保证施工工期、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确保施工过程安全生产,实现文明施工的目的。1.2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湖南省道县上坝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 2 标段施工招标文件和图纸;2、招标人道县上坝水库管理所提供的水、电和临时设施等现场施工条件;3、本灌区配套改造项目项目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施工设备;4、本灌区配套改造项目采用的主

3、要法规a、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c、环境保护法d、建筑安全法规及文件汇编5、本工程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1)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2)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3)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1996(4)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技术标准GBJ146-90(5)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7)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8)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范DL/T5100-1999(9)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10) 水工

4、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11) 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12)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13)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96(14)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1992)(16)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50290-1998)(17) 土工试验规程 (SL237-1999)(18)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L303-2004)(1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20)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S

5、L277-2002)(2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GB /T1577-1995)(2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2.12.1 工程说明工程说明2.1.1 概况说明上坝水库枢纽及灌区配套工程于 1971 年 12 月兴建,1980年完成枢纽工程及总干渠,1986 年冬开始灌区配套建设。右干渠设计长度 39.125km,目前只开通 5.043km;左干渠设计长度28.175km,目前只开通 17.805km。灌区工程建设中,由于受兴建时建设条件、资金和技术施工设备的制约,加之工程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年久

6、老化失修,渠系损坏严重,出现了严重的工程质量隐患,病险工程普遍存在,致使工程不能发挥其灌溉效益。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对总干渠及左干渠进行渠道、 渠系建筑物和险工险段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主要工程量有: 土石方开挖 1.17万 m3,土石方填筑 0.41 万 m3,浆砌石 0.7812 万 m3、砼 0.792 万m3。2.1.2 水文及水资源灌区多年平均降雨量 1485.2mm,其中 4-6 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 46.5%,降雨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往往造洪涝灾害,7-9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 20.8%,往往出现规律性的夏秋连旱,有时甚至旱到冬季。据资料分析,共出现干旱时段 28 个,年平均1.

7、4 个,主要出现在 6 月底到 8 月初和 8 月底到 10 月中旬,基本上每年都发生干旱。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项目区每年的降雨量也分布不均,根据各水文站年降雨量变差系数值反映,年降雨量的变动幅度、变差系数大,年降雨量的年际变差系数为 0.2。项目区的河川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 因而年径流的地区分布与降雨量的地区分布大体相似,径流的年际变化为山区小,丘陵区大,项目区各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0.54。灌区总灌溉面积为 5.2815 万亩,区内有中型水库 1 座,小(一)型 1 座、小(二)型水库 8 座,山塘 1131处,河坝 231 处等基础水利设施,灌区内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由于道县内地形复杂,

8、加上降雨年内分布不均,洪涝灾害一直是道县的主要自然灾害。 因受大陆性气候变化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夏季气温高,地形雨频繁,降雨集中,形成洪水暴发,带来汛期大量弃水,洪涝灾害比较严重。2.1.3 主要建设内容总干渠及左干渠的明渠、险工险段、渠系建筑物进行防渗、加固、重建处理,主要工程量有:土石方开挖 1.17 万 m,土石方填筑 0.41 万 m,浆砌石 0.7812 万 m、砼 0.792 万 m。具体详见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2.1.4 施工条件上坝水库位于道县西北部,属潇水一级支洑水上游,枢纽工程距道县城 63.0km。灌区干渠多为盘山渠道,地形复杂,渠道外堤较窄,料场堆放、拌料困难,由于本灌

9、区均为丘陵山区,材料运输困难部分工程材料需二次运输, 因此施工难度大, 条件差。工程所在区域主要属道县,该区域内公路分布较密,有国道和省级干线通过该区域,国、省、县、乡四级公路构成了施工区对外交通网,施工区对外交通十分便利。2.22.2 工程特点工程特点1、本灌区配套改造项目主要包括坡左干渠防渗衬砌、左干渠附属建筑设施改造、险工险段加固等。施工时渠道防渗衬砌、险工险段工程范围广、线路较长,材料需二次转运,故施工时段将是工程的一大注重点。2、 本灌区配套改造项目自 2015 年 10 月 23 日开工至 2016 年6 月 18 日竣工,工期 240 天,经历雨期、冬期的影响,保证工期将会是本工

10、程的一个控制难点。3、本灌区配套改造项目中还要充分考虑农忙季节的影响,工程施工时跨越农忙季节,合理施工并保障农忙时用水需要,将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准备及施工总体部署施工准备及施工总体部署3.13.1 现场施工准备现场施工准备3.1.1 设备进场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来自附近在建项目工地, 进场时间为投入使用前 1015 天。 机械设备分别采用公路运输进入施工现场,设备转运路线和运输方案如下:来自公司本部的土方机械、砼施工机械等机械设备采用公路运输至工地;自卸汽车等机动车辆由所在地自行驶入现场。1、临时生产、生活设施规划与施工按通过监理工程师审批的临时工程总体布置,

11、组织临时设施、施工辅助企业、施工风、水、电系统、水泥浆拌和系统、仓储系统等建设、构筑物的规划、修建;及各辅助工厂布置和结构设计进行临时建筑的修建,生活区营地按环保规划设置垃圾集中与收集站,现场生产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埋设排污涵管等。2、施工现场布设测量控制网点我公司将会同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做好现场的移交工作, 包括测量控制点以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复核控制点。根据给定控制点测设现场内的永久性标桩, 并做好保护, 作为工程测量的依据。组织工程测量人员校测由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基准, 并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52-93)和本工程施工放线精度要求测设用于本工程施工的加密测量控制网点,

12、并将现场项目经理部建立的施工控制网的校测资料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并对测设的网点和增设的控制网点修建必要的保护设施和标志。3、内业准备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详细踏勘现场、收集地形、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工程资料,组织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本标工程实施阶段施工组织设计。4、材料、设备及零配件采购、运输与储存进场后立即编制建筑材料的采购与使用计划,优先采购先使用的建材,对于自行采购的建材在进库之前抽样检验,符合工程使用要求的才可入库储存。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格式制定单位工程施工材料验收记录表格、材料使用记录表格、质量自检表格文件,以详实工程施工文件档案。5、施工环境的协调建立进场后, 立即和当

13、地政府进行沟通交流, 取得他们的支持,最大限度地争取当地群众的支持与配合,为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施工环境。在进行场内三通一平的施工过程中,同时搞好施工营地、现场的安全与环保设施的建设。施工营地进行必要的绿化,现场根据地形和施工安全要求设置防洪排水设施和防火消防设施,对可能由于施工造成的植被破坏或有水土流失隐患地段进行保护。3.1.2 现场临时设施1、临时道路根据本工程特点,项目区交通较便利,有利于材料机械的进场。2、项目部的安放根据工程各个施工区的方位及特点,灌区改造工程的项目部采取租用离工程就近的村庄,布置各种临时设施,主要临时设施包括:职工宿舍、办公室、食堂、施工仓库、木材加工车间、钢筋

14、加工车间、维修车间、试验室、材料堆场等其他附属设施(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并修建简易施工道路抵到各个施工区方便施工材料所需及技术交流。办公及生活设施本工程办公所需办公及生活设施拟分别布置, 在本工程发包人指定的施工场地内,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要求,高峰期人数,布置相应的办公及生活临时设施,建筑面积及临时设施(见附表临时用地表)仓库系统本工程施工现场距城镇较不远,所需材料采购方便,其中水泥由业主购置指定仓库,设备停放场设修理厂房旁,油库由监理人和发包人及有关部门现场指定,应满足消防和防爆安全要求。附属加工厂本工程拟修建的附属加工厂主要有木材加工车间、 钢筋加工车间、维修车间、试验室、材料堆场等

15、。木材加工车间: 主要承担渠道衬砌工程及砼施工需要的模板加工生产, 根据本工程特点, 渠道分布广, 施工路线较长的原因,需建设建筑面积 20m2,占地面积 100m2。钢筋加工车间:主要承担渡槽工程及砼施工需要的钢筋调直、弯曲、焊接等加工。维修车间:主要承担各种施工车辆及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建筑面积 20m2,占地面积 100m2,外设设备停放场。配电间:配电间布置在施工营地拌和系统旁边。试验室: 主要承担本工程各类原材料如钢筋、 水泥、 外加剂、砂石料等的检验和分析, 并对各标段的砼、 砂浆进行配合比设计,抽样试验、检验等。面积为 15m2房屋为砖墙石棉瓦结构。3.1.3 现场施工临时用水、电

16、设计1、施工用水布置(1)临时用水水源根据业主在施工现场附近山塘、接至供水管接头,施工方进场后将在水源处接施工用水水表,生产用水水质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GB5749-85 的规定。生活区场内建 30 方蓄水池一座, 满足生活区人的备用施工用水。(2)施工现场生活用水根据业主提供的水井位置,施工方自行提取用水,结构期间采用商砼,用水量相比较小,因考虑到现场消防的需要和后期用水,在施工现场建 50 方蓄水池一座。(3)生活区供水拟从当地村民的自来水管中接水,管道采用白色塑料硬质管,埋地敷设,过路处加钢管保护,埋深大于当地冻土层。在各施工区设置多台单项或三项的潜水泵,以及 3m3的小型移动水箱,以满足各施工区的用水情况。(4) 现场管道沿建筑物四周敷设至用水点, 每隔 3040 米,预留出水口或 3/4“水龙头一个。2、现场临电布置(1)根据业主指定的施工用电接口位置,由施工方接驳好计量器具后自行接入施工现场,作为施工及办公、生活用电。从电源接线点至本标段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