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测试题2.28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55003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测试题2.28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测试题2.28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测试题2.28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测试题2.28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测试题2.28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测试题2.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测试题2.2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测试题九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2x15=302x15=30 分)分)1一战后,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旨在调整国际秩序,但它们都试图以牺牲中国主权利益来达成目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A.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 B. 北大西洋公约 四国条约C.华沙条约 五国条约 D. 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2 “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A.美苏冷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32006 年 5 月 27 日,吴邦国委员长在俄国进行访问时,参观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著名战役纪念馆。这一纪念馆应是A.中途岛战役纪念馆

2、B.柏林战役纪念馆C.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馆 D.莫斯科战役纪念馆4 右图中,将发生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 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度过了经济危机 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A. B. C. D.5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成果大危机笼罩下的世界B.政局相对稳定,资本雄厚 C.加入欧共体,走联合自强道路D.二

3、战期间,美国未受任何损失6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下列哪一图标是欧盟的标志7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变和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伟大成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主义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B.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C.只有中国才适合走社会主义道路 D.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局部倒退和反复,不会改变其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8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下列事件中最能表明这一点的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B.北约组织的成立C.独联体的成立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9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勇于实践;1946 年,美国制成了第一台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以上事实说明A.科技是

4、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C.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战争客观上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10科学改变世界,技术优化生活。十一长假期间,加注郑州的张先生去重庆旅游,他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哪一项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CBADA.乘火车到达武汉 B.转乘轮船游览三峡C.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告平安 D.乘飞机从重庆返回郑州11. 二十多年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很少能够看到国外的商品出售。而今,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和买到这些东西,同时我国的产品也遍及世界各地。这一现象说明了A.世界经济成全球化趋势 B.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C.世界格局出现全球化趋势 D.亚洲经济

5、飞速发展12. 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 ”这句话中“改死了”,即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 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13右侧漫画反映的是 20 世纪 60 年代瞩目的“古巴导弹危机”,它说明的历史现 象是( ) A.美国独霸 B.美苏争霸 C.美苏合作 D.苏联衰退14.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 84 年,电动机为 65 年, 原子能的利用为 6 年,晶体管为 4 年,这突出说明了(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周期大大缩短 C科技速度发展快 D

6、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 15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有面 包屑。 ”这句话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B恐怖主义 C毒品走私 D贫富差距悬殊二、主二、主观题观题( (30 分)分)16 “没有永久的朋友和永久的敌人,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 ”用英国近代政治家亨利帕麦斯这句话来形容 20 世纪 40-90 年代美苏两国关系的巨大变化,是最好不过的了。请回答:(1)美苏两国在二战时期的关系怎样?原因何在?(2 分)(2)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很快进入长达将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冷战状态,这一状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分)(3)冷

7、战过程中,美苏直接对抗有何表现,试举例加以说明。 (2 分)(4)20 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世界形势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今世界格局的趋势朝什么方向发展?(3 分)17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根据新经济政策,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 分)材料二 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公平竞争法则,要求各工业企业确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和市场分配;工人有

8、权组织起来,选派代表与雇主谈判,要求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对此,部分资本家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而罗斯福则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依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的具体表现。 (2 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罗斯福所说的 “新应用”指的是什么?(2 分)(3)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苏联和美国对经济体制调整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4 分)18、 、阅读阅读下列材料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战后初期,有人站在德国柏林的街头,望着满目废墟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花上二十年的时间,要想恢

9、复真是比登天还难。可是,西欧国家和日本不仅很快清除了战争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初中世界历史下册第 52 页材料二:材料二:19501975 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 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 5.4%,日本为 12.4%。19511977 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 3.2%,日本为 8.8%,联邦德国为 4.4%,法国为 4.3%。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国家和日本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6 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 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1 分)(3)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

10、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变化中,你觉得中国应借鉴的经验是什么?(4 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2.28ADDDA DCDDC ACBBD16 (1)结为盟国 共同面临法西斯的侵略(2)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不同(或社会制度不同)(3)古巴导弹危机(4)两极格局结束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7 (1)变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表现:通过公平竞争,控制与调节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保障了工人部分权益。新应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3)不同:苏俄侧重于利用“市场”调节,美国侧重于利用“计划”调节。认识:“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依据。18、 (1)美国的援助和扶植;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采用最新科学技术。 (6 分) (2)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日本、西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格局 由美国独霸变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1 分) (3)重视科技和教育;实行对外开放。 (1 分) (任答一点即可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