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13学年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官方版(含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48002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徐汇区2013学年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官方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上海市徐汇区2013学年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官方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上海市徐汇区2013学年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官方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上海市徐汇区2013学年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官方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上海市徐汇区2013学年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官方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市徐汇区2013学年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官方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徐汇区2013学年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官方版(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一、文言文(共文言文(共 42 分)分) (一)(一) 默写(默写(18 分)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 。 (诉衷情 ) 2草枯鹰眼疾, 。 (观猎 ) 3昨夜江边春水生, 。 (观书有感 ) 4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 5 ,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 6四十而不惑, , (孔孟论学 ) (二)(二)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 78 题(题(4 分)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词中的“

2、麾下”是指 (2 分) 8以下理解不恰当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词中大量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战争生活的喜爱之情。 B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与前面抒发的豪情壮志形成了强烈的落差。 C本词与“尚思为国戍轮台”一样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D. 本词与陆游的诉衷情一样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愤慨、无奈之情。 (三)(三) 阅读下文,完成阅读下文,完成 911 题(题(8 分)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 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

3、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 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9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作者是 (人名) 。 (2 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 分)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1下列理解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两狼之并驱如故”体现出狼贪婪的本性。 B.“目似瞑,意暇甚”传神地刻画出狼狡猾的形象。 C.屠户发现了狼的诡计,于是化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 D.本文结局说

4、明了像狼这样的狡猾的恶人终将失败的道理。 (四)(四) 阅读下文,完成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题(12 分)分)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苜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 急号曰:“吾乃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 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注释】济阴:郡名,贾人:商人。 浮苜:水中浮草。 巨室:世家大族。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 分) (1)号号焉 (2)向向许百金 13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打渔

5、者(用船)载着他上了岸,就向(他)要十两金。B打渔者(用船)载着他上了岸, (他)就给了十两金。C打渔者载着他而抬高了各种价钱,就向(他)要十两金。D打渔者载着他而抬高了各种价钱, (他)就给了十两金。 14贾人在求救时对渔者的承诺是:“ ” (用原文回答) (2 分) 15本文表现出贾人 的特点。 (3 分) 二、二、现代文(共现代文(共 48 分)分)2(一)(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阅读下文,完成第 1620 题(题(20 分)分) 闲话膏方 周端 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加蜂蜜 等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膏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强

6、身与疗疾相结合, 疗效明显,服用方便的中医特种保健品,乃我国传统医药学之瑰宝。 膏方有着悠久历史。我国现存最早医方书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考古发现的帛书 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膏方的记载,如肪膏、脂膏、彘膏等,所治病症多为外伤。战国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中保存 11 个方,其中包括 2 个膏方。 唐宋时期,朝廷开始重视并组织编写医方药书,使中医膏方的加工和应用逐渐发展。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膏方制剂有水煎去渣,取汁,浓缩及内服的特征。明清时 期,中医膏方上至宫廷御用下至民间,纷纷用于滋补养生,促进膏方完善成熟,表现为膏方 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数量大大增加,临床应用更加广泛。 近代, 。如张聿青医

7、案非常强调要针对病人的体质与病因, 因人、因病而施,这种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又如丁甘仁医案中列举了大量使用膏方 的案例,几乎每个案例都有对服用膏方者的具体体质和病因的分析,配方也更加复杂和细致。膏方的作用涵盖补虚和疗疾两方面。其药物组方有别于单纯“强身健体”的方法,也有 别于一般“补品”,强调根据个体差异立法组方,合理配伍扶正药与祛邪药之间的比例和轻重, 讲究“固本清源,攻守适宜”, “阴平阳秘,以衡为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要求增加;而生活压力过大、睡眠不足、饮 食不规律、缺少运动等,使亚健康状态者增多。疾病谱改变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

8、 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这些因素让膏方在现代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目前,开展膏方工作的医院越来越多,各地膏方节、膏方论坛开展得有声有色,膏方 培训班举办越来越好,出版膏方专著越来越多。现代膏方发展速度惊人,尤其在南方地区, 膏方为广大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如江苏、上海等地正以每年 15%的速度增长,2011 年上海 使用膏方近 30 万料。 膏方在增强人民体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国内膏方市场一哄而上的现象令 人担忧。有些有些医院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一味追求膏方数量及门诊量,不惜牺牲膏方质量。 此外,目前膏方开方医师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各级部门专家培训不到位,能开好膏方 的专家

9、明显不足。而膏方的生产也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以至膏方的生产良莠不 齐,一些专家甚至表示,现在膏方的合格率不会超过 50%。 为使膏方健康有序发展,要制定出膏方应用规范、 膏方生产监督规范等一系列 标准。各地区应建立医院及开膏方的医生准入制度,建立加工单位准入制,加强膏方生 产各环节监督,开展专家培训,对开方医生规范考核。 (摘自文汇报 有删改) 16.根据第段内容,膏方的制作方法是: 。(3 分) 17.第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根据此段内容,横线上填写的句子应该是下 面的第 句,理由是 。(5 分) (1)膏方的配方更加复杂而细致 (2)膏方的配方更注重针对性 18.第段中加点词

10、“有些”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 分)。 19第段四处中依次应该填入的词语是 (3 分) A. 尽快 逐步 严格 广泛 B. 严格 尽快 全面 逐步 C. 立即 全面 尽快 广泛 D. 严格 全面 逐步 尽快 20文章第-段依次介绍了膏方的历史、 和 。 (6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二)阅读下文,完成 2126 题(题(28 分)分) 忆外婆一张照片勾起的回忆3石海红 这张照片摄于两年前,玄武湖边,一排粗壮的柳树下,远远的长凳上孤零零地坐着一 位老人,背有些佝偻,双手背在身后,轻轻地捶打着腰背。好熟悉的身影!当时我一边下意 识地举起相机、按下快门,一边又向前走了几步。 是了,这位金陵老

11、人的装束,与我外婆当年的样子何其相似!短发用黑色铅丝做成 的发箍箍着,纹丝不乱,身上也是穿着这种洗得有些发白的卡其布衣服,脚下是双白底黑面 的布鞋 外婆过世已快二十个年头了 小时候生活在外婆家,总不见她有空闲的时候,忙完家务,手上不是织着毛衣,就是 纳着鞋底。 那时的我,最盼望的是新年,因为远在青海和云南插队的舅舅们回来探亲时,外婆又 要炒喷香的鱼松、做各种好吃的饭菜了。 那时的我觉得鱼松就是世上最好的美食了。把洗净后切成小段的带鱼放入油锅,炸 至金黄松脆,然后再用小火在铁锅中不断翻炒,鱼块散成像现磨咖啡那样的小颗粒,鱼松就 基本制成了。出锅冷却之后,装到玻璃瓶中,那是给两个舅舅探亲假结束后回

12、乡下准备的, 每人两瓶,够他们在缺少荤腥的乡下吃大半个月了。当然制作过程中,我也总能揩油吃到不 少。那时的我哪里知道,一瓶鱼松需要多少条带鱼,多少下翻炒才能做成啊!只觉得那种香 味,令人垂涎欲滴!只觉得锅铲在铁锅中翻炒的当当声,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舅舅们探亲的半个月间,家里始终弥漫着这样的好味道、好声音。等舅舅们走了,偶 尔会听到外婆一边揉着肩膀,一边跟外公聊家常:“两个孩子又黑又瘦,像猴子一样红烧 带鱼,要买 3 角 5 分一斤的大带鱼;炒鱼松,就不必买大的贵的鱼,买 8 分钱一斤的小鱼就行 了,省下的钱,就能给孩子们多买点大白兔奶糖带下乡去” 后来从母亲那里知道,那时的政策,一家中只要有

13、一个孩子插队农村,其他的兄弟姐 妹就不必下乡了。18 岁的大舅舅插队青海,16 岁的小舅舅本不必下乡的,哪里知道要求上进 的小舅舅,从家中偷出户口本,坚决要求去了云南。外婆从未因此数落数落过小舅舅,倒是每次 送走舅舅们,就听她在我们面前念叨:都两天了,火车该到昆明了,得换长途汽车了该下 汽车了也该走到队上了 那时,我们住的徐家汇附近还是大片的农田。每到夏天的清晨或傍晚,外婆总爱带着 我在田间散步。外婆时常停下来看农民担水浇地、挑粪施肥,还爱跟我说“那两个大桶,该有 百十来斤吧?”我总嫌她走得慢,早就一蹦一跳跑到前面追蜻蜓去了。现在想来,一定是对千 里之外两个儿子的牵挂让她迈不开步!想到孩子们瘦

14、弱稚嫩的肩膀也要挑起上百斤重的担 子,心里的那份不舍与惦记,是到了我自己做母亲时才真正懂的。 不要说我们表姐妹表兄弟几个是外婆带大的,就连我孩子两岁前的衣服鞋帽,也是 闲不住的外婆给张罗的。婴托班的那些年轻妈妈们,经常善意地嘲笑我儿子“穿得像个小古 董”,她们哪里知道那是年近八旬的太外婆为曾外孙一针一线手工缝成的!外婆说,孩子小, 误食了纽扣之类的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还是穿布条绳结的斜襟衣服好。 那时的外婆,年事已高,做事已不似当年那样麻利,折磨她多年的胃病,让她的背有11些佝偻了多方求医,难挽沉疴,初夏时节,外婆终于不必再为儿孙们操心了 遵她遗愿,儿女们把她葬在了她的老家。12爱我的外婆去了,让我耿耿于怀的是,我居然不能确切地说出她老人家的生卒年月!13隔着十多米的距离,看着那位素不相识的金陵老人的背影,我似乎听到她的叹息之声,14那声音似乎在告诉我,好不容易忙里偷闲,她才找到个无人之处歇一歇。我打消了走到正面 仔细打量她的念头,默默地对自己说:回沪后和孩子聊聊我的外婆,说说我的遗遗憾憾吧。 去年我和我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分享了这张照片,交流了各自的感悟。15今年 10 月 20 日,我在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