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交换机常见指标总结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6847968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2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由器、交换机常见指标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路由器、交换机常见指标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路由器、交换机常见指标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路由器、交换机常见指标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路由器、交换机常见指标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由器、交换机常见指标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由器、交换机常见指标总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硬件类 一、 路由器类型 模块化、固定配置 2 种。模块化结构的路由器一般可扩展性较好,可以支 持多种端口类型,例如以太网接口、快速以太网接口、高速串行口等,各种类 型端口的数量一般可选。价格通常比较昂贵。固定配置路由器可扩展性较差, 只用于固定类型和数量的端口,一般价格比较便宜。 二、 路由器尺寸 设备宽度适合 19 英寸标准机柜安装,设备适合安装于深度为 800mm 或 600mm 的 19 英寸标准机柜内。 三、 路由器配置 接口种类:列举路由器能支持的接口种类,体现路由器的通用性。常见的 接口种类有:通用串行接口(通过电缆转换成 RS 232 DTE/DCE 接口、V.35 DTE

2、/DCE 接口、X.21 DTE/DCE 接口、RS 449 DTE/DCE 接口和 EIA530 DTE 接口 等)、10M 以太网接口、快速以太网接口、10/100 自适应以太网接口、千兆以 太网接口、ATM 接口(2M、25M、155M、633M 等)、POS 接口(155M、622M 等)、 令牌环接口、FDDI 接口、E1/T1 接口、E3/T3 接口、ISDN 接口等。 用户可用槽数:该指标指模块化路由器中除 CPU 板、时钟板等必要系统板 及/或系统板专用槽位外用户可以使用的插槽数。根据该指标以及用户板端口 密度可以计算该路由器所支持的最大端口数。 端口密度:该指标体现路由器制作

3、的集成度。由于路由器体积不同,该指 标应当折合成机架内每英寸端口数。但是出于直观和方便,通常可以使用路由 器对每种端口支持的最大数量来替代。 CPU :无论在中低端路由器还是在高端路由器中,CPU 都是路由器的心脏。 通常在中低端路由器中, CPU 负责交换路由信息、 路由表查找以及转发数据包。 在上述路由器中,CPU 的能力直接影响路由器的吞吐量(路由表查找时间)和 路由计算能力(影响网络路由收敛时间)。在高端路由器中,通常包转发和查 表由 ASIC 芯片完成,CPU 只实现路由协议、计算路由以及分发路由表。由于 技术的发展,路由器中许多工作都可以由硬件实现(专用芯片)。CPU 性能并 不完

4、全反映路由器性能。路由器性能由路由器吞吐量、时延和路由计算能力等 指标体现。 内存 :路由器中可能由多种内存,例如 Flash、DRAM 等。内存用作存储 配置、路由器操作系统、路由协议软件等内容。在中低端路由器中,路由表可 能存储在内存中。通常来说路由器内存越大越好(不考虑价格)。但是与 CPU 能力类似,内存同样不直接反映路由器性能与能力。因为高效的算法与优秀的 软件可能大大节约内存。 闪存: 电源:双电源/双直流/双交流/单电源/单直流/单交流 耗电:耗电应10 万小时。 故障恢复时间:系统故障恢复时间 =512M * *主控板闪存主控板闪存 =64M 热插拔 冗余主控板,冗余电源/接口

5、板均支持热插拔 * *整机不间断工作时间整机不间断工作时间 =7 年 交换容量 700G,支持二、三层线速转发 * *包转发率包转发率 =400Mpps * *主控板主控板冗余冗余配置后业务插配置后业务插槽数槽数 6 交换结构 采用分布式处理结构,交换引擎采用非阻塞设计。 可支持接口类型 万兆以太网:单模/多模激光器。千兆以太网:单模/多模激光器、10/100/1000BaseT 铜缆、百兆以太网:铜缆。 最大快速以太接口数量 =384 最大 10/100/1000M 以太网接口数量 =192 * *最大最大 GEGE 光端口数量光端口数量 =192 GE 端口捆绑数 =4 用户协议 IP *

6、MAC*MAC 地址表地址表 =64K 链路聚合 支持分布式 (跨模块) 多链路聚集以提供线路的负载均衡和冗余 (至少 16 组以提供下级节点的接入),支持多节点的链路聚集以提供不同节点之间的负载均衡和冗余,支持第三层负载均衡; VLAN 支持基于端口的、 源IP地址的、 源MAC地址的、 协议的802.1Q VLAN,数目不小于 4096 个; 用户认证 支持 802.1x 用户端口认证协议, 能够基于用户认证方式划分 VLAN。 生成树 支持 802.1d 生成树协议,802.1p/q 协议,802.1s 多生成树协议,802.1w 快速生成树协议; 二层特性 IEEE 802.1Q(VL

7、AN) IEEE 802.1d(STP)/802.1w(RSTP)/802.1s(MSTP) IEEE 802.1ad(QinQ)和灵活 QinQ IEEE 802.3x(全双工流控)和背压式流控(半双工) IEEE 802.3ad(链路聚合)和跨板链路聚合 IEEE 802.3(10Base-T)/802.3u(100Base-T) IEEE 802.3z(1000BASE-X)/802.3ab(1000BaseT) IEEE 802.3ae(10Gbase) ARP 代理 端口镜像和跨板的端口镜像 端口广播风暴抑制 支持 BPDU 保护、Root 保护、环路保护 Jumbo frame 基

8、于端口、协议、IP 子网、MAC 地址的 VLAN 划分 路由协议-IPv4 *整机路由表条目整机路由表条目(可变长子网可变长子网)=30 万万 静态路由、RIPv1,v2、OSPF、IS-IS、BGP-4 等价及不等价路由负载均衡 策略路由 DHCP Server,DHCP Relay 路由协议-IPv6 IPv4 和 IPv6 双协议栈 IPv6 静态路由、RIPng、OSPFv3、IS-ISv6、BGP4+, IPv6 Policy Routing Ping v6、Telnet v6、FTPv6、TFTPv6、DNSv6、ICMPv6 支持 IPv4 向 IPv6 的过渡技术,包括:IP

9、v6 手工隧道、6to4 隧道、ISATAP 隧道、GRE 隧道、IPv4 兼容自动配置隧道 支持 ICMPv6 MIB、UDP6 MIB、TCP6 MIB、IPv6 MIB。 路由协议-组播 PIM-DM、PIM-SM、PIM-SSM、MSDP、MBGP 、Any-RP 等路由协议 IGMP V1/V2/V3、IGMP Snooping v1/2/3 MLD(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 V1/V2、MLD Snooping v1 组播策略和组播 QoS MPLS-VPN LDP,MP-BGP,MPLS QOS,MPLS traceroute 支持 P/PE 功

10、能,符合 RFC2547bis 协议 三种跨域 MPLS VPN 方式(Option A/Option B/Option C) 支持二层 MPLS VPN 功能,至少支持 draft Martini 或 Kompella 一种实现方式 MPLS TE/FRR,FRR 切换时间小于 50ms 可在整机不运行MPLS的情况下实现与与PE设备的VRF路由表互通 支持 VRF 之间,VPN 之间的路由互通(互相重注入路由)。 * *支持支持 multimulti- -VRF(VRF(或或 MCE)MCE)功能功能, ,开启本功能的情况下单机开启本功能的情况下单机 VRFVRF 数数量量=100=100

11、 个个 可靠性 交换结构模块、管理模块、无源机箱、功率供应和风扇等关键组件具有 1+1 冗余、 具有故障备用切换功能及热插拔功能; 支持双引擎,具有自动保护切换功能,1 分钟内完成切换,单板防误插保护. 支持主备主控板上实时热备份配置数据,支持不间断转发 支持 VRRP、 支持 GE、FE 端口聚合, 支持路由协议的快速故障检测机制 支持 IP FRR,支持 BFD。业务切换时间小于 50ms, 支持 VRRP。 电源、接口部分过流、过压保护;电源的告警监视;电压和环境温度的监视 MTTR =99.999% 服务质量 QOS Diff-serv/QoS 支持 IEEE 802.1p,DSCP,

12、IP Precedence,IP TOS 标记,支持三层DiffServ(RFC 2474 和 2475),支持上述各种标记到 DiffServ 的映射;支持上述各种标记到 MPLS EXP 的映射 基于 QOS 标记,端口,协议,IP 地址以及标准、扩展、VLAN ACL进行流量分类。 支持多种 QoS 队列管理机制如 LLQ、CBWFQ、Priority Queue、Custom Queue,支持基于优先级的丢包技术 WRED。 每个端口的硬件队列数目大于等于 2 个, 至少提供 1 个严格的(Strict)和 1 个 WFQ 队列以保证网络 QoS 的实施; 对最高优先级的业务,在系统满

13、负载的情况下,经第三层处理的延迟时间短于 50us;第二层广播的延迟时间短于 1ms; 在 100%负载的情况下对最高优先级的数据包进行第三层处理时的抖动值少于 100us。 流量整形技术 FIFO、PQ、CQ、WRR、WFQ 队列技术 RED、WRED,拥塞避免机制。 流量监控 可支持流量监控功能 可靠性 支持 VRRP 协议 设备管理及安全性 Console/AUX Modem/Telnet/SSH2.0 命令行配置 FTP、TFTP、Xmodem 文件上下载管理; SNMP v1/V2/V3 NTP 协议 故障后告警和自恢复 用户分级管理和口令保护;PAP 验证、LOGIN 验证 SSH

14、v2,为用户登陆提供安全加密通道 标准和扩展 ACL,可以对报文进行过滤,防止网络攻击 防止 ARP、802.1x、未知组播报文、广播报文、未知单播报文、本机网段路由扫描报文、TTL=1 报文、协议报文等攻击功能 Syslog 日志信息上下载及管理 支持 AAA 认证,可选 Radius OSPF、RIPv2 及 BGPv4 报文的明文及 MD5 密文认证 支持 MD5 加密算法。 汇聚交换机 项目项目 要求要求 整机尺寸 设备高度=256M * *主控板闪存主控板闪存 =32M 热插拔 冗余主控板,冗余电源/接口板均支持热插拔 * *整机不间断工作时整机不间断工作时间间 =7 年 交换容量

15、32G,支持二、三层线速转发 * *包转发率包转发率 =100Mpps * *主控板主控板冗余配置后冗余配置后业务插槽数业务插槽数 4 交换结构 采用分布式处理结构,交换引擎采用非阻塞设计。 可支持接口类型 千兆以太网:单模/多模激光器、10/100/1000BaseT 铜缆、百兆以太网:铜缆。 最大快速以太接口数量 =128 最大 10/100/1000M以太网接口数量 =96 * *最大最大GEGE 光端口数量光端口数量 =96 GE 端口捆绑数 =4 用户协议 IP *MAC*MAC 地址表地址表 =24K 链路聚合 支持分布式(跨模块)多链路聚集以提供线路的负载均衡和冗余(至少 16

16、组以提供下级节点的接入),支持多节点的链路聚集以提供不同节点之间的负载均衡和冗余,支持第三层负载均衡; VLAN 支持基于端口的、 源 IP 地址的、 源 MAC 地址的、 协议的 802.1Q VLAN,数目不小于 4096 个; 用户认证 支持 802.1x 用户端口认证协议,能够基于用户认证方式划分 VLAN。 生成树 支持 802.1d 生成树协议,802.1p/q 协议,802.1s 多生成树协议,802.1w 快速生成树协议; 二层特性 IEEE 802.1Q(VLAN) IEEE 802.1d(STP)/802.1w(RSTP)/802.1s(MSTP) IEEE 802.1ad(QinQ)和灵活 QinQ IEEE 802.3x(全双工流控)和背压式流控(半双工) IEEE 802.3ad(链路聚合)和跨板链路聚合 IEEE 802.3(10Base-T)/802.3u(100Base-T) IEEE 802.3z(1000BASE-X)/802.3ab(1000Ba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