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讨论的10个视光学问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55205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值得讨论的10个视光学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值得讨论的10个视光学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值得讨论的10个视光学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值得讨论的10个视光学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值得讨论的10个视光学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值得讨论的10个视光学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值得讨论的值得讨论的 10 个视光学问题个视光学问题1 验光有无标准?一直以来,眼镜人都有这样的一个认识,就是眼镜配装是有标准的,但是验光是 没有标准的。而我的观点确实,验光既然是对屈光状态的测量,那么就应该是有标准的,因此 我们有必要讨论验光是否有标准。有标准,但不是数值,每个人的标准都可能不一样,就是以患者认为足够清晰, 舒适,持久为标准。不能以视力多少,度数高低来论。也不能以全矫正,低矫正或是高矫正来论,所 以说,要以每个患者感觉来定此患者的标准。因此此标准不是一些数值,是患者感觉。2 如何确定足矫、欠矫和过矫?近视应该足矫、欠矫还是过矫?目前验光是都是以 1.0 为给光的标准,很多人认

2、为 1.0 是足矫,1.2 或是 1.5 就是 过矫。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人眼的最佳视力是黄斑中心视力,而黄斑中心视力可以是 1.0 也 可以是 1.2、1.5 甚至是 2.0,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确定足矫、欠矫还是过矫呢?近视眼是否应该 采用 1.0 的视力为标准呢?到底应该在用足矫、欠矫还是过矫呢?这是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 题呢?在现实的验光中,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全矫正,高矫正与低矫正之说,至于矫正 视力只是一种程度的表现,并不能说明什么,这些说法只能是在书内的理论之言,理论是理论, 现实是现实。理论只是让我们在验配过程中做为参考而已,并不能说明什么。还是跟第 1 问题一样,只要是患者认为够清

3、晰,在一些情况下过矫或是欠矫都可 以,只要是患者舒适,持久,清晰,那些理论只能是参考而已。不必有什么死的标准。如一个 中高远视年青患者,一般情况下,足矫时,会认为不够清楚,有些是要欠矫才感到舒适与清晰。 又如一个低度近视年青患者,以前所配的度数已经过矫 1D,现在配镜如是足矫,反而认为不 够亮(已经习惯了高明亮状态) ,看物体眼反而有点眼疲劳,此时,有些患者是要极小过矫下 才舒适。3 近视的成因是什么?有关近视形成的理论是多种多样,有调节外力说、有模糊理论、有晶体变形说、 有追焦说等。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近视的发生和快速发展呢?这与人眼的发育之间又有 什么样的联系呢?近视:一种眼睛生理上的

4、改变。调节(晶体曲率改变) ,集合(直肌运动)等等 作用下,最终就是引起眼轴的加长。从广义来说,应该是一种人类的不良进化发育,长期的视近活动,使眼睛向视近 功能的发育,减少调节在视近时的作用。1、大家可以看一下五四运动与六四运动录像,相差 80 年左右,但大学生的近视 比例有多大的改变。现在的学生近视比例高得惊人,20 年前又是怎样?相差太大了。所以说, 是眼睛的不良进化。2、近视又是一种发育过度的表现,眼轴如一个人身高,像姚明,就像是近视了。 现在的小孩子吃太好,太多有激素类的食品,加速了发育,也使得眼睛过度发育,导致近视率的急升。例如现在人类的平均身高比 100 百前人类的平均身高也要高出

5、很多(特别是黄种人, 最明显是日本人) ,也就一种进化,黄种人的巩膜没有白种人硬度好,所以东亚人得近视比例 比西欧人多。所以又说,近视是人类进化的结果。从狭义来说,一个正常的人得近视,是用眼的习惯改变了,视远时间少,视近的时间超 长,视野小,才易得近视。近视与常时间看近有直接关系(极少数为其它原因) ,长时间的看 近才会引起眼睛的进化。1、 内战与十年文革时期,患近视的比例大体下降,所以说近视与看近是有直接关系的。2、 内向喜静的小孩子比外向好动的小孩子得近视比例要高很多,农村的小孩子比城市 的小孩子得近视的比例小,这也可以证明近视与视近有关系。结论:绝大部分近视与看近有直接关系,最好防治近视

6、发生,就是正确的用眼习 惯与减少看近的时间,多做户外运动,健全的营养,防止过度发育,早熟。得了轴性近视,是 不可能治疗好的,只能是通过矫正。4 是否验光都要散瞳,近视眼有无必要散瞳?很多人认为,验光一定要散瞳,散瞳的目的是放松调节,这样验光会更加准确。 但是近视眼本身就是看远处于类似雾视的状态下,而看近时的调节本身也低于正视眼和远视眼, 甚至在一定的度数之上,近用时的调节完全处于松弛的状态。因此,到底什么情况需要散瞳, 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视光学问题。我建议第一次配镜要散瞳,这样可以防止有假性近视也给予配镜。上面的话,是 很片面的很。调节 hyperkinesias(痉挛) ,假性近视的成因,

7、要假性近视发生,一定是长期的 看近,眼睛得不到放松。如一个人得了调节痉挛,几天不要看近,只看远,到郊区野外看远玩,是可以好 起来的。但看近多于看远时,这种调节痉挛是不会好起来的,并会越来超严重,调节痉挛只是 为了更好的看近而已,也就可说是调节锁定,所以说调节痉挛看近时,调节不是放松的,是调 节锁定,我们只能通过药物来散瞳(解除这种调节锁定) ,这样屈光检查才能够准确,是很必 须的。英国也有这样的法规,低于 12 岁的儿童,必须散瞳。5 假性近视的比例到底有多少?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很简单,而且似乎有各种数据的支持,但是我们在实际的验 光中为什么却很难发现假性近视的存在呢?医院散瞳以后到底有多少是

8、假性近视呢?是否有人 做过详细的统计呢?上一个问题我已经说得很清楚,在西欧有些国家都有这样的法规,要低于 12 岁 一定要散瞳。 (我记得在“眼科新进展”内有这样的论文。医院门诊 158 个平均 10 岁左右初配 近视患者,都来散瞳的话,至少假性近视占有的比例有 25%以上,假性近视度平均在 1.25D 左右) 。当然,20 岁以上成人的假性近视极少,还不到 1。所以说,年龄越小,越要散瞳验 光。6 是否存在主导眼?在同视机检查中,有一个融合视标,如果右眼看到的是狮子,左眼看到的是笼子, 在双眼视机能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将看到的是笼子里面有只狮子,那么此时笼子是图像的主要 部分还是狮子是图像的主

9、要部分?在这幅图像中是右眼的图像占据主导的作用还是左眼的图像 占据了主导作用呢?何为主导眼,就是功能较好的眼睛,在大脑视觉方面是主导作用,如人的左右手 一样,有力大力小之分,人眼也就是一样的。在大脑的支配下,我们有习惯性用的那只眼睛就 是为主导眼,如手去拿水杯,下意识的常用右手,并不是左手(除非是左撇子) 。对于同视机 这个实验,只是测试双眼的融合功能,并不是测试主导眼,两眼都能起作用,才能融像。而测 试主导眼,是要在下意识时,通过一小孔,看一个物体,大脑指定的那只眼睛。7 双眼平衡包括哪些平衡?人使用双眼来观察事物的,人眼最高一级视功能也是建立在三级视功能的基础之 上,那么在视力平衡的基础上

10、是否能够建立正常的双眼视觉呢?除此之外,还需要什么平衡?所谓双眼视觉平衡(binocular balance)就是要视力平衡、视网膜成像平衡、眼肌力平衡、Kappa 角相等、不等 瞳等等。双眼平衡不仅仅是视力上的平衡就好了,最起码还要有测试不等像(视网膜成像大小 测试)与眼肌测试(眼位测试) 。双眼视觉平衡是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视觉空间,对于 Panum(帕努姆)氏空间的立体视有都完善的感知。这也就是双眼单视的基础。正常双眼单视必须有眼肌平衡来维持,广义上眼睛眼肌运动平衡包括:聚合开散 平衡、调节平衡、眼球转动平衡、眼睑运动平衡、注视、扫视运动、跟随运动、前庭眼反射、 各种眼运动的增益平衡。8

11、验光是否需要进行双眼视机能检查?验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传统的验光只是单眼的屈光状态检查,而视觉障碍绝对不只是屈光不正,随着视 光学的发展,我们逐渐发现验光的最终目的不在是单纯的矫正视力,那么验光中是否需要进行 双眼视觉检查?验光的最终目的有是什么呢?除了屈光检查外,还是要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也是很必要的。验光最终目的 就是要患者视物足够清晰,舒适,并持久。9 近视控制片是否能够有效控制近视?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眼镜人争论的焦点,近视控制片的设计原理是调节 外力引起近视的发生和发展。然而它的实际控制近视的效果到底如何?调节的外力作用是否真 实近视发生和发展的根源呢?本人认为几乎是无效的。

12、都是每年增加度数为结果。要近视不加深,只有一个方 法,上面已经说了,绝大部分近视与看近有直接关系,最好防治近视发生,就是正确的用眼习 惯与减少看近的时间,多做户外运动,健全的营养,防止过度发育,早熟。10 专业眼镜服务机构到底应该使用 E 字视力表还是 C 字视力表?长期以来专业的眼镜服务机构及眼科医院都使用这传统的 E 字视力表,E 字视力 是否存在设计缺陷呢?为什么两种视力表在视力检查上存在这巨大的差距呢?我们是否有必要 废除 E 字视力表,而在专业的眼镜服务机构和眼科医院推广使用 C 自视力表呢?E、C 视力表只是一种视力程度的表现,所表现出来的视力只是一种视力的参考 值,并不十分重要,

13、重要是患者认为足够清晰吗?在我们验光过程中,有个误区,就是常以矫正视力到所谓的 1.0 就好,但现实上,所谓的这种矫正视力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患者 的适应能力,患者可以适应 1.5 以上视力的,完全可以给予矫正,但不能适应到 0.8 的患者, 也要再欠矫正处理。所以说,对用什么视力表并不重要,重要是患者能适应的最高清晰度。 (但有个问题就是,清晰度的表示法问题,方便以后复查。所以一般要有统一方法,但国内绝 大部分用 E 字视力表,虽然精确度不高,但方法统一,就方便了复查。但为了追求精确度 (意义上不大的) ,改变现在的统一的方法,还要全中国所有的检查视力的地方都换成 C 字表, 不够现实

14、啊。 )要向前看,不要停留在过去。这 10 个问题要是能够这样定论,那视光学实在是 走到尽头了,不过我想这样的讨论还是有意义的。现在大家对验光引入标准化的问题,还停留 在传统上。但是如果真正的深入了解了他的意义,我相信这十个问题也就会有不同的答案了。 不过我也知道,当我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我就做好了长时间的准备。没有尝到甜头,是不会 知道它是甜的。我会为此而努力,如果大家对此感兴趣,我可以更多的和大家讨论标准化验光 的意义、好处及实用价值,同时也可以给大家提供很多有意义的案例。 哈哈!当初有人说过,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是不可能的,有人因为日心而被活活 烧死,但是结果呢?在没有对问题做深入了解,就

15、下定义好像有点不合适吧。 使用道“有标准,但不是数值,每个人的标准都可能不一样,就是以患者认为足够清晰, 舒适,持久为标准。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已的标准,那就是没标准。如果依照“以患者认为足 够清晰,舒适,持久为标准” ,那有很多问题将不能解释。比如我们在验光实践中经常遇到下 面的这问题:R:-0.75DS-1.00DC90=1.0患者认为该度数足够清晰,舒适,持久。现在我们又换另一光度:R:-1.00DS-0.75DC90=1.0患者还认为该度数足够清晰,舒适,持久。再换一个光度:R:-1.25DS-0.50DC90=1.0患者仍认为该度数足够清晰,舒适,持久。那么请问:三个度数都是对的吗?如果都是正确的,那么请问:一个人屈光不正的值,到底有几个?如果说要参考一下原镜,就可以决定哪一个值是最正确的,那么请问:没了原镜,你还能给患者配镜吗?屈光不正的值,跟原镜真的有关系吗?验光的标准,实际上反映出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屈光不正的客观值到底有没有? 如果说没有,那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你既可以是 100 度近视,也可以是 125 度近视,也可以 是 75 度近视,主要是看谁来给你验,不管谁验,结果都是正确的。如果说客观值只能有一个,不同的验光师依据给光原则允许灵活掌握,那么就不 应以此来否认验光没有标准, “标准”与“原则” ,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两者所指就不是一回事 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