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48176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沂源三中初四一轮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沂源三中初四一轮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一复习目标:1 1:积累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积累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2 2:品评伟人足迹,促进自我成长,探究考点。:品评伟人足迹,促进自我成长,探究考点。 二基础沉淀二基础沉淀 1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检查方式检测) 风悲日曛( )锋芒毕露( ) 弥( ) 高迥( )乎不同 赫( )然 殉( ) 职 热忱( ) 拈( )轻怕重 踌躇( )重荷( ) 深 su( ) 荒 mu( ) png( )徨 妇 r( )皆知 l( )尽心血

2、pn( )石 2 2、 成语积累成语积累(掌握下列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三个写一段话) 马革裹尸 鲜为人知 家喻户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兀兀穷年 锲而不舍 气冲斗牛 慷慨淋漓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杂乱无章 义愤填膺 刮目相待 群蚁排衙_ _ 3 3、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将本单元重点文学常识整理到读书笔记上。 ) 闻一多 臧克家 贝多芬 莫泊桑 歌德 做啦 屠格涅夫 资治通鉴 名著导读名著导读:名人传的作者是 20 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_,他一生 中最大的成功就是写出了许多惊世之作,包括 _、_、_等,1915 年获_文学奖, 名人传 叙述了_国音乐家_, _国画家和

3、雕塑家_,_国作家_ 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贝多芬传是罗 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 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 ,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 30 本最佳书”之一,他 的_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 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 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 30 字。 )_ 三三课文导航课文导航 (一)主题认识:(一)主题认识:本单元以杰出人物的事迹为

4、主题,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栩栩 如生的刻画出了他们的人格魅力之所在,为我们的成长树立了榜样。试以一个排比句选取本 单元所写的内容,来描述自己的收获(可以用“读出” “懂得” “明白” “尝到”等作为关键词。 ) 如:从_,我读出了_。_ _ (二)速读音乐巨人贝多芬回答问题: 1、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 )(2)在这本大书里流着一条河,那条大河正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 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A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枝铅笔给客人。( ) B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

5、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 C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 担子。( ) 3、揣摩下面一段话的特点,择你熟悉的人,仿写一段话,要求用几句话描写你最熟悉的一个同 学的外貌。 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 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 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_ _ _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或一些富有艺术 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场

6、面片断等,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的一 种描写方法,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看下面几段文字,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每段文字中哪些地方运用了细节描写?运用细节描 写的好处是什么? 片断 A: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 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这方法很不好,有时我在路上遇见他,只要在相距三四尺前后或左右有 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我便会疑心就是他的朋友。 为了忘却的记念 提问:这段文字的中心词是什么?围绕着一中心词,作者用了怎样的细节描写。 析:在片断 A 中,鲁迅先生抓住了柔石与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走路“那距离,却至少总 有三四尺的”这一生活场面,

7、进行细节描写。柔石是一位新青年,但对于女性却羞涩地不敢接 近,人物“迂”的性格特点就通过这一细节描写展现出来。 明确:生活场面的细节描写,突出了人物性格。 片断 B:水声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荷花淀 提问:这一段文字中的细节描写是什么?加入这样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析:水声嫂“手指震动了一下”这一动作上的细节,表现水声嫂因为关心丈夫,全神贯注 听着,才不留心划破了手,丈夫参军,本是意料之中,“明天”就走,又在意料之外,手指的 “震动”正是心灵的“

8、震动”的反射;“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中“吮”的动作细节,又 表现了她克制依恋之情和她的坚强自若。这两处动作上的细节传神的表现了人物的心理。 明确:动作的细节描写,传神的刻画了人物的心理。 片断 C: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 提问:这段文字中有怎样的细节描写? 这段细节描写有什么样的作用? 析:“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长衫又脏又破”这些对人物肖像 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穷困潦倒的旧时代知识分子形象。 明确:对人物肖像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文章的人物形象。 通过对以上

9、这些教材中的细节描写片断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记叙文中细节描写的魔力令 人叹服,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所以写作学有一句俗话,叫做“记叙文, 加点细节就生动”。 那么,在写人叙事的记叙文中进行细节描写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小结:常见细节描写的方法小结:常见细节描写的方法 1 1、肖像的细节描写。、肖像的细节描写。2 2、动作行为的细节描写。、动作行为的细节描写。3 3、语言的细节描写。、语言的细节描写。4 4、神、神 态的细节描写。态的细节描写。 四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问题) 不知有花不知有花 那时候是五月,桐花在一夜之间,攻占了所有的山头。历史或者是由一

10、个一个的英雄豪 杰叠成的,但岁月岁月对我而言是花和花的禅让所缔造的。 桐花极白,极矜持,花心却又泄露些许微红。我和我的朋友都认定这花有点诡秘平 日守口如瓶,一旦花开,则所向披靡,灿如一片低飞的云。 车子停在一个客家小山村,走过紫苏茂盛的小径,我们站在高大的桐树下。山路上落满 白花,每一块石头都因花罩而极尽温柔,仿佛战马一旦披上了绣帔,也可以供女人骑乘。而阳 光那么好,像一种叫”桂花蜜酿”的酒,人走到林子深处,不免叹息气短,对着这惊心动魄的 手笔感到无能为力,强大的美有时令人虚脱。 忽然有个妇人行来,赭红的皮肤特别像那一带泥土的色调。”你们来找人?”我们 来看花。”花?”妇人匆匆往前赶路,一面丢

11、下一句,”哪有花?”由于她并不在求答案, 我们也噤然不知如何接腔,只是相顾愕然,如此满山满林扑面迎鼻的桐花,她居然问我们”哪 有花”! 但风过处花落如雨,似乎也并不反对她的说法。忽然,我懂了,这是她的家,这前山后 山的桐树是他们的农作物,是大型的庄稼。而农人对它们,一向是视而不见的。在他们看来, 玫瑰是花,剑兰是花,菊是花,至于稻花桐花,那是不算的。使我们为之绝倒发痴的花,她竟 可以担着水夷然走过千遍,并且说:”花?哪有花?” 我想起少年时游狮头山,站在庵前看晚霞落日,只觉如万艳争流竞渡,一片西天华美到 几乎受伤的地步,忍不住返身对行过的老尼说:”快看那落日!”她安静垂眉道:”天天都是 这样的

12、!” 事隔二十年,这山村女子的口气,同那老尼竟如此相似,我不禁暗暗嫉妒起来。 不为花而目醉神迷、惊愕叹息的,才是花的主人吧!对那山村妇人而言,花是树的一部 分,树是山林的一部分,山林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是浑然大化的一部分。她与花就像山与 云,相亲相融而不相知。年年桐花开的时候,我总想起那步过花潮花汐而不知有花的妇人,并且暗暗嫉妒。(作 者:张晓风略有改动。荆州市) 25标题”不知有花”是从反面落笔的,请从文中摘取关键语句正面解说它的主旨。26文章前三个段落极写桐花之美,从下文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简要说明。27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第段中加点的词语”夷然”描写的是什么?28第段写少年时候看晚霞落日,是否游离了主题?说说你的看法。29第段和第段中,画线的两处“暗暗嫉妒“,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30从文中自选一个写景的句子,品析它的妙处。 句子:_ 品析:_ 当堂检测当堂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A 鲜为人知( ) 热忱( ) 踌躇( ) 磐石 ( )兀兀穷年( ) B 锲而不舍( )重荷( ) 钦佩( ) 鄙薄( )殷红( ) C 气冲斗牛( )弥散( ) 契约( ) 叨咕( )燕然勒功( ) D 拈轻怕重( )累赘( ) 恶心( ) 折跟头( )深 su( ) 2.下列词语书写只有一项有误的是( ) A 锋芒必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